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广东帝浓:科技链驱动果酒传奇

时间:2016-02-17 17:02:25 来源: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 作者:品牌中心 点击:646

广东省惠来县拥有长达82公里的海岸线,海洋的开放性培养了这个地区人民的冒险精神和商业头脑。这种性格也同样体现在方泽强的身上。从奋斗半生的建筑行业到农产品加工领域,从传统的荔枝浸酒到突发奇想的荔枝酿酒,无一不彰显着他的惠来血脉。在他的带领下,帝浓酒业一步一个脚印,走过13年风雨,缔造了荔枝成酒的传奇。回望这13年,科技一直是支撑这个传奇不断延续的核心动力。一环扣一环的科技链,实现了帝浓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一步步飞跃,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极具创新价值的参考典范。

一、荔枝成酒的传奇之路

(一)殚精竭虑   扶困济贫

惠来是我国著名的荔枝产区,已有2000余年荔枝种植历史,被誉为“中国荔枝之乡”。全县荔枝种植面积20万亩,年均产量10万吨,良种率达87%。然而,荔枝鲜果的贮运、保鲜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每年收获季节,全县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组织销售推广,但仍有大量鲜果滞销、变质。果农增产不增收,严重挫伤了他们种植荔枝的积极性。

广东帝浓1.jpg 

1  惠来荔枝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使果农尽快增收致富,是惠来华强建设集团董事长方泽强十分牵挂的问题。方泽强出生于惠来一个贫困农家,白手起家从事建筑行业致富后,仍时刻惦记还在贫困线上的乡亲父老。

起初,方泽强的扶贫济困主要是为果农做好服务工作,有时出钱,有时出力,虽殚精竭虑,但因缺乏战略考虑,见效甚少。进入新世纪后,多年的救济经验和敏锐的商业意识促使他产生一个大胆设想:葡萄能酿红酒,苹果能酿香槟,而盛产荔枝的潮汕地区一直都有荔枝浸酒的传统,能不能将荔枝酿成上等荔枝酒?假如能工业化酿造荔枝酒,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荔枝滞销变质、果农增产不增收的大问题。在经过大量的实践调研和资料查阅后,方泽强的投资主业离开了奋斗半生的建筑行业,开始进入农业领域,投资农产品加工。200167日,惠来金荔红果酒厂正式成立。

凭借自己的大胆设想,以及惠来人自古有之的冒险精神,方泽强带领自己的团队迎难而上,一步一个脚印,跌跌撞撞走过了将近四个年头,完成了公司厂房、设备设施的建设,实现了管理技术人员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为广大惠来果农带来了希望。然而,由于科技力量的薄弱,酒厂始终没有研发出一款让市场认可的产品,方泽强当初的设想仍然没有成为现实。

(二)历经风雨  酿造传奇

2004年,惠来金荔枝果酒厂更名为惠来帝浓酒业有限公司,而后又更名为广东帝浓酒业有限公司。帝浓,皇帝的气派,浓郁的酒香,彰显出帝浓人力图缔造酒业传奇的决心,也表现了方泽强努力改善果农生活水平、提高家乡经济效益的担当。在这样的决心与担当下,帝浓酒业开始高速发展。

2005年,一支国内业界顶尖的科研团队走进了帝浓酿酒厂。同时,帝浓酒业与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等院校建立起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研究各种单品种果酒和复合果酒的酿造工艺标准。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开发,帝浓酒业终于推出了让市场认可的荔枝冰酒、荔枝烈酒、鲜荔枝酒等系列产品,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2006年,帝浓生产的“果真”牌荔枝酒在“中国国际葡萄酒烈酒挑战赛”上荣获金奖,而后又在“2006年广东国际酒博览会”斩获金奖。在“荔枝烈酒生产技术”的成果鉴定会上,来自全国酿酒行业的知名专家及学者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通过严格、认真的评审后一致认为:该技术具有独创性,工艺科学合理,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此鉴定结论为国内科研成果鉴定的最高等级。

