公告栏:

榕城重拾茉莉花

时间:2013-06-19 12:06:18 来源:《 农民日报 》( 2013年06月17日 07 版) 作者:陈其彬 张建胜 点击:1215

        2012年10月,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福州茉莉花茶“世界名茶”称号。这也是自2011年10月福州荣获“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称号之后再获的世界级荣誉。2012年,福州茉莉花茶品牌价值达19.89亿元。

        福州茉莉花茶缘何能创造如此巨大的品牌价值?这得益于福州茉莉花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春天般的独特香味,精湛的传统窨制工艺;还得益于福州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以及对福州茉莉花茶品牌形象的大力推介和企业的不断创新。

        打造生态基地——创名牌

        “开闽圣王”王审知第39代传人、福建闽榕茶业公司董事长王德星十分看好福州茉莉花发展的前景:“好茶需要好花配,要制成好的茉莉花茶,花的质量要有一定的保证。”多年来,他不惜花重金,在福州市乌龙江畔租赁一块1000多亩的湿地种植茉莉花,就是为了保证制作茉莉花茶原料花的香味纯正。在2012年10月举办的福州茉莉花文化鼓岭论坛上,当一些外国友人和同行参观这片千亩基地时,都感到非常惊讶,国际茶叶协会主席迈克·奔期顿说:“想不到,福州市区竟然还有这么美的茉莉花基地。”

        福州市地处闽江口,土壤肥沃偏微酸性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宜优质的茉莉花生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加上传统的种植技艺,造就了福州市产茉莉花与众不同的品质。目前,福州市不少茶企都像闽榕茶业公司这样自筹资金,自建产业基地。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福建春伦茶叶公司,依靠科技进步,通过自建基地及“公司+农户”模式,目前已在福州地区设有600亩生态旅游观光园和7000亩茉莉花种植基地。在闽东、闽北高山地区建立了35000多亩绿色生态茶园。既为公司发展提供原材料品质保证,也带动了12万户农户走上致富路,每户年增收2~3万元,企业先后获得“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中国茶叶行业百强”等称号。

        这几年来,福州市政府认识到,要做大做强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必须打造高质量、高品质的福州市产茉莉花产业基地,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茉莉花产业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加强对茉莉花园、茶叶园基地的扩张和建设。全市已逐步建成闽江、乌龙江、马江、敖江、大樟溪等“四江一溪”沿岸茉莉花园生态走廊;初步建成闽清、罗源、永泰等7个高山县区生态茶叶园区。福州市通过打造小基地,带动茉莉花产业园的大发展。全市力争到2015年建成茉莉花基地13万亩,产量1.4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真正把茉莉花茶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特色产业。

        政府保驾护航——树名牌

    福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茉莉花茶品牌的打造,采取五大举措保护和发展茉莉花茶产业。包括成立福州海峡茶叶交流协会,实行协会自律、政府监管以及百姓监督的工作机制;科学打造茉莉花茶地理标志整体品牌,重塑福州茉莉花茶在世界的影响力;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加大研发力度;以品质为先,推进茶产业向纵深、精细方向发展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充分挖掘茉莉花产业文化资源,积极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及国家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大对这一世界品牌的宣传和保护。

        上世纪九十年代,福州茉莉花茶因市场造假等问题导致产业下滑。今天,随着福州茉莉花茶名声在外,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冒牌货。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福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福建省通过《地理标志产品福州茉莉花茶》的地方标准。福州市政府也出台了《福州茉莉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目前,福州茉莉花茶已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原产地产品保护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个地理标志的茉莉花茶。依照《福州茉莉花茶地理标志保护细则》相关规定:“只有采用福州所产茉莉花茶原料,并且根据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四窨一提以上加工制作而成,具有福州茉莉花茶品质特征的花茶,才能贴上防伪标志,才能称作‘福州茉莉花茶’。”

        现在,福州市有13家茉莉花茶地标企业核准使用“福州市茉莉花茶金字招牌”。有23家企业先后获权使用《福州茉莉花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防伪标志。从2010年8月以来,全市已发放防伪标志421.6万枚。每枚按0.1千克计算,可用于421.6吨茉莉花茶的防伪。对获准使用专用防伪标志的企业,未按相应标准和管理规范组织生产的,或者在2年内未在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上使用专用防伪标志的,或者年审不合格者,将停止其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并对外公告。这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市场造假行为,切实维护了福州茉莉花茶产品质量和信誉。

        企业驱动创新——壮名牌

        福州市茉莉花茶从十年前的艰难生存,到十年后的涅槃为世界名茶。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市场改革和科技创新。现在,全市茉莉花茶企业拥有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中国茶叶百强企业6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农产品(茶叶)加工研发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2家。

        福州茉莉花茶企业改造工艺,加强技术创新,积极推广茶叶标准化生产。福建闽瑞茶叶公司为了保证茶叶生产的安全和卫生标准化工作,在传统的工艺基础上,在省内首创了一套福州茉莉花茶“离地化安全生产法”。即是指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将茶叶与地面分离的技术。

