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好想你公司董事长石聚彬:关于鼓励与支持农业品牌培育的议案

时间:2019-03-14 09:03:01 来源:企报中原 作者: 点击:286

 

乡村振兴需要让乡村产业兴旺起来、农民富起来,而农民想要富起来,关键是提高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和劳动力两大要素的效率和效益,即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农民劳动生产率。

近日, 全国人大代表、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在出席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图片1.png

近日, 全国人大代表、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在出席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石聚彬代表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 三农 工作的总抓手。

石聚彬代表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 三农 工作的总抓手。

作为一名农民出身、且一直致力于品牌农业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代表,石聚彬代表根据对发展品牌农业的切身体会及相关调研情况,就推进鼓励与支持农业品牌培育,提出了自己的六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生产者、消费者、政府、市场等各方面的农业品牌意识。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移,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在农业方面的表现就是对高品质绿色农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既为品牌农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也为品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对于传统中低端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来说,适应不了消费升级的要求,销售困难、产能过剩,只有通过转型升级转向品牌农业,才能切实提高竞争力、提高附加值,持续生产发展;

所以,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生产者、消费者、政府、市场等各方的农业品牌培育、维护和保护意识,共同品营造有利于品牌农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是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与监管机制,形成农业品牌经营的稳定预期。

有恒产者有恒心。只有形成稳定预期,经营主体才有动力做长期打算,才有决心进行全链条、大投入、长周期的品牌培育。

品牌农业需要农业规模经营,而在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农业规模经营需要土地流转才能实现,所以应完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与监管机制,形成农业品牌经营的稳定预期:一是应在 三权分置 政策框架下从所有、使用、收益、处置等方面对土地权能给予更清晰的界定、减少对权能的限制,从产权层面稳定各方对土地流转与长期经营的预期;二是应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监管制度机制,完善合同管理、登记备案、档案管理、纠纷调解处置等方面的制度,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覆盖的监管机制,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从实施层面保障各方在土地流转与经营过程中的合理合法权益;三是应加大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有效保护各方合法权益。

三是从金融层面建立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品牌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疏通品牌农业低成本融资的通道。

农业品牌培育需要以大量投资为基础,运用现代技术与组织管理手段对土地、环境、种植、加工、流通、交易等农业全产业链进行科学管控,市场和消费者培育也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所以投资大、回收期长,资金是品牌农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当前金融信贷制度以资产尤其是不动产担保抵押作为主要信用要件,而当前产权制度下品牌农业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投资多形成不了可担保抵押的资产,导致成本较低的银行资金等国家支持农业的金融政策可望而不可及,只能从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层层增信获得资金,极大推高了资金成本。

因此,建议鼓励和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改变担保抵押的传统风控思维,综合运用盈利能力、成长性、供应链金融等多种方式建立起品牌农业低成本融资的顺畅通路,形成 敢贷、愿贷、能贷 的长效机制,支持品牌农业发展。

四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标准建设和实施监督,形成消费者信赖度高的市场评价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为品牌农业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建议进一步加强、规范、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分类别分层次的农业品牌认证体系,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督制度与能力建设,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让假冒伪劣遁形、让坑蒙拐骗无踪,形成诚实守信、货真价实、优质优价的良好市场秩序,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扫清道路,为品牌农业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五是以结果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农业补贴机制,降低品牌农业经营成本,拓展品牌农业利润空间,提高品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农业直补等补贴直接补给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户,而许多农户并不直接经营,所以这种补贴相当于国家按人头给予农民的福利性补贴,对农业经营并不产生实际作用。品牌农业经营者多需要租地经营,而且当前租地成本居高不下(河南平原地区土地流转的成本在1000元左右),使得品牌农业经营者利润空间大量被租地成本挤占,盈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

由于品牌农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且社会效益巨大,建议建立以结果为导向,根据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村生态改进等方面的贡献,在整合现有涉农财政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探索对规模经营者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进技术应用、推进绿色生产等方面的投入进行补贴,切实降低品牌农业经营者的实际经营成本,使其能够通过农业经营获得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空间,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为农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发展保驾护航。

不仅高科技产业需要知识产权保护,农业也需要知识产权保护。

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农业品牌企业为了品牌的培育和维护、和推广,在生产环节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在产品设计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但一旦产品投向市场并受到消费者人口和青睐,仿制产品就会大量出现,不但企业的创新利润、合理利润无法实现,甚至遭到无端指责、莫名损失,导致其品牌受损甚至血本无归。

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保护,为农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