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区域公用品牌,创得出还要守得住

时间:2020-11-03 16:11:34 来源:苏州新闻网 作者:王嘉言 点击:270

 

苏州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又有大动作。《苏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施意见》亮相,明确到2020年全市将新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个。当前将以“苏州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开展水八仙、阳澄湖大闸蟹、太湖大闸蟹、苏太猪、洞庭山碧螺春茶等优势产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保护和发展。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特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代代农人的择优培育造就了大批名特优农产品。苏州的阳澄湖大闸蟹已经入选为全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洞庭山碧螺春、阳山水蜜桃等也被选为“全国优秀区域公用品牌”。苏州还有水八仙以及东山枇杷、西山杨梅、凤凰水蜜桃等优良农产品资源,完全具备成为区域公用品牌的潜力。

虽然苏州耕地资源紧缺,农业产业规模小,但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种种得天独厚优势,因此创建保护发展区域公用品牌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区域公用品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让当地优质农产品迅速扩大市场范围,不仅提高产品附加值,而且走向全国。

但是,在区域公用品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典型的莫过于一些区域品牌被频繁“冒名”、产品鱼龙混杂的市场乱象。如五常大米产量有限,但市场上销售的大米数量明显高于实际产量,有一些甚至是掺了外地大米的“调和米”“香精米”。其他类似假冒现象也时有发生。

对于这种市场乱象,一方面要由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严加查处,规范市场秩序。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也折射出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品牌的高度认可。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有着如此良好的市场基础,理应花大力气全力推进。

归根到底,品牌要建立在品质的基础上,农产品的品质需要适宜的水土环境,更离不开精细入微的生产管理。我们应该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切入点,把老品牌背后严格的种养加工标准、土壤水质条件以及企业孜孜以求的创牌精神融入到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中,以品牌建设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