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禾盛农业:三大板块联动 全产业链发展

时间:2016-02-17 17:02:44 来源: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 作者:品牌中心 点击:1167

农业品牌的建设要实现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产品品牌的联动发展。区域公用品牌是企业/产品品牌的母亲、背景、平台,在市场上冲锋陷阵的,则是企业/产品品牌。国家农业龙头企业是中国农业企业品牌的排头兵,他们如何创建品牌?在创建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学习?

从2012年开始,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受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委托,持续三年对近百个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研究,并已分别于2013年、2014年出版《模式制胜1——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像解析》、《模式制胜2——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像解析》。

2015年12月,《模式制胜3——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像解析》出版。《模式制胜3——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像解析》的视角选择在“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范畴。通过对进入农业领域工商资本典型个案的调查研究,希望作为未来提出相关政策、引导企业经营的参考,也为更多有意愿或即将进入农业领域发展的工商资本提供启示。

项目负责人

胡晓云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

禾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禾盛农业)成立于20127月,总部位于上海,生产基地位于如皋市长江镇,与香港上市企业恒盛地产、熔盛重工隶属同一个集团——中国阳光投资集团,资本实力雄厚,是集团着力发展的三大产业板块之一。禾盛农业自成立之日起,便着眼于中国农业发展大局,通过农产品交易平台的搭建和流通渠道的整合,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革命,促进中国农业转型升级,实现政府、企业、生产者、消费者的共赢。秉承着“造福于民”的经营理念,公司致力于打造种植、养殖、旅游、养生一体化的生态园系统,一手牵农民,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出路问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一手牵市民,帮助市民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让市民得实惠得放心。截止目前,禾盛农业已获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现代农业生产业工程集成技术模式研究综合示范基地”、“上海市菜篮子工程”、“上海蔬菜集团“三品三化”示范基地”、“江苏省南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一、禾盛农业的发展之路

(一)依托雄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

“涨潮的时候赶海,你很难得到大海的馈赠;退潮的时候,哪怕在海滩信步也能捡到美丽的贝壳。商机也是这个理。”中国阳光投资集团创始人把握商机于1999年用打工赚来的3万元创办了后来成为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的恒盛地产,并在香港上市。2005年,在房地产领域收获颇丰的中国阳光投资集团创立熔盛重工并在A股上市,在中国造船和海洋重工领域描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0万吨VLCC淡水河谷铁矿砂船和海洋石油201深水铺管起重船是其扛鼎之作。

2012年,中国阳光投资集团正式进入现代农业领域,创建如皋禾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集团雄厚的资本实力,为禾盛农业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中国阳光投资集团创始人投资农业产业的原因是多重的。因是农家子弟,集团创始人本身对农民就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的场景深深烙在他的心里。早在2006年,集团创始人就提出:企业发展了、壮大了,要多为国家、民族做点事,农业是我国最弱的产业,如何通过企业的带动促进农业现代化是我们企业必须考虑的事,是埋藏在中华民族每一个人心里的家国情怀。可以说,涉足农业是集团创始人内心的一个长久的愿望。身为一名成功的商人,集团创始人也意识到投资农业领域的重大机遇。在我国,土地改革承包到户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却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不符合现代社会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些工作需要农业企业通过市场的手段整合资源来探索完成。

2008928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印发了《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方案》,方案目标是:通过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至201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公顷以上,新增耕地面积600公顷以上,形成一批集中连片、基础设施配套的高标准农田,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有效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试点中先期实施的15000亩所在地恰好位于江苏省如皋市长江沿岸。本来已在如皋投入巨资的中国阳光投资集团得到当地政府的盛情邀请。集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从如皋港区管委会取得15000亩土地使用权。该片土地由当地政府通过使用权换社保的方式从农民手里流转得来。农民出让土地使用权,得到社保,转化农民身份为市民,失去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可以到周边企业就业,也可到之后成立的禾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此外,宅基地置换多套住宅,农民可出售部分住宅获得财产性收入,也可以出租获得租金收入。

