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人大代表:品牌化助力脱贫攻坚战

时间:2019-03-15 09:03:44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点击:282

 

    “通过品牌搭建桥梁,实现价值转换和农业转型升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在“打造人民优选 助力美好生活”主题论坛上如是说。这与我院胡晓云院长于2015年所提的“以品牌为核心,实行整合扶贫”的观点异曲同工。通过品牌化实现贫困地区农产品的普惠式溢价,激活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要素,实现精准高效扶贫。

通过品牌搭建桥梁 实现价值转换和农业转型升级

  为农民增收、为农业增效、为农村增绿,要通过品牌搭建好一个桥梁,实现价值转换,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农业能够发展起来,在拥有优质的绿色产品同时,还要有优秀的产品品牌。这是中央提出的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的一个重要方面。光有质量,光有绿色,没有品牌的话,质量跟绿色就难以转换成经济价值,更难以转换成农民的收入,要通过品牌这个桥梁实现。所以我觉得品牌建设,在农民增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农民的未来,应该是职业化的,要尽可能改变数亿农民都是兼业化、小规模的生产格局。现在讲品牌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这三点都很重要,但核心和关键是品牌。要通过品牌把质量、绿色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价值,为农民增收、为农业增效、为农村增绿,搭建好一个桥梁,实现价值转换,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去年还剩余1660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7%,有23个省贫困发生率低于3%。据研究,按照目前速度到2020年,要解决现有标准下的农村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实现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不大。

  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脱贫质量,增强脱贫可持续性。脱贫可持续性问题具体反映为以下几点:第一,现有一些贫困户或者贫困地区脱贫后没有长效的产业支撑;第二,在许多地区,现有的剩余农村贫困人口,70%是因病因残致贫、没有劳动能力等特殊贫困群体,必须依靠财政兜底解决,从而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兜底的压力;第三,一些贫困户脱贫后,收入主要来源是靠政府转移性的收入,这缺乏可持续性;第四,现在贫困人口越来越少,政府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大。但是,一些边缘贫困人口因缺乏政策支持,心理上不平衡,收入增长缓慢。边缘贫困户问题也会影响脱贫的可持续性。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已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户群体的支持政策。

  应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把乡村振兴战略跟脱贫攻坚有机连接起来,建立一个联动机制。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的落脚点是生活富裕。农民生活富裕要靠增收,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所以,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农民增收要依靠农业,依靠农村本地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