经过多年的科技改造,帝浓酒业已发展成为一家以水果深加工为主导,集产品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以来,累计投资4.8亿元人民币,现具备年加工荔枝、菠萝鲜果2万吨,生产荔枝、菠萝果酒及果醋饮料1万吨的能力,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荔枝酒及荔枝果醋饮料生产企业。

风雨过后,终见彩虹。2013年,企业实现主营收入1.68亿元,净利润4992万元,缔造了中国果酒行业的新传奇。方泽强当初造福果农的设想,也终于在自己的决心与担当中成为现实。

二、科技链的驱动力

    在帝浓酒业,原料、设备、人才、研发四大关键环节,利用科技紧紧相扣:优质原料,才有优质产品;先进的设备,才能对原料进行优化加工;专业人才团队,保障了各环节的良性运作;而永不止步的创新研发,则成为各个环节不断前进的动力。从源头原料的标准化技术改造,到原料加工设备的研发更新,再到对科技型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并在最为关键的产品研发上紧抓不放,无一不体现了帝浓酒业的科技导向战略。

(一)第一环:精进原料科技基础

原料一直是农产品加工的基础,好的原料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在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还在四处收购农产品原料、无法保障原料供应与原料品质的时候,帝浓酒业已经凭借工商资本的雄厚实力,建设自己的种植基地。

2007年,为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帝浓收购了惠来县国有四香果林场。果林场面积2115亩,拥有各类果树37506株,其中荔枝29021株(40年以上老树13178株),龙眼4192株,杂果4293株,总资产达到1.2亿元以上。帝浓自收购之日起,便开始对果林场中的荔枝林进行标准化种植改造,并开始探索“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

通过与广东农业大学、广东热带农业大学、广东农科院等多家高等院校开展的科研合作,帝浓对荔枝品种进行了严格筛选,确定适合酿酒的荔枝品种,并制订其种植标准。而后,又通过与政府合作,指导果农按照种植标准进行荔枝种植和管理。同时,针对荔枝鲜果不易保存、必须快速处理的特性,帝浓建立了一整套荔枝大规模收购的标准体系,通过果农(按要求摘果)代购商(收购和原料初加工)帝浓(精加工)这一原料收购、处理链条,将原料的处理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既加快了原料收购、处理速度,保障了后期生产工艺的实施效果,又提高了果农收入,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生产原料质量有了保障。

2010年,经过三年多的打造,四香果林场获国家发改委授予“国家现代农业荔枝示范园区”。帝浓探索的“企业+农户+基地”种植模式,也有效带动当地荔枝原料生产规范和品质提升。

未来,帝浓酒业将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建设以荔枝、菠萝等岭南特色水果种植、加工为主导产业,以休闲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为辅助产业的现代农业园区,并以此辐射带动粤东地区现代水果种植产业的发展,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从而促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帝浓的愿景中,这个现代农业园区将建设成为荔枝、菠萝等岭南特色水果果园管理、节水滴灌、虫害防治、控梢促花和高产稳产等方面的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成为果汁、果酒、果醋加工生产及副产品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水果加工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成为旅游度假、农业观光和科普教育基地。最终,园区将实现科技推广、生产示范、农业引进、教育培训和观光旅游的多位一体化,为帝浓的产品质量和企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第二环:先进设备科技保障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后,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开展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产业效益。帝浓在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中,更为注重科技的力量,因为帝浓人相信,好的原料如果没有得到好的处理,同样会有不好的结果。

在帝浓创立之前,荔枝由于其众所周知的保鲜难题,在加工途径上主要集中在果脯、罐头等传统加工产业,科技含量较低,深加工技术水平整体落后,因此荔枝加工的前处理方式都是采用手工剥皮、去核。帝浓创立之初,荔枝前处理同样采用手工操作,通过人工去皮、去核,再将处理好的果肉进行清洗,压榨取汁。高峰时每天聘请临时工约1000人,每天约处理荔枝50吨。然而,由于临时工人员众多,管理不便,处理完成的果肉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另一方面,荔枝糖度高,容易招惹蚊、蝇、蚁等虫类,管理一但出现细微纰漏,都将严重影响后续加工的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及工艺缺陷诸多。