获得15000亩土地的中国阳光投资集团正式进入农业领域,并准备筹建禾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但是如何使企业具备较高的生产效率,长久生存下去,如何将社会闲散、零落的资源不断集中起来以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是集团创始人面临的难题。为此集团于2010年底,正式成立了农业项目工作小组,并会同农业领域的专家进行了长期深入全面的考察、调研工作。农业项目工作小组深入大江南北、雪域高原、繁华都市、偏僻山村进行实地调研。前往农业部、科研院所、省市农业部门、农业院校开展交流互动。与此同时,集团开始组建禾盛农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政策和规划的准备工作,主要针对如皋15000亩的土地做了初步的规划。根据规划建设项目,计划总体投资100亿。从禾盛农业成立至今,已投入和计划投入的项目共计资金1.5-2亿元,主要是土地整理、种植农业设施建设、配套加工设施建设以及商品猪生产场的建设。

公司投资建设了太仓现代农业科技园和奉贤现代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园区集科研、引种、示范、生产、销售、观光于一体。禾盛农业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成立上海融民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和如皋禾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经过两年多的良好发展,上海融民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在上海已有近30家专门销售生鲜蔬干货的农产品超市,并建立融民365电子销售平台。禾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陆续注册成立诸多子公司,拥有生产种植用地约计2000亩,包括康林林果公司(主要种植葡萄、鲜枣、水蜜桃、甜柿)、康源优质稻米公司;畜牧养殖方面包括康铧畜牧养殖(猪类)公司、康润禽类养殖(鸡类)公司。

(二)依托产业化经营,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禾盛农业意识到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加强与农民之间的合作。从企业角度看,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与农民精心程度有很大关系。企业必须有效组织农民生产,才能提高效率,控制成本。从农民角度看,以往农民通过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获得的收入十分有限,一亩田仅1000元不到的净收入,农民增收愿望迫切。

禾盛农业将土地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鼓励种植大户承包经营,采用机械化作业生产。企业为农业种植能手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为其提供稳定、可观的收入;为生产能力有限的劳动力提供打短工的途径,使其获得高于其原有责任田的收入。另外,政府集中流传土地后,给农民提供了养老金、土地租赁费等补贴和收入,农民的收入得到进一步的保障。比如,禾盛农业的稻麦轮作田约4000亩,承包给几个农业种植大户。由于每个种植大户承包的土地面积较大,可以租用大型机械实施作业,效率明显提高。虽然租户需要付出一定的租金,但禾盛农业先期将土地连片整治,田成方,路成网,旱能灌,涝能排,大大减少了租户的经营风险。租户通过承包土地的方式获得劳动效率提高所带来的收入。

同时,禾盛农业通过向种植大户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指导、制定生产标准和产品标准等方式,提高产品产量与质量;通过控制生产资料投入品数量、保底收购种植大户产品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发挥其在营销和品牌上的优势,获得初级产品和终端商品之间的差价。禾盛农业市场化运作后,整合了单一的农户个体,为农资供应商节省了大量的营销费用和人力资源,加强了供应商与禾盛农业的合作。禾盛农业集中批量采购农用物资可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同时也获得了供应商更好的服务。此外,在与农户对接方面,公司转变一对多为一对一的形式,有利于生产的计划性和信息的便捷沟通,极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降低库存成本。因此,禾盛农业通过加强与农户的合作,一方面增加农户的实际收入,另一方面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实现企业与农户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

正是立足现代农业推动产业化经营,禾盛农业争取到很大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政府通过政策指导和资金定向扶持,实现禾盛农业生产水平和组织水平的提高,带动当地农业发展,提高农民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农地得到集中整治,农村风貌获得极大改善。同时中国阳光投资集团的资本进入,使得政府能够增加税收,政府的农业投入增加了回收的可能。禾盛农业的资本参与给当地政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显著。在此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之下,禾盛农业与政府之间实现真正的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发展。

二、禾盛农业的发展模式

(一)构建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体系

禾盛农业业务涉及平台、生产、渠道三大板块。平台方面,集团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等经济发达地区建设集物流加工仓储交易一体化的全国性顶级大型国际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公司目标是从长三角起步,逐步形成3-5个中心平台、8-10个区域市场,形成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全面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三大板块三位一体,协调联动,使集团农业产业链的有机整合和供应链的全面完善。

