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河山行纪|访上党,观太行,品位长治

时间:2017-08-25 14:08:45 来源:浙大农业品牌研究院 作者:郑阳 点击:456

太行精神、光耀千秋、长治久安。八月中旬,长治项目调研团队一行6人先行北上,去到太行山中探访山水的灵秀,踏足历史厚土,追寻古老传说,深入田野村庄,畅想品牌建设的未来。

   一、历史上党、人文长治

长治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古称上党潞州潞安府等。“长治”原为潞安府府治所在县名,得名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取长治久安之意。

长治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据沁源县华坡遗址考古证明,旧石器时代这里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上党郡即为其中之一。随后历朝历代在上党地区均设治所。新中国成立后设长治县,1946年升格为地级市。

在长治悠久的历史中,一代代勤劳的长治人用汗水和智慧给今人留下了丰厚的古迹遗产,也传下了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印记。

长治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虽不算多,但大都历史久远,每一件跨越千年而来的藏品,都在默默的向世人展示着当年长治的历史,轻声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上党门是长治的标志和象征,其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是当时上党郡署的大门,位于今长治市区中心府坡街北端的高岗上,左右两座城楼分别题有“风驰”“云动”,其建筑颇具气势,即使放在今天其气魄也丝毫不逊于周边的现代楼宇,由此可想当年之势。登城楼而眺长治,近处的繁华的古城,远处青秀的高山尽收眼底。

长治潞安府城隍庙,坐落在长治市东大街。规模宏敞,建筑壮丽,山门、耳殿、玄鉴楼、戏楼、献亭、中大殿、寝宫、配殿、廊房等,无不俱备,各殿屋顶上皆以五彩琉璃装饰、釉色斑斓,光映霞表,是全国现存已知的府城隍庙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

白天殿前香客不断,晚上庙中虽已谢客,但是门外的广场却是别一番繁华景象,夜市中忙碌且专注的商贩,品尝美味的食客,广场信步的游人,都在这里享受这古老城市的给与。

长治市的法兴寺、崇庆寺、观音堂等古迹,无论市在古建方面还是彩塑方面,都极具艺术价值的珍品。这次我们有幸参观了位于长治市郊梁家村的观音堂,其始建于明代,现存泥质彩塑500尊,其中不仅供奉儒、释、道三教代表人物,还塑有建筑,动物等形象,是上党文化中的瑰宝。

在长治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我可以发现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上古时期的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炎帝尝百谷等神话传说都发生在这里。此外,上党的民间灶火、黎都灯会、上党梆子、上党剪纸、上党堆锦都是非常有地方特色的当地文化。

二、太行岭秀,红色基因

有人云“太行八百里,最美南太行”,长治市就位于太行山南部,区域内景点风光旖旎,集“奇、险、俊、秀、幽”于一身,红豆峡、黑龙潭、天脊山、太行水乡等各有特色。

位于平顺县辖区内的穽底村市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村落,因其四面环山像在井底一般,因此而得名,村庄与外接交通不便,故村民用了15年时间,硬是在绝壁上开凿了这条挂壁公路,不但方便了村庄与外界的交通,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慕名而来见证这一人定胜天的壮举。

太行山不仅有秀美的景色,更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重要根据地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长治这片土地上建立起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发起了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一些列撼天震地大战,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也是上党战役的主战场,太行的山水遍布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更是孕育了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现今长治区域内有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王家峪、砖壁、北村八路军总部旧址,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旧址等一些列红色印记。

    同时,在屯留县域内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一分校也在此建有分校,在革命期间从抗大一分校共走出上万名军政干部,这些干部成为了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的骨干和生力军。

三、千年农耕,品位长治

在长治市千年文明的传承中,农耕文化一直是长治地区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传中华民族的先祖炎帝曾在这里“尝百草,制耒耜,教民耕种,始兴稼穑”,实现了人类从游牧到定居,由渔猎到农业的重大转折。今人为表示对祖先的崇拜和敬仰,在长治市老顶山建炎帝像,其面对长治市区方向,仿佛中华民族的祖先经千年仍注视着他的子孙后代。

自炎帝而始,长治人民依靠自身智慧,结合当地特点逐步培育出了适合当地自然气候的农产品。当前的长治地区已经形成了以小米、黑豆种植为代表的小杂粮产业;党参、连翘种植为主导的中药材产业;以核桃种植为重点的干果产业;以青椒种植为突破的设施蔬菜产业;以肉驴、生猪等为特色的养殖业。

从古以来长治市域内就有种植小米的习惯,其区域内生产的小米品质优良,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佳品。沁县的特产“沁州黄”小米相传就是源于炎帝,清朝时就是宫廷贡米,抗战时期更是为八路军总部和后方医院的特供品。其颜色金黄,味道香美,且营养丰富,是我国“四大名米”之一。2003年当地政府为“沁州黄”这个名字申请了原产地保护,其范围仅限于长治市4县19个乡镇。

除此之外,在长治市的其他县区内也大都有小米的种植,但因附近地貌限制,多种于山上,虽产量不大,但同时也促成了其天然、原生、不施农药等种植优势,品质普遍比较好,是当地一种十分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 

中药材也是长治农业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党参、连翘、黄芩、苦参都是其主导品种。

长治区域古称上党,其区域内产参品质最佳,故名党参。其以根入药,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可治多种疾病。现今虽北方多有种植,但长治区域内产党参仍然是其中精品。连翘的种植在长治区域内也较为普遍,我们走访的种植点恰在山区之中,其种植方式及其贴近原生态,又加之当地适宜的生长气候,故品质十分有优秀。

在设施农业方面,长治市虽然在种植面积上较其他设施蔬菜主产区不占优势,但是得力于当地适宜的气候以及适合当地环境特点的“生贵”式大棚的使用,使其设施蔬菜的种植产业极具发展潜力。长治市长子县出产的青椒以其个大肉厚、色泽鲜艳、耐藏易运的独特品质倍受客商和消费者青睐,其产品多发往北京、上海以及很多南方城市。故长子县也有“青椒之乡”的美誉。

此外,长治的小杂粮中的黑豆、核桃等产品品质也十分优秀,是十分具有开发潜力的农产品,特别是核桃(图11),当地的核桃的种植历史虽然不长,但因其均有合作社作为依托,因此生产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较高,产出的核桃皮薄,仁香,品质优秀。

当地用小米加工而成的小米醋等农产品也十分有名。另因当地人喜食驴肉,因此肉驴的养殖在当地也较为发达。

长治市还是全国第一家合作社成立的地方,现今全是合作社已达上万家,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很高,这也是长治农业生产中的一大亮点。我们走访的每一个种植点都成立有合作社,或者是有参加了合租社。当地对农民合作社的建设也十分用心,不但有专门负责合作社管理的长治市农民合作社经济经营管理局,在政策方方面也有很多倾斜,以此来扶持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使其能真正成为有效率的农民生产组织,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次的调研我们到达黎城、壶关、沁源三县以外的其余地区,看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也悟到了很多。有些地方虽只路过,但即使匆匆一眼也能瞥见满眼的生机;有些地点我们驻足,去与当地农户攀谈,去到田野中寻找品牌的故事;有些时候我们思考,开动大脑也用叩问心灵,去回味历史、也去品味长治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土地。几天的行程实在太短,仿佛刚迈大门,便要离去。我们虽已告别了太行,但收获颇多,且满心期待着下次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