2004年,帝浓投入巨资,与知名设备生产企业联合研发了国内最先进的荔枝前处理生产设备。这也是国内最早的自动化荔枝原料前处理加工流水线,单日可加工鲜果150吨以上。设备投产后,效果显著,从此帝浓开始走上荔枝深加工的科技化生产道路。2005年,帝浓再度联合研发投产10/小时的荔枝前处理线,包括提升送料、检果、冲浪式清洗以及剥壳去核等工序,工作效率与效益得到大幅提高。

时至今日,帝浓已经引进10/小时及20/小时的荔枝前处理生产线各一条,5/小时的菠萝前处理线一条,4000/小时的荔枝酒灌装线及6000/小时的果醋饮料灌装线各一条,另外还购置了连续性酒石酸稳定器、酒泥过滤器、错流过滤器等一批科技先进的进口生产设备。

与此同时,帝浓正在建设新酒厂,以求进一步提升企业产能并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新酒厂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4亿元,占地面积105亩。20144月,新厂开始动工建设,主要建设任务包括生产厂房和办公楼、现有酒厂搬迁、现有生产设备改造升级和新设备购置(菠萝前处理生产线、易拉罐灌装系统、超高温瞬时灭菌器、发酵罐及冷冻罐等)。新酒厂建设完成后,将有效提升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全面提高产品竞争力,并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以点带面的作用,推进惠来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先进设备的投产使用,有效促进了荔枝加工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深化了帝浓的产业升级,在优化加工工艺、提高产能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在帝浓的科技链中打下扎实一环,为帝浓企业与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广东帝浓2.jpg 

2  广东帝浓酒业的荔枝前处理生产线

(三)第三环:引进人才科技储备

工商资本向农业的渗透,也带动了各类人才向农业的流动,促进了大量先进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扩散和传播,明显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素质和生产效益。帝浓传奇的诞生,也是得益于工商资本带来的科技突破,而人才正是这一突破的关键。

人才引进与培养在很长一段时间制约着帝浓的发展。引进什么人才、该怎么引进,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帝浓。在帝浓的发展历程中,曾引进过诸多人才,但由于荔枝酒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的独创性,没有先例可循,在企业初创的4年多时间内,仍未能有一款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面市。这时,引进一支极具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的研发团队,迫在眉睫。2004年,经过多番努力,方泽强董事长引进了时任新天国际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博士所带领的技术管理团队,这也是国内业界最顶尖的团队。陈勇博士不负众望,带领团队一行6人,主持帝浓酒业的全面工作,以成熟的葡萄酒酿造技术、设备和工艺为基础,结合荔枝的特点,总结出完善的荔枝酒酿造工艺,带领帝浓连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之前荔枝酒生产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帝浓酒业的产品有了质的飞跃,广受市场好评,销售业绩也日渐喜人。

与此同时,帝浓酒业与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等院校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引进计划,研究各种单品种果酒和复合果酒的酿造工艺标准。

人才成为帝浓科技链中的关键一环,也是帝浓科技导向战略的储备资源。

(四)第四环:不断研发科技动力

帝浓酒业建立之初,主要以荔枝、青梅、菠萝、杨桃、草莓等水果的深加工为研究对象,研发出了荔枝酒、青梅酒、菠萝酒、杨桃酒及草莓酒等一系列岭南特色水果酒。虽然产品品种繁多,但仍没有一款获得消费者认可的主打产品。2005年底,帝浓酒业开始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确立以荔枝深加工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发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荔枝果酒。其间,顶尖团队的入驻,以及与各大高等院校的产学研交流,为帝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研发动力。

