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站内搜索:
河山行纪 | 慢一点,品蜀味
时间:2017-02-06 17:02:57 来源:农业品牌研究中心 作者:耿雨薇 点击:610次

导读
因为从事农业品牌研究工作的关系,在过去的几年间,中心团队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真切地用双脚来丈量祖国的秀丽河山。为了更直接地将我们走过的风景分享给各位朋友,我们将各地的调研采风汇聚成河山行纪,谱就一曲华夏品牌农业高歌。这一次,我们来到了成都市。12月25日至30日,成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一行对成都进行前期实地调研。
这是第二次来成都了。第一次短暂停留,念念不舍这里的悠闲生活,盼望日后再来。这一次因调研任务,再一次来到成都,期待更深入地了解,期待有不一样的体验。
历史上很多名人评价过成都。老舍眼中的成都是“可爱的”,汪曾祺笔下的《成都》是“悠闲仿佛脱离了时代”,杨铮感慨:“少不入川,老不离川”,林文询评价成都是“东方伊甸园”,张艺谋宣传片中的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有太多的名人来到成都,都会留下些墨宝和印记,纪念这座令人一见钟情的城市。
因为这次调研的范围,从成都市区到县区,让我有更多别样的体验和感受。好想多留一阵儿,慢一点,品蜀味。
1
成都最典型的生活状态——“慢生活”
李白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川中多山且崎岖,水从山上来,几百万年间冲刷缓冲,造就了群山中环抱起来的小小盆地,成都就在这个盆地的中央。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到了秦岭被切割,再过了些零碎的山脉就更没了脾气,到成都之时,早就悄无声息。被崇山峻岭包围的成都,远离了大自然的侵袭,免去了许多战争之祸。
自李冰修都江堰,两汉平原沃野千里,农业兴盛,物产丰裕,由此成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成为“天府之国”。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丰饶的物产,让成都人乐得自给自足,勤劳中伴随着永恒的悠哉优哉。
宽窄巷子,是成都“慢生活”的缩影,聚集了老成都的原住民,原滋原味的龙堂客栈、街檐下的老茶馆,还有路边坐着掏耳朵的客人、大声吆喝“三大炮”的小贩……这里的一切,都浓缩了成都最真实的生活。
游客体验掏耳朵
成都人爱喝茶,怎么舒服怎么来。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喝茶的地方。夏天湖面一阵凉风吹过,带走酷暑的燥热,空气中弥漫着茶叶的清香,那感觉真爽。成都的茶文化是一绝,小河边、马路旁、树荫下,支张桌子,几张椅子,一杯碗盖茶,一副麻将,一个下午,这是标配。在一个小小旧旧的茶馆中,七八十岁的大爷大妈们相约一起,早到的就先占着位置,然后胡天乱侃,家长里短。
人民公园茶馆一隅
除了休闲之外,相亲、约会、找工作、谈生意也会去茶馆,有时喝茶谈出了一段情,有时在麻将桌上谈成了一笔生意。在成都,茶馆不仅仅是娱乐休闲之地,更承载着众多城市社会功能,泡茶馆成为成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
人民公园茶馆一隅
成都街边一隅
成都人生性乐观,不论清贫富贵,都会享受生活。一元钱也能在路边KTV唱歌,一毛钱也能打牌消遣。工作累了就不去上班,约三五好友出去散心。
成都人很少去外省工作,就算在外地求学,还是会回来工作。成都人很少有北上广情节,外省人问成都人一个月赚多少,成都人回答地俏皮,“我一个月可以买个几平方米。你能买多少?”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在成都人乐观的心态下,也变得微不足道。
说到成都,不得不说成都的美食。川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用料广泛,味多而深浓,以麻辣味为特色。最有名的要属麻辣火锅,在成都,如果要点鸳鸯锅,那一定是有外地人。火锅店里,常常可以听见这样的叫喊“老板儿,红锅!”。记得第一次来成都,去了当地人很爱去的一家火锅店。因为很怕吃辣,点了一个鸳鸯锅。隔壁一对清秀的母女点了“红锅”,红艳艳的锅底,布满了红彤彤的辣椒,不断有气泡往上涌,不禁看得让人敬而远之。光是想想就觉得辣的喉咙疼。她们母女俩点了一桌菜,慢慢吃、脸不红、嘴不辣、心平气舒地吃好了,锅里菜一点不剩,只有一些红辣椒漂浮着,桌上没吃完的菜打包走了。当我们结账走出去时,门口已经坐满了排队的人,可见成都人是有多么爱火锅。
成都火锅
成都美食除了火锅,还有一种独特的调味品——郫县豆瓣,如果你想现学川菜,放一点,味道就八九不离十了。郫县豆瓣,有“川菜之魂”之称,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它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以优质红辣椒、蚕豆、小麦粉和食盐为主要原料,通过制曲、发酵、翻晒酿制等传统工艺加工而成,产品具有红褐油润、酱酯香味浓郁的特点,用之成菜,具有提色增香、辣而不燥、回味醇厚悠长之特点。这次我们调研团队走访了郫县最大的郫县豆瓣企业,了解到郫县豆瓣的制作过程,当你深呼一口气,浑身上下都能感受到空气中浓郁的辣椒味。