1、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为保障销售农产品的质量可控和供应稳定,禾盛农业投入巨资在自然环境质量优异的地区发展农产品自营基地,建设自营农场,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生产管理,从源头开始严把农产品质量。目前禾盛农业在长寿之乡江苏如皋拥有15000亩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综合生产基地,以及2400立方冷库和2条农产品加工流水线。禾盛农业规划在靠近经济发达地区主消费区开发经营10万亩与如皋基地类似的有当地特色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基地,并在国内农产品优势产区发展100万亩加盟基地,如新疆的瓜果基地、东北的水稻基地、海南热带水果基地、华北的小麦基地等。这些基地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将源源不断地通过禾盛农业下属的销售终端,满足上海市民乃至全国市民对安全、新鲜、营养、健康农产品的需求。

禾盛农业建立大规模冷库保障产品新鲜和质量,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建设全国性3-5个物流仓储中心、8-10个区域性物流仓储节点,开展网络化农副产品物流仓储服务。公司的价格中心指导物流流向,采用专业化的物流队伍提供物流配送服务。

2、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系统建设。

禾盛农业依托自己搭建的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和区域性交易市场、自有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盟基地、国际知名农副产品供应商,通过电子商务和社区推广单位直供等方式全方位开展农副产品的批发零售业务,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种名特优新的农产品用最短的路径、最低的成本供给目标客户,全程把关质量,贴心服务,让消费者更轻松、更放心。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群是其批发零售的重要途径,包括融民菜城网、禾盛农产品交易网和融民网。融民菜城主要面向一般客户,是提供中高端农产品、各种组合礼包、宅配菜篮子、尊享会员服务的独立网上农产品商城,为更多的市民提供不同的需求和全面的服务。禾盛农产品交易网主要面向批发客户,结合实地批发交易中心,汇集网络和资源优势,汇聚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形成各方共赢互利的体系。融民网主要面向社区客户,是为会员和关注人群提供互动服务的网上社区,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健康活动讯息,实现禾盛农业的社会价值,体现社会责任。

禾盛农业1.jpg 

1  禾盛农业的网络平台体系建设

(二)构建高标准农业工程体系

禾盛农业一直高度重视整体规划和技术创新工作。先后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深入合作,形成产学研联盟。

禾盛农业按照工业化思路开展农业生产,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结合公司战略进行整体规划,以建设农业工程技术集成模式示范点为合作契机,在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现代农业工程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工程技术成果转化,促进具有鲜明企业特点的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和产业体系建设。

同时,禾盛农业委托南京农业大学对15000亩土地综合开发进行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按照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求,规划设计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采用新型耕种和滴灌技术,大力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生产无公害绿色直至有机的农产品。主要项目包括设施和露地蔬菜、蛋鸡、生猪、林果项目。其规划核心是通过生态循环健康种养的农业基地塑造品牌,通过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布局和建设,整合农产品供应链,最终优化农产品达到终端消费者的供应链,降低农产品中间环节成本。目前,公司已完成15000亩基地中大部分土地的平整改良,并安装了配套强排设施,实现了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完成40亩自动化恒温育苗中心,能够保证基地育苗的稳定和质量;完成4000亩连片水稻小麦轮作种植;完成1000亩设施蔬菜种植;完成总体2000亩多品种林果种植葡萄、冬枣、桃和甜柿部分;完成4000立方米的保鲜库和1400平米的加工车间,配套两条分拣流水线和自动包装机;初步建立起规模化的冷链物流;正在实施45000头现代化养猪项目,预计201511月份商品猪出栏。

禾盛农业2.jpg 

2  禾盛农业产业布局图

禾盛农业在良种培育和引进上投入巨资,建立育苗中心和良种培育中心,参与201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设施蔬菜水旱轮作生态种植模式研究与应用》项目,并与技术提供方逐步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与如皋农科所、江苏省农委园艺站、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实现了资源共享,并进行了包括反季节蚕豆种植、脱毒草莓苗的培育、小番茄品种放大试验在内的多个科研项目合作。

