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打响“恩施土豆”品牌——写在“恩施土豆”获国家地标证明商标之际

时间:2020-11-03 14:11:04 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于斌武 点击:270

 

日前,笔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获悉,“恩施土豆”成功注册国家地标证明商标(注册号:第36072582号)。这标志着恩施土豆有了地域性“国家符号”,也标志着我州马铃薯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起点。

我州引进种植土豆已有300余年历史,在国家《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规划》中,恩施州被列入国家西南鲜食、加工和种用马铃薯优势区。

近年来,我州立足资源优势,持续推进马铃薯产业向规模化、商品化、主粮化发展,产业效益稳步提升,产业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扶贫产业。

“恩施土豆”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2020年,“恩施土豆”基地规模达170.45万亩,产量约170万吨,占全州粮食总产量的25%,占夏粮总产量的90%以上,居湖北省第一位,成为武陵山区最大的马铃薯种繁基地和优质商品薯生产供应基地。截至916日,全州已销售土豆24.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11亿元,基地种植户田头收入5.06亿元。

随着“恩施土豆”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土豆销售价格稳步提升,产业效益显著提高。目前,土豆田间收购价格已由2015年的0.8元至1.2/公斤提升至2020年的1.8元至2.6/公斤。2019年,全州马铃薯综合产值达60亿元,是2015年的5倍。全州从事土豆生产的农民达100余万人,人均土豆收入3680元。全州土豆加工企业每年带动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5000余人。

目前,全州从事土豆生产、加工、营销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已达22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

2015年以来,全州着力打造“恩施土豆”区域公用品牌,形成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双牌经营”模式。通过举办南方(恩施)马铃薯大会、中国马铃薯大会暨世界硒都(恩施)马铃薯博览交易会、组团参加国内大型展会等方式,全面加强品牌宣传,“恩施土豆”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恩施炕小土豆”荣登武汉东湖国事活动食谱和外交部全球推介湖北的25道风味菜品之一,2019年入选湖北十大楚菜名点。“恩施小土豆”在贝店网上平台销售活动中成功创造单一网上平台销售吉尼斯世界纪录,在首届湖北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中获得金奖。我州土豆已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区,连续四年成为国内销售火爆的“网红土豆”。

明确发展定位,优化区域布局

依托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选育并推广鄂马铃薯10、鄂马铃薯13、鄂马铃薯16、南中101等恩施州马铃薯中晚熟主推品种,制定发布《绿色食品 恩施土豆生产技术规程》,全州新建101个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站点,占全国总监测站点的15%以上,被省农业农村厅授牌为“湖北省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指挥中心”。马铃薯科技贡献率由2015年的45%上升至2020年的55%

目前,全州已申请使用“恩施土豆”地理标志的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达89家,初步形成“品种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的产业发展格局。

下一步,我州将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走“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发展道路;合理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在马铃薯优势产区,通过项目引导,着力打造30000亩以上商品薯生产核心示范乡镇15个以上、1000亩以上商品薯专业村核心基地100个以上,配合冷链物流和仓储设施建设,力争实现“恩施土豆”周年供应;加快目标市场品种选育,建好西南山区马铃薯种质资源库,创建国家级马铃薯引种试验示范中心,加快目标品种的选育、改良与推广,重点加强早熟马铃薯品种选育、推广和示范;加大种薯推广和病虫害防治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全力推进马铃薯生态种植和绿色防控,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提升市场主体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马铃薯仓储和分选包装设施建设,支持在全国供应链终端营销城市建立分拣车间,提高马铃薯商品化处理能力,延伸和健全“恩施土豆”产业链,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着力加大品牌建设和宣传,加强品牌文化创建,深挖美食文化,建设“恩施土豆”美食一条街、“恩施土豆”体验馆,建立观光、美食、购物融合发展消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