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宁夏易捷:产业扶贫 移民致富

时间:2016-02-17 17:02:48 来源: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 作者:品牌中心 点击:807

这是一片干旱的土地,处在宁夏干旱带核心区,年降雨量只有200多毫米,蒸发量却在2000多毫米,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恶劣;

这是一个贫困的地区,国务院1983年将其确定为重点贫困县,也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1个核心贫困县之一,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5000多元;

这里,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全县近40万人口中,回族人口34万,占比85.7%,是全国建制县中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

这个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名为同心的县,是个再典型不过的“老、少、贫”地区,干旱缺水是其最大的自然特征,县穷民贫是其最大的县情。

    2012年,作为工商资本,宁夏易捷庄园枸杞科技有限公司被引进到同心县。当时,董事长吴衍霖已在相邻的中宁县种植了万余亩枸杞,但到同心县下马关镇一看,这里方圆五十公里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水、土、空气等都令他十分满意,感到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一定能种出品质一流的枸杞,于是毅然将重心从中宁转到同心。

截止2013年底,“易捷庄园”在下马关镇累计流转土地38万亩,种植枸杞3万多亩,累计采摘枸杞500万公斤,实现鲜果、干果销售收入6000万元。加上中宁的基地,“易捷庄”的枸杞种植规模已经达到了5.18万亩,成为全自治区乃至全国枸杞生产加工规模最大的企业。

易捷庄园1.jpg 

易捷庄园的枸杞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万多亩

“易捷庄园”的到来,迅速带动了整个同心枸杞产业的大发展:目前,同心的枸杞已经发展到10万亩规模;也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尤其是为移民乡的社会稳定立下汗马功劳:下马关镇是同心最大的移民乡,此前,移民村的人均收入只有1000—2000元,今天,通过土地流转收入,以及参与产业化发展,人均收入提高到7500元。

作为集种植、加工、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易捷庄园”是如何提升枸杞产业发展水平的,其中关键解决了哪些问题;如此大规模的种植,是如何管理、如何营销,如何处理与农户之间的关系的?“易捷庄园”在整个产业链构建过程中形成的模式,给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以什么样的启示?

一、自建基地,在标准和质量上占据主动地位

枸杞是宁夏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不仅种植历史悠久,而且规模相较最大。全区种植面积85万亩,干果总产8万多吨,分别占全国的40%50%

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前景无限的产业,生产管理上“小、散、低”问题相当突出:

枸杞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是一个需要依靠投资拉动型的新兴产业。一般情况下枸杞亩均投入超过千元。目前,虽有一些工商企业投入枸杞产业,但大多以贸易流通型为主。枸杞种植的主力军依然是“千家万户”的农户,这就带来生产管理不可控,标准化水平难以提高等等一系列问题:农户们片面追求密植、追求产量,用药、用肥不科学等,影响着质量的提高;加工环节,农户们普遍采取自然晾干法,由于苍蝇的病菌传播,出现二次污染在所难免,有的甚至用化学药物熏蒸加色,对“宁夏枸杞”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产业发展层次的提高,有赖于工商企业的带动。但大多数资本是急功近利的,不愿涉足管理难度大、风险系数高的种植领域,而只愿在品牌行销上发挥优势。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一类企业的选择无可厚非,甚至十分正确。但吴衍霖认为,只有自建基地,才能在质量安全和标准化上做到完全可控,尤其是企业做大、品牌做强后,品质的可控将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实际上,也只有紧紧抓住基地建设这一基础环节,才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动,才能为品牌营销创造良好的条件。

2012年初,吴衍霖以“23557(1—5200元/亩/年,第6—10300元/亩/年,第11—15500元/亩/年,第16—20500元/亩/年,第21—25700元/亩/年)的价格,在同心县下马关镇流转了3.8万亩土地,开始打造他的“枸杞王国”。

二、技术上全程布局,确保品质“万无一失”

枸杞产业的大发展带来的是竞争加剧。而激烈的竞争无疑将促使一部分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向“高端、高效、高质”转型升级。因为随着竞争层面的提升,竞争的对手将减少,而产品的溢价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鉴于这一认识,“易捷庄园”一开始就确定了“绿色、健康、环保”的生产理念。但要让这一理念结出硕果,必须在技术上全程进行布局。

种植基地选择上,公司独具慧眼:这里,方圆50公里内无任何工业污染,无论是空气、土壤、水质,都达到最优级别。基地内,统一采用3×14米的科学种植方式,既有利于机械化管护,又有利于枸杞生长。为了提高种植效率,公司配备了大批的先进农机具,机械化作业覆盖率已达70%以上。