作为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设施水生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模式集成应用的示范点之一,禾盛农业在如皋农科所、江苏省农委园艺站的指导下,开展反季节蚕豆种植,采用芽苗移栽、设施栽培,辅以科学的温度管理、植株调控、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栽培措施,使蚕豆的成熟周期比露地种植提早了一个半月以上。公司还与江苏省农委园艺站和江苏省农科院进行产学研合作,使用科学的栽培技术进行种植草莓,聘请专家对园区进行详细指导。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引进脱毒草莓种苗,推广高产优质草莓品种3个,示范种植草莓新品3个。

(三)构建特色产业化组织机制

传统的农业经营形式呈现小、散、乱的特点,虽然也有分工,但上下游之间没有固定的合作关系。农业产品从田间产出到消费者餐桌往往通过多个环节,而其中的中间环节组织经营者通过市场的剧烈波动获得暴利,损害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链的稳定和发展。禾盛农业力图坚持绿色和有机产品生产标准,种养结合,通过技术实力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构建生产加工、仓储物流、批发零售三大产业板块,探索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和路径,保持企业生产的稳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战略规划层面,禾盛农业基于公司的思考、战略规划和公司为非农工商资本的实际情况,确定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首个基地的自身发展,使其初步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通过首个农业基地的开发建设,积累管理经验和储备人才。三是通过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不断优化,提炼更完善的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四是在以上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后,在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加快公司发展速度,迅速做大做强。为此,公司最先选择了长三角地区,靠近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上海。虽然上海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但市场呈现多层次,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具体操作层面,禾盛农业从客户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在公司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上寻求突破,改善企业经营模式,实现市场扩展和品牌渗透。具体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在农产品生产环节,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在禾盛农业的生产基地采用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配套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蔬菜大棚,优选品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实现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制定投入品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进行生产。在种植方面,公司按照国家农业施药规范禁用高毒农药,采用低毒和生物农药,尽可能采用生物防治,建立田间预冷配套,对农产品采收加工后进行冷藏处理。在养殖方面,公司严格把控饲料质量,提高防疫能力,关注养殖动物福利,宰杀后进行冷鲜排酸工序处理,保证生产产品质量。

二是在农产品加工环节,禾盛农业采用多角度全方位的方式满足不同目标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针对不同消费者,在产品美观、安全、健康、品种、口味、营养等方面按需求加工,减少不必要的加工程序和库存压力,增加企业效益。同时,公司着力优化产业链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降低农产品废弃物进城市的数量。据统计,在禾盛农业经营模式之下可减少20-30%的农产品废弃物排放。

三是在农产品销售环节,禾盛农业针对农产品供应的无序、多中间环节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等现实问题,通过自有销售渠道实现产销对接。如今,产品价格、购买的便利性、网络购买体验、农产品耕种体验、配送及时性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禾盛农业制定了宅配、网络销售、领养领种和大客户直销等多种针对客户主要消费诉求的销售模式。公司产品配送全程采用冷链,确保农产品的品质。直送方式减掉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零售摊贩三个环节,降低了成本。这块中间的成本,除了抵消一定的物流费用后,节省下来的部分成本可以减少消费者的支出。公司实践表明,可以降低消费者约15-40%支出。

三、禾盛农业的特点与启示

(一)禾盛农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1、把握时代机遇,实现快速发展

我国农业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已处于变革转型的关键节点。农田的被动荒芜和破坏、农村的衰败、农业人口的流失和劳动力的不足等问题不断暴露。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村发展面貌,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产品质量,促进我国农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迫在眉睫。这些问题也为农业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政府近年来不断出台相应政策,加大对农业领域的政策扶助和资金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农业企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但是农业投资毕竟存在投入大、产出小、回收期长等不足,不少企业因资金不充裕而难以掌控。此外,我国企业流转农村土地一直存在巨大争议,流转后的土地经营权目前只有15年的承包期。续约的不确定性和继续流转的压力,增加了农业企业的经营风险,严重制约了企业参与农业投资的积极性。农业领域发展潜力巨大与进入门槛较高两大特征同时并存。

禾盛农业顺应当前农业现代化转型迫切、农业发展市场空间广阔的时代步伐,抓住江苏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机遇,依托与政府长期以来建立的合作关系,凭借已有的雄厚资本实力,进入农业领域,实现快速发展。禾盛农业用其实践经验证明,农业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扎实的前期积累,离不开切实的资源整合,更离不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和对机会的把握。