成都还有许多特色小吃,花样颇多,担担面、三大炮、棒棒鸡、蛋烘糕、冷串串、灯影牛肉、赖汤园、豆花面、宋嫂面、小笼蒸牛肉、怪味鸡块、荷叶牛肉……如果想统统吃上一遍,恐怕还得多呆上几天,慢慢地品尝。这些美食,有玩味的名字,特殊的烹饪方法,也能感受到成都人细腻的心思和无限的创意,以及成都人对“慢生活”品质的追求。
成都小吃三大炮
成都小吃转糖饼儿
成都小吃糖油果子
2
无所事事不是慢生活
第二次来成都调研,对于“慢生活”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成都人的慢生活,是有底气的自给自足,而不是好吃懒做的得过且过。
休闲农业主题庄园遍地开花
近年来,成都市立足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基本市情,将成都农业定位为“都市现代农业”,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加速一三产业互动,推进农业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品牌化。
调研期间,走访了成都市县区的休闲农业庄园,其规模、创意令人惊讶。
中国酒村—大梁酒庄
以酿酒文化和原有的老村落形态规划打造了一个“酿酒高粱种植、原酒加工酿造、邛酒文化体验、田园花海休闲”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景区。成都市民来这里随农家俗、酿农家酒、住农家院、吃农家饭,体验田园耕种、酿制原浆老酒、醉享乡村美食,狂放于高粱野地,迷醉于田园花海,享受乡野的清新与自然。
大梁酒庄
田园迪斯尼
以“我们都是稻草人”为主题,将滚铁环、扯陀螺、荡秋千、跷跷板、捏糖人、倒糖元、爆米花等传统游戏融汇互动,并将历史典故、锦绣山河、八阵迷宫、卡通人物等分布于田间地头,并开展亲子酒坊、亲子厨房、亲子碾坊、亲子梁田等农事体验活动,每逢周末乐园还开展“狮灯、牛灯、龙灯、马灯、幺妹灯、踩高跷、耍花杆等”民俗巡游,绘成了一幅天真烂漫的“天府童戏图”。
田园迪斯尼风光
微牧农庄
微牧农庄坐落于原生态的邛崃山脉边缘,专注于有机健康动植物产品生产,园区种植饲料于2012年获得国家有机转换产品证书。微牧农庄有机雅南黑猪的食粮,全部来自园区自种的有机玉米、菜籽、红薯和混播牧草等有机饲料,发酵后再喂养黑猪,犹如全程饮用酸奶。农庄采用物联网技术,检测整个农庄的生态环境、黑猪生长过程,保证产品安全可追溯。未来将打造成为以“黑猪乐园”为主题的休闲农庄,游客可以农庄观看黑猪妈妈生产,为黑猪宝宝起名字,领养小黑猪等系列活动。
都市文创生活日新月异
除了成都休闲农业,个性飞扬的都市文创也令人颇为惊喜。进入宽窄巷子,首先被吸引的是“名字”:每一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店铺,都有一个充满意蕴的名字。以太古里、宽窄巷子、锦里、东郊记忆、U37创意仓库、蓝顶、红星路35号等一批文创地标为代表,成都的文创正趟出一条别具特色的道路。
太古里·“熊猫打麻将”
宽窄巷子·特产文创设计
锦里·熊猫文创设计
东郊记忆
东郊记忆是在原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以工业遗存保护的模式改建而来,现在的东郊记忆和北京798一样,具有较为广泛的国际影响。被称为“中国的伦敦西区”。在建筑风格上,东郊记忆实现工业传统与音乐时尚的共融,利用废旧机床、玻壳半成品、废旧罐体、管道改造成的艺术小品,营造了东郊记忆兼具怀旧和时尚气息的艺术氛围。
东郊记忆一隅“民谣流域”
U37创意仓库
1000多平方米的U37,曾有许多工厂以及仓库,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旧建筑变成了盛装文创的“器皿”。在这里小菜市、小面馆、创意手工店、咖啡店、酒吧等互相并存。街里坊间,一切都透露出自然与原生,仓库外墙壁上涂满了彩色涂鸦,葡萄架上长满了绿色植物......作为一个在曾经的时代被废弃的旧仓库,如今无论是园区内的自然景致,还是装修别致的店,任何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摄影景致。
15U37创意仓库
成都人崇尚“慢活快耍”,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娱乐精神。以慢生活为主题,创造值得把玩的生活趣味,想尽办法给自己找更多快乐。不论是休闲农业,还是都市文创,这就是成都人智慧的结晶,用自己的无限创意,创造生活的乐趣。人生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成都人有底气的自给自足。
来了两次成都,依然不能体验完这座城市的魅力。
下次再来,慢一点,品蜀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