同心是干旱少雨地带,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因此,水的问题是最大的拦路虎。易捷庄园枸杞种植基地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和机械化作业,在基地内已铺设滴灌管道8387公里,引入黄河水和清水河水源灌溉,年节水量达1400万立方。

加工上,“易捷庄园”建有占地460亩的加工生产厂区,采用最先进的分选、清洗、去蜡流水线。采用空气能、太阳能制干设备,防止传统烘干工艺的二氧化硫残留,避免加工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公司规划增建面积12200平米的大型封闭加工车间,两座速冻冷藏库和恒温冷藏库,12条空气能、10条太阳能枸杞烘干生产线、枸杞茶、枸杞原浆生产车间以及研发中心和配套库房,配置冷藏配送车。分拣包装上,建成大型封闭式分拣包装车间,实行无菌化分级、检验、包装。

为了满足大面积集约化种植的要求,提高产品品质,“易捷庄园”下决心引进新品种。目前,在同心县建立了500多个温室大棚的育种育苗基地,引进宁杞5号和宁杞7号。这两个新品种在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等品种指标上,全面优于目前各地普遍种植的宁杞1号。目前,公司已经全部完成品种更新。植保上,引入植物源农药及生产技术,从育苗到种植、管护,实现全流程无污染、无残留。

从机械化种植到大型封闭加工,从优质品种到科学施肥、施药,除了采摘环节需要人工操作为主外,“易捷庄园”几乎全程都实现了自动化。这就确保了产品品质。很快,“易捷庄园”的枸杞获得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有机产品认证,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了大门。

三、组织创新,调动农民积极性

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工商资本的进入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果不建基地,只是搞品牌营销,所需原料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办法,或者直接到市场采购,质量上显然无法把控;但要自建基地,又面临“两难”,一难是农民失地之后社会稳定问题怎么办?二难是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后劳动积极性如何发挥?

首先,为提高田间管理、采摘、烘干等生产环节高效运行,实现高质量产出,“易捷庄园”优化生产各环节的管理,做到项目责任制管理,合同化运行,有效防止和减少与当地农户发生纠纷。

在土地流转、劳务用人、工资发放等方面,“易捷庄园”采取签订合同的方式,用法律手段确保企业与农户的双方利益不受损失。在劳务用工上,“易捷庄园”分别与72位劳务经纪人(片长)签订年度用工合同,把劳动任务和管理职责下包给劳务经纪人(片长),再由各片长组织务工人员,发放务工工资,规避了矛盾纠纷。

下马关镇五里墩村社长刘正虎和吴泽民分别是2012年被该公司聘为2社和4社的片长,负责组织务工人员做好本片区枸杞的锄草、修剪、抹芽等田间工作,他俩分别承包了3026亩和520亩枸杞地,每年进行5次田间管理,每次组织20—30名务工人员,他俩一年仅在劳务经纪上可收入4—5万元。每个务工人员在田间管理上每人每天可收入80元。在采摘期,按每人每天采摘50100公斤,每公斤35元的采摘费计算,每人每天可收入175—350元。

同心县经济发展滞后,工商企业屈指可数,农民无法找到就业门路,尤其是回族妇女,因为民族文化,大多不便外出打工,因此,整体经济收入十分之低。下马关镇是同心县最集中的移民区,移民数量达4.3万人,移民村人均年收入仅1000—2000元。

“易捷庄园”的到来,改变了移民村村民的收入水平:

在土地流转上,企业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既确保了土地流转合法化,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同时给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收入。昔日种苞米,每亩收入只有100—200元,如今租给公司种枸杞,每亩租金就有440元,而且一租就是25年,以人均十亩地计算,一年土地租金收入就达4400元。全镇农民每年土地租金1678万元,共有2251个当地农户和移民户受益。

枸杞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并非高科技产业,因此,可以吸收大量的当地农民参与到产业化进程中,他们可到大田从事农事劳动,也可到加工车间打工,或者农忙时搞采摘,现在,整个镇的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7500元。

四、从原料商到自创品牌,寻求价值空间的突破

为了解决销售问题,“易捷庄园”成立之初,即与世界500强企业“中石化”签订了20年产品销售协议,所产有机枸杞干果全部交给中石化,由中石化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三万多家“易捷便利店”进行销售。

在这一合作中,品牌是中石化的,名为“国杞天香”,“易捷庄园”在其中所扮演的,只是一个原料供货商的角色。尽管所产枸杞有人接盘,自己不必担心销售问题,但并不能在品牌营销的增值中分到一杯羹,更不可能有品牌资产的积累。

在“千家万户”小农生产的枸杞中,“易捷庄园”因为具有自己的产业化基地,在种植和加工等各个环节上全部实行标准化生产,因此产品质量无可挑剔,其他企业望尘莫及。加上生产规模已经达到5万余亩,市场价格节节攀升,消费者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因此,完全具备定位高端、自创大品牌的可能。

“易捷庄园”对枸杞产业发展越来越了解,自身的优势在比较中也越来越清晰,这时,企业开始感到完全有必要一面与中石化合作,另一面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市场上领袖同类、质量如此之高的枸杞产品,如果仅仅满足于“为他人做嫁衣裳”,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浪费!