2、注重规划创新,促进稳定发展

企业整体规划是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的整体规划,是企业发展的整体思路和核心理念。农业项目规划是企业基于整体规划所制定的项目实施计划,是农业生产模式、加工模式、运销模式的有机整合和具体执行计划,是农业企业主要产业的发展导向。农业企业的整体规划和农业项目规划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禾盛农业一开始就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先是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企业整体规划;后又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制定农业项目规划。按照既定规划开展工作的禾盛农业目标明确,定位清晰,计划详尽,执行高效,保障了公司的稳步发展。

技术是农业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有力的技术创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扩展市场份额。只有在技术领域不断耕耘实践,才能保证农业企业的稳定发展。禾盛农业始终树立科技兴农的理念,在成立至今的短短两年中,与各大科研机构、农业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培育新品种,种植反季节蔬菜,并取得不俗成绩,收获颇丰。可以说,全面深入的前期调研、科学合理的企业规划及坚持不懈的科技创新是禾盛农业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

    3、构建共赢模式,保障长久发展

企业能否实现长久发展与其经营模式息息相关,高效、经济、循环的经营模式能为农业企业构建起和谐、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减少企业、政府、农民之间的摩擦冲突,实现各方效益的整体提升。禾盛农业在充分考虑企业、农民的不同利益的基础上,与企业和农户达成利益联结。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获得土地;通过资本输入减少当地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承担的财政压力;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和组织农户承包经营的形式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对当地农业市场化改造,进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生产提高政府税收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以此建立起政府、企业、农民间的互利共赢模式。今后,禾盛农业将继续加大大户承包种植的力度,提高机械化水平,采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户收入,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企业长久发展。

(二)禾盛农业所带来的全局性启示

中国农业究竟通过什么路径实现现代化,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企业化运作,一个在农业领域没有经验的企业,如何以有效的、高效的运作模式和商业模式在中国广大的农业领域创出新天地,这是众多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都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禾盛农业正是在努力探寻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一,运作模式和商业模式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传统的农业产品从田间产出到消费者餐桌往往通过多个环节,而其中中间环节的组织经营者乐见整个农业产业链的不稳定,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市场的剧烈波动获得暴利,而生产者和消费者往往是受害者。企业化运作需要产业链的稳定,然后通过技术的提升和管理的提高,获得稳定的收益,并保持生产者的稳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当地政府的政策和支持是企业初期发展的基础。农业是个回报期漫长的产业,尤其在投入初期,土地整理和改良、水利设施建设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些以前都是国家主导,是对保障国家安全的这个基础产业的投入。如果单纯让企业来做,是个棘手的问题。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农地租期和租金的问题。农业需要长久的培育,如果租期短,企业刚过了投入期不久就面临租地被收回的尴尬境地。此外,租金按什么标准也是需要统筹考虑的因素。

三,农业领域的人力资源和效率是企业成长的核心。长期以来,农业领域缺少组织化的产业工人,也缺乏懂农业工人的管理者,这使得一个企业短时间内难以组织起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相对固定的产业工人队伍。此外,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阻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农业要永续发展,人力资源是个关键问题,需要平衡好人力资源和机械化之间的关系问题。

四,农业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动力。一个行业,能够稳定发展,很大程度上是这个行业各个利益攸关方能够在利益分配上到达均衡博弈。进入农业领域的企业,需要在企业、农民、政府和消费者之间平衡好各方利益,尤其是企业和农民的利益。

(课题协作人:陈亚亮,禾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整理撰写人:郭威威)

专家点评

禾盛集团着眼中国农业发展大局,利用资本高额投入,构建了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平台、生产、渠道三大板块,通过农产品交易平台的搭建和流通渠道的整合,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革命,促进中国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了政府、企业、生产者、消费者四方共赢。这种一手牵农民,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一手牵市民,帮助市民解决农产品消费的安全问题,让市民得实惠得放心的产业链格局,是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获得高效、和谐发展的有利尝试,具有推广的价值。(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