2006年,经过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帝浓推出了“果真”冰荔枝酒、“果真”荔枝烈酒及“荔妃”鲜荔枝酒等代表性产品,面市后深得消费者喜欢,并在国内外评酒会上屡获嘉奖。2009年,“果真”烈焰荔枝烈酒更是被评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在成功推出系列明星产品广受好评后,帝浓并没有固步自封,科技导向依然是公司发展的核心战略,而研发创新则是构建科技链的重中之重。

2009年,帝浓依据新的消费趋势,制定新的产品战略,研发团队开始荔枝果醋饮料的研发。经过公司研发团队与长沙理工大学的联合努力,荔枝果醋饮料诞生。2010年,荔枝果醋饮料生产技术通过广东省科技厅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荔枝果醋产品能很好保持荔枝的香气,香气浓郁,口感丰富,清新爽口,该技术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整体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2年,帝浓与葵潭镇政府建立菠萝深加工合作关系,在成功研发出荔枝果醋饮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有技术工艺的改进,于2013年成功研发出菠萝果醋饮料。

至此,帝浓酒业在原有的果酒生产基础上,实现果醋饮料的产业化生产,经营范围形成酿酒和果醋饮料两大板块,公司效益开始良性循环。

凭借日渐良好的销售收益,帝浓进一步加大对研发创新的投资,以确保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岭南特色果酒酿造科技创新中心”与“国家热带水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先后落户帝浓,帝浓以科技链驱动的经营模式日渐完善。

三、科技链背后的启示

纵观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技的飞跃。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再到如今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一直是人类发展的驱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中国,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现代高新企业的迅速发展,极大提高了我国各大产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有力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农业领域,科学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生产理论和技术,包括栽培、育种、土壤、气象、肥料、农业病虫害等。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虽然已经远离农耕文明时代,但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着我国农业形态的很大比重,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研究应用,远未达到其他领域的高效程度。同时,由于农业产业的微薄利润和传统农业从业者的保守思维,投入大、周期长的科技研发也难以在农业领域深入推广。诸多农业企业往往浅尝辄止,无法真正享受现代科技的红利。

行至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搭建起农业支持保护的政策体系,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措施不断完善,营造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在此氛围中,各级政府开始积极推动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明确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工商资本创新的重要领域。诸如此类导向,让工商资本看到了投资农业的良好前景。

对于农业而言,工商资本的到来使得其他领域的诸多科研成果和先进理念成为驱动这一传统产业的全新动力。凭借工商资本的雄厚资金实力,以及多年探索市场的经验积累和高远眼光,科技开始在农业领域施展身手。近几年,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思维等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逐渐在农业领域展现出效益。然而,盲目迷信科技、不顾自身实际的另一种极端又随之而来。这种极端主要表现在一些农业企业对自身产业链中某个环节的科技要求过分极致,而未形成全盘的战略考虑,以致出现木桶效应,单个环节的科技木板再高,也无法弥补其他环节的短板。

如何合理利用工商资本的力量,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形成统筹的科技观,是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后进行科技突破时亟需思考的问题。而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帝浓酒业的发展中获得诸多启示。

在方泽强创立帝浓之前,助其完成资本积累的是建筑房产行业。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本世纪初,建筑房产行业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态势,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这一行业展现出的巨大吸引力,将资本、政策、人才、科技等诸多因素在此汇集并积累。建筑房产行业本身所需的精准计算和全盘考虑,以及新形势下的创新思维,使得方泽强受益颇多。在这一行业打拼多年的他,练就了他大胆创新和全局思考的战略眼光。而这一眼光,在帝浓酒业的建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帝浓创立之初的设想,即是源自方泽强从荔枝浸酒到荔枝酿酒的突破,破解果农增产不增收的难题。也正是这一大胆设想,确定了帝浓必须从传统工艺向现代科技转变,奠定了科技在帝浓发展历程中的核心地位。然而,帝浓的科技创新并不像传统农业企业对科技表现出的盲目迷信,而是用全面系统的理念运用科学技术。这是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后,有别于传统农业企业对科技运用的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源于工商资本多年市场探索所积累的雄厚资本和高远眼光,其效果,是实现了科技在农业领域全面而深入的运用。