去年开始,“易捷庄园”开风气之先,尝试枸杞鲜果销售。公司借银川机场,进行驻点销售,同时与青岛、广东、上海、北京的超市和酒店建立直销关系,通过冷链物流渠道直供枸杞鲜果,并尝试在淘宝网、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平台开通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销量,以高端产品占领市场。

农业企业的竞争力,最后往往表现在品牌上。一个只供原料,而没有自身品牌的企业,是无缘于农业龙头企业这一称谓的。目前,“易捷庄园”正在积极转型,将自己从原料供货商变身为品牌企业。

五、确权颁证,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众所周知,农业投资见效慢、风险大,从流转土地到种植,再到收获,往往要数年时间,即使资金实力再大的企业也常常被拖得精疲力尽。甚至曙光已现,最后却见不到黎明到来。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同心县政府及时进行林产确权。公司在下马关南安、南关、五里墩、王古窑4个行政村流转的土地共计381258亩,经政府部门实地勘测,该公司种植合格,符合办证要求的枸杞地有266464亩,可以实施确权颁证。

具体林地所有权权利人确定为集体,林地使用权利人和林木所有权权利人、使用权权利人均确定为宁夏易捷庄园枸杞科技有限公司。林地使用期限为16年,林权证有效截止到2029年。

通过确权颁证,“易捷庄园”可以通过抵押林权的方式进行贷款,发展中资金链条易断裂和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六、产业扶贫,移民致富的好模式

同心县近年来开展移民工程压力较大,一方面当然是移民规模大,仅仅下马关镇就达到4.3万人;更关键的是,当地经济发展之后,就业机会很少。尽管移民迁进了新居,但日后的生活问题如何解决?如果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就有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而回民原来多以游牧为生,移民后不可能从事复杂劳动,因此,可供选择的机会本身并不多。

经过短短两年的实践,同心县很快摸索出了一套“四位一体、一步到位、实现双赢”的产业扶贫开发模式。“四位一体”即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科技支撑+移民联动;“一步到位”即将政府项目、企业投资、科研成果、移民务工一步到位,引向市场;“实现双赢”即项目建设后最终实现移民增收、企业增效。这为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体分析,“易捷庄园”从几个方面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增收致富的机会:

流转土地,稳定收入。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十分传统,农民以种植小麦、燕麦为主,亩产仅100斤左右,收入无几。企业进驻后,以年均440/亩的价格,先后在下马关镇南关村、南安村、五里墩村、王古窑村流转土地近4万亩,涉及农民2251户、9814人,户均年固定收入达到7800多元、人均年固定收入1800元。

有机种植,增加收入。由于当地无工业企业,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老人及妇女儿童留守人员较多。公司进驻后,发展有机枸杞种植产业,种植基地每年为当地提供数十万个农业用工量,带动万余名农业工人每年人均增收6400元。在枸杞采摘期,上至70多岁的古稀老人,下至10几岁的黄口儿童,人人都可到枸杞地采摘枸杞,公司则以高出周边地区的价格发放劳务费,仅采摘费一项支出就达几千万。

职业培训,保障收入。公司针对当地农民没有种植枸杞经验的实际情况,每年进行两次业务培训,聘请宁夏农科院专家,对当地农民开展枸杞修剪、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训并现场指导,使他们有了一技之长,成为种植枸杞的行家里手。目前,公司聘用了70多名经过培训的技术骨干当田间管理员,带领当地农民进行田间作业管理,管理员的年均收入几万元。

产业发展,拓宽收入。农业是季节性的,每年都有大约4个多月的冬歇时间。为了缩短冬歇期,使农闲不闲,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公司除生产高品质有机枸杞干果外,公司还与高校科研单位联手开发枸杞铁观音系列茶,与同仁堂、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发枸杞根粉、枸杞根片、枸杞原浆、枸杞酵素饮料等系列产品,不断延伸枸杞产业链,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近就业机会。

