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顾益康:暨提出区域公用品牌的创举之后,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品牌先行

时间:2018-02-27 13:02:21 来源:浙大品牌中心 作者:顾益康 点击:1389

一、如何正确科学去理解乡村振兴?

从浙江的“美丽乡村”,如何走向“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过了15多年,我认为十九大之后应该有新的思考。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提出了“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治理),开启了新农村建设的新时代。

我认为一定要给予“乡村振兴”高度重视,中国基本国情就是“大国小农”,谁能够解决“三农”问题,谁就能引领发展。毛主席依靠农民打天下,走出来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之路,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引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以农村改革推进城市改革,让我们富起来;习近平书记在全面小康走向现代化的新时代,提出靠“乡村振兴”,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中国强起来。

习近平的三农思想,首先是习近平的三农情怀,再到三农实践,最后是三农思想。从习近平的三农思想,我们可以明白乡村振兴应该怎么做。第一句话:执政为民,重三农。三农作为重中之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就是要靠乡村振兴战略;第二,以人为本谋三农。乡村振兴就是为了亿万农民的幸福生活;第三在于统筹城乡,兴三农。统筹城乡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第四,动力问题,进一步改革,构建城乡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乡村振兴。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不能浮于表面,不能急功近利。

如何判断乡村的振兴还是衰败?首先,乡村拥有人气,没有人气的乡村肯定是衰败。在工业化,市场化的背景下,让一部分农村先富起来,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大批中西部农村的衰败,留守儿童、老人、妇女,空心村,四荒地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其次,增财气;第三,生气,生机勃勃。如何聚人气?核心是,人数要讲质量,如果年轻人走完了,乡村肯定没法振兴,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乡村年轻人的重新回归。农创客、新农人的培育,城市里的科技人、文化人、投资人、消费者如何到农村来。现在要研究“养人”的问题,让城里人、有钱人、老板老外走进来。要研究增产,研究未来的消费,吃住游、休闲、养生的等等。

二、乡村振兴,品牌如何先行?

我认为乡村振兴的元年,就是品牌的大年。农业品牌至少在2018年“旺旺旺”。这也会是品牌联盟忙不过来的一年,你们做的贡献越大,得到的回报越丰厚。我觉得农业品牌中心,这两年已经有很多的创举。在胡晓云老师,蒋文龙盟主,以及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有一个重大的创新,打出了农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就是我们卡特品牌中心的一个重要创举,这是对的,但是创新要与时俱进,区域公用品牌已经使我们的一座丰碑,那么下一座丰碑在哪里?我们得思考下一步,品牌该怎么做,要把品牌的外延和内涵进行拓展。怎么拓展?我认为乡村振兴,我们就研究“乡村品牌,品牌乡村”。毫无疑问品牌离不开产业兴旺,一定是农业品牌打头,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突破和拓展,不局限于农产品。其实胡老师已经在实践了,比如安吉的“浪漫山川”、“自在报福”,那都是乡村的品牌。实践的创新给我们理论工作者一个新的启发,能不能从农产品品牌拓展到乡村品牌,从产业品牌到乡村品牌。我认为打造这三大品牌,要产业兴旺:特色乡村、品牌乡村,这个乡村必须要有比较优秀的主导产业,具有优势的产品和品牌战略;生态宜居体现在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美不难,但是这些漂亮如何持久,在一些地方,竟然看到了四代的垃圾箱,但是路上还是脏兮兮,为什么?这是老百姓的问题,没有把美丽变成生产力,建设美丽乡村要转到经营美丽乡村,到共享美丽乡村,经营乡村的理念需要品牌引领,城市做的事土地文章,乡村做的是生态文明。



如何让乡村有活力、人气、财气、生气?第一,我觉得是要走特色化、品牌化,特色就是竞争力,生命力。特色怎么来?就是差异化的品牌战略。乡村振兴的今天,必须要打响“品牌乡村”的口号,“经营乡村”的理念,带领我们去进行品牌乡村的一个新的探索。

第二,品牌乡村,包括“品牌产业、美丽经济”。生态宜居的环境,如果产品产业很亮,但是土地、环境等等方面的生态是不够格的,这个产品肯定不可持续、大打折扣的,必须要注意:一个乡村里,必须要环境保护,走养生之路,打出生态宜居的品牌。比如丽水就打出了“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优势,怎么把这个优势做成品牌,做成环境、产业的品牌。

第三,要做人文品牌,一个品牌要打响,一定是以文化为灵魂。以茶叶为例,背后就是悠久的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买茶就是买文化。你能不能把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提升,作为支撑乡村品牌的最重要的元素。

我得出结论:我们需要从产业品牌到怀旧品牌,再到人文品牌。打造一个理想的乡村品牌,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