在原料上,帝浓凭借雄厚的工商资本实力,收购国有荔枝林场,在此基础上改造升级,使其成为自有的生产基地。对于很多农业企业,原料是较容易忽视的一环,尤其在深加工领域,低劣的原料品质被认为可以通过深加工进行掩盖。这除了源自落后的经营理念外,因自身资本实力的欠缺,只能四处收购品质缺乏保障的原料而无法建立自有的生产基地是另一方面的原因。工商资本恰好能够弥补这一重大欠缺,从产品源头上保障原料生产的安全。帝浓在保障原料安全的基础上,更是以创新眼光,与院校开展科研合作,对荔枝品质进行了大幅提升。

在设备上,该环节是大多数农业企业进行自身升级的首选。在工商资本未进入农业领域前,这也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有限的资金实力里最舍得投入的环节。但正如前文所述,也是在这一环节,传统农业企业对科技的盲目追求表现得最为明显。单一环节的设备改造,缺乏全盘考虑,后续管理又无法跟上,使得先进生产技术成为诸多传统农业企业的摆设,无法真正解决生产瓶颈。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后,这一状况有了全面改善。在帝浓,可以明显看到这种改观。帝浓酒业在果肉处理、灭菌、发酵、过滤、罐装等荔枝酒生产的全环节上,均依据自身需求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升级,并且,其中诸多设备是帝浓自身参与研发的国内先进设备。也正因此,荔枝酒的大规模高效生产才成为可能。

在人才上,工商资本的进入,使得农业领域流失的人才逐渐回流。改革开放以来,三十余年的城镇化建设,使得农民蜂拥至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童年象征的农村,正在萎缩、消失,低效低收的农业也成为高端人才不愿光顾的领域。这一现象,随着工商资本的到来,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工商资本的大规模投入,使得这个古老的产业成为一片新的蓝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在帝浓,从以陈勇博士为首的顶尖人才团队,到与各大院校合作开展的人才储备,都可谓是工商资本之于农业的人才引力的注脚。

在研发上,由于所需的资金投入、人力投入,以及不可预估的风险,传统农业企业往往不愿亦不能进行持续有效的研发创新。工商资本的雄厚实力、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及多年市场探索中对风险评估的把控,使得持续研发在农业领域成为可能。帝浓酒业创立之初首要解决的问题即荔枝酒的酿造技术,这决定了产品研发在帝浓的重要地位。从荔枝果酒到荔枝果醋,再到菠萝果醋,帝浓在研发创新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踏实,也越来越精彩。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带来两大重要影响,即资金和眼光。资金完成了很多传统农业想做而没能做的事,比如基地建设、设备改造等;眼光更是完成了很多小农意识无法想到的事,比如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帝浓将资金和眼光集中于科技这一点,围绕科技开展对传统荔枝行业的改造。从原料源头荔枝品种的筛选、种植技术的制订、种植基地的改造,到生产环节处理设备的研发、先进设备的引进、新建酒厂的升级,再到各环节所需人才的引进与储备,最为关键的是,对产品研发的永不懈怠,构成了竞争者难以突破的科技壁垒。

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分解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对之一一进行科技突破,最终再扣合而成紧密的科技链,驱动企业良性前行,是帝浓之于现代农业的重要启示。

(课题协作人:詹惠泉,广东帝浓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整理撰写者:庄庆超,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

专家点评

工商资本经过市场的多年打磨,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实力,也炼就了敏锐的商业眼光。帝浓的创立正是源于决策者敏锐而大胆的设想。如何将这种设想借助工商资本的力量变成现实,帝浓走了一条科技导向之路。在这条路上,帝浓一步一个脚印,为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一一树立了难以突破的科技壁垒,最后形成了坚固的科技链,并使之成为驱动自身不断前进的动力。这为后来的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后的企业定位与核心竞争力的蕴育,提供了鲜活的样板。(庄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