在快速发展的枸杞产业中,“易捷庄园”已脱颖而出,引起了社会关注。目前,公司获得自治区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自治区优秀非公有制企业、宁夏中小企业50强、宁夏中小企业50强金牛奖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公司将通过构筑枸杞产业全链条发展平台,向高端健康食品、高端保健品领域不断开拓进取,争取获得更高的附加值。

七、认识与期望

作为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代表,“易捷庄园”的发展给人诸多借鉴与启示:

1、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发展产业化经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发展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入农村,从根本上提高当地农民的整体素质。

2、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发展产业化经营,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法。通过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发展产业化经营,可以使当地农民就近就业,缓解了政府就业压力、减少了留守人员以及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3、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发展产业化经营,在产品的质量安全上有着充分保证。一般而言,农户分散的种植,标准难以统一、质量安全存有隐患,而工商资本进入后,标准化和品牌化将成为必然的追求。

但是,由于农业产业资金投入回收周期过长,资金短缺有可能成为公司发展的最大的瓶颈。“易捷庄园”进入同心县之后,大规模流转土地,雇佣当地农民,建设全自动化的加工厂,并自创枸杞品牌,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大投入,资金紧张也在情理之中。因此,“易捷庄园”期望政府能出台更多政策,支持工商资本进入农业:

1、 开通贷款绿色通道,降低贷款门槛,减低企业融资难度。目前,许多农企因为

土地、厂房的特殊性质不能顺利得到贷款,制约着进一步发展。“易捷庄园”尽管已经拿资产做了抵押贷款,但仍然不能解决巨大的需求;

2、 按照社会贡献值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让企业休养生息。“易捷庄园”每年支

付巨额劳务费用给当地农户,为少数民族地区异地搬迁后解决收入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做出巨大贡献,建议政府考虑综合因素,在贷款利息等方面给予扶持;

    3、给予更多政策和项目上的支持,帮助企业加快发展。目前,除了购机补贴等少数项目之外,“易捷庄园”争取到的国家项目支持基本空白。建议政府出台更多政策和项目,如品牌创建和传播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课题协作人:吴衍霖,宁夏易捷庄园枸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整理撰写人:蒋文龙,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董事,农民日报高级记者)

专家点评

宁夏同心县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贫”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帮助回族群众致富,近年来,当地政府实施大规模的“移民工程”。但是,移下来之后如何稳得住,富得起,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难题。“易捷庄园”进驻后,通过发展枸杞产业,调整了当地传统的种植结构,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就此而言,“易捷庄园”的成功是政府和企业结合,共同推进扶贫工程的成功;“易捷模式”是一种产业扶贫,解决移民致富的模式,十分值得推广。

但企业毕竟不是政府,也不是慈善机构。企业的扶贫是通过经济活动,通过成功的经营,通过经营模式的成功实践来实现的。在这方面,“易捷庄园”也有许多可取之处。

在企业创办、发展过程中,“易捷庄园”无论是流转土地、标准化种植,还是采用安全、高效的加工设备,或者践行绿色理念、自创品牌等方面,有许多可表之处。但笔者认为最值得研究的,或者说“易捷庄园”最具特色和价值的是组织管理上的模式创新。

目前,农业企业的组织管理一般有三种模式:一是自己流转土地、雇佣产业工人,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完全可以得到保证,但投入成本将大幅度增加,而且容易出现“出工不出力”问题,给管理造成难度;二是直接向农户收购。这种做法尽管省力,但并不省心,因为尽管不必在基地建设上投入成本和管理,但质量安全不可控;三是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由企业制订标准,合作社组织农户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生产,产品交由企业统一收购,这一模式既确保了品质,又降低了投入强度。

“易捷庄园”从土地流转到整理,从种植、采收、烘干到市场营销,全部由企业一手搞定,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可控,但在管理上并不是简单雇佣八小时工作制的管理人员,而是将田间管理、采摘、烘干等生产环节进行优化,分段实施项目制责任管理,签订管理合同,做到高效运行,高质量产出,有效防止和减少与当地农户发生纠纷。

在劳务用工上,“易捷庄园”分别与72位劳务经纪人(片长)签订年度用工合同,把劳动任务和管理职责下包给劳务经纪人(片长),再由各片长组织务工人员以“计件制”方式发放务工工资,既减少了管理难度,又解决了劳动效率问题。

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建议“易捷庄园”在今后发展中,加快品牌创建和传播的进度,将生产、加工过程中诸多优势凝聚、体现到品牌中,通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拓展市场、实现溢价;与此同时,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减轻资产负担,在大规模建设自有基地的基础上,利用这一组织化方式,连接更多农户,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