        以前,福州茉莉花茶都是通过碎化绿茶和茉莉花来融合的。造成成品茶末过多,泡后的茶汤浑浊,观感不佳。福建春伦集团董事会主席傅天龙带领科研团队攻关,发明了茶叶“抖筛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现在春伦公司生产的茉莉花茶泡起来茶汤呈鹅黄色,观感和口感都很好。2011年3月,该项发明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福州不少茶叶企业能主动对接市场,以产品创新为突破口,推出适应消费者口味的新产品。福州九峰茗茶在全国铺设了200多家茶叶连锁店,经营品种达20几种。前些年,他们在北京等北方城市经营的茶叶连锁店很难卖出去福州茉莉花茶。该公司通过市场调查,摸清了北方人的饮茶口感。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开辟北方市场,公司大胆尝试,几番试验,将红茶元素和传统的茉莉花茶工艺融合,成功研制出“九峰89度茉莉红”这款新产品。董事长叶济德说:“所谓89度指的是红茶发酵度在89度左右时,与茉莉花茶最适合拼配窨制。这样可以达到香与美的最佳境界。”现在这款产品在北京、东北等地市场的营业额已经占到20%以上。北京市有名的“老舍茶馆”已经邀请这款“89度茉莉红”进驻。

        福州市茶企正是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了茉莉花产品多元化、市场高端化,摆脱了被市场淘汰的命运,成长为具有控制力、影响力的福州现代农业特色支柱产业。

 

链接

        闽边江口是奴家,君若闲时来吃茶,土墙木扇青瓦屋,门前一田茉莉花。

                                                                                                        ——近代福州民谣

        千年茉莉之都

        福州茉莉花茶历史悠久,西汉时茉莉花就在福州落户,距今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果有荔枝,花有茉莉”。经过近千年的积淀,福州茉莉花茶工艺逐渐成形,到清朝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成为贡茶。当时,福州还是中国三大茶市。1860年,福州茶叶出口达400万磅,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额的35%,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港口。1872年,福州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机械制茶的地区、中国花茶生产中心与集散地。到1933年,福州茉莉花茶产量增至7500吨。在《中国名茶录》里,福州茉莉花茶被列为茉莉花茶类唯一的中国历史名茶。

        茉莉花茶的传统加工工艺

        茶胚处理窨花前,茶胚一般要经过干燥处理,目的是散发水闷气等,保持一定水分含量有利于茶叶吸香,烘焙温度一般100℃~110℃、水分含量在4%~5%,烘焙后应及时进行摊凉冷却,待茶叶堆温稍高室温1℃~3℃时,才能付窨。

        鲜花养护茉莉花具有晚间开放吐香的习性,鲜花一般在上午10时以后采摘。装运时不要紧压,用通气的箩筐或网状袋为好,进厂后的鲜花必须立即进行鲜花养护,薄摊、通气散热,鲜花开放适宜温度在32℃~36℃,因此气温低于30℃必须把花堆高催温,当堆温达到38℃时,就要把花堆摊开,薄摊降温,待开放率在80%以上即可窨制。

        窨花拼和窨花拼和是整个花茶窨制过程的重点工序,目的是利用鲜花和茶拼和在一起,让鲜花吐香,直接被茶叶吸收。

        通花目的一是散热降温。二是通气给氧,促进鲜花恢复生机,继续吐香。三是散发堆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收堆复窨目的使花继续吐香,茶叶继续吸香,当花呈萎凋状,色泽由白转微黄,嗅不到鲜香即可起花。

        起花在窨时间达10~12小时后,花将失去生机,茶胚吸收水分和香气到达一定状态时,必须立即进行起花,用起花机将茶和花分开。

        烘焙目的在于排除多余水分,保持适当的水分含量,适应下一工序,烘焙要求快速,又要最大限度防止花香散失,掌握好温度和烘后水分含量。

        提花目的在于提高花茶的鲜灵度,操作同窨花工序。

        匀堆装箱成箱前抽样试拼小样,质量进行全面预检,合格后进行匀堆装箱。

        重振茉莉花茶产业

        新中国成立后,福州茉莉花茶已远销22个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前,我国出口的茉莉花茶100%为福州出产,同时福州茉莉花茶还占内销的40%左右。改革开放后,福州茉莉花茶的加工生产达到历史巅峰,20世纪80~90年代,福州的茉莉花种植面积增加到10万亩以上,花茶加工厂达近千家,福州茉莉花茶年加工量接近8万吨。目前,世界茉莉花茶的高端产品均为福州出产。

        近些年来,先是红茶消费的流行,随后又是绿茶消费的勃兴,福州茉莉花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福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茉莉花茶产业,积极打造品牌形象,福州茶企瞄准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使榕城茉莉再度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