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站内搜索:
带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 这里有自己的秘方
时间:2021-01-06 10:01:13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周传人 陈欢 点击:257次

编者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2020年,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2021年,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中心的历史性转移。作为全国全国唯一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浙江省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方阵,为全国做出了示范和表率,总结出了空间聚集、绿色崛起、产村融合、品牌引领、数字赋能、文化深耕、要素激活、片区联动、四治融合的可学、可借鉴的浙江乡村振兴“十大模式”。
为了用更鲜活的方式将“十大模式”呈现给广大老百姓,FM93浙江交通之声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小康》杂志的指导下,推出了《走进“浙”里的小康生活》融媒系列主题报道,通过典型人物和事例,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展示了十个典型村庄案例,以独特的视角解码乡村振兴的浙江秘笈。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丽水,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在这里孕育出了高品质的农产品。在“丽水山耕”的品牌引领下,当地优质的农产品走出了深山,卖出了好价钱,拓宽了富民增收的新渠道,为乡村振兴助力。《走进“浙”里的小康生活》融媒系列主题报道本期一起了解浙江乡村振兴“十大模式”之一,品牌引领模式。

放进透明的玻璃杯,用开水一泡,整朵绽放,清香回甘,轩德皇菊在“丽水山耕”的产品中,是比较受欢迎的。就是这朵皇菊,带着百姓走上了致富路。
在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叶坪头村的轩德皇菊基地,记者看到高品质的皇菊不仅靠的是优质的水源和土壤,还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种植管理体系。鲜菊花采摘后,2小时内进炉,经过24小时恒温烘焙,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皇菊的天然品质。轩德皇菊基地负责人金关根介绍,水源、土壤都是经过检测的,我们也是按照有机的纯人工的种植模式。鲜花采摘之后是一个分选,然后经过烘焙,进行独立包装前精选,按照干花的品相、重量来分选。我们现在都是欧盟的检测标准,总共是517项,我们512项是零检测,还有五项检测出来是可忽略。在整个过程中,从源头到我们嘴里都非常严格,我们很注重食品安全和皇菊品质。
因为轩德皇菊在源头上严把品质关,所以赢得了丽水山耕的认可。通过山耕的平台,轩德皇菊的产品被销往更多地方,产品种类也进行了延伸开发。“一辈子一朵菊,我们把这个产品要做到极致。山耕帮我们对接到上海、宁波、义乌这些地方,我们必须要迎合市场,不光是在包装上,肯定要一直保持着最好的品质,后面我们还做了一些延伸产品,前几年我们最早做的是皇菊的白酒、啤酒,现在我们又做了皇菊的蛋酥,还有面条,东西出来之后受到很多消费者的信赖和喜欢。”金关根说。

就是因为金关根秉着对纯人工种植的坚持,越来越多的村民来到皇菊基地工作。皇菊基地带着周边村民一起致富。金关根说招商引资到叶坪头村的目的就是要带动这里的老百姓,基地的工人是以叶坪头村为主,辐射到附近村民。
“我们就是要扎根在这里,让这个村庄改变。人家想到叶坪头村,那肯定是知道轩德黄菊在这里种植,如果想到轩德皇菊,就知道莲都叶坪头村,这两者是融入在一起的,村发展好了,品牌自然就提升了。”金关根说。
自从皇菊基地建在村里之后,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叶坪头村所在的里佳源行政村第一书记王小荣回忆说,以前我们村里是很落后的。通过2010年旧村改造,2013年皇菊基地过来了以后,村里的环境条件好太多了。以前过年过节有些村民都不想回来,现在即使是平时的小节日,他们都会回来,还会带着朋友回来。基地引进来以后,老百姓土地流转增加了一块经济收入。现在村里的村民基本上都在皇菊基地打工,收入也比较可观。皇菊开的时候,有很多游客也会来到村里,看看风景,拍拍照片,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老百姓家里种的蔬菜、土特产,游客也会买走,大家也增加了一份收入。

以前农产品品类多而散、难以在市场形成影响力和竞争力。丽水意识到实施品牌化的重要性,不仅要引导生产主体创品牌,更需要政府直接参与创品牌,因此委托浙江大学卡特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策划,创建了一个覆盖全市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2014年9月,“丽水山耕”正式亮相。2017年6月27日,“丽水山耕”成功注册为全国首个含有地级市名的集体商标,以政府所有、生态农业协会注册、国有公司运营的模式,建立以“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丽水山耕旅游地商品体验中心场馆经理陈宝露介绍,想要通过“丽水山耕”认证,加入品牌,需要层层申请和实地调查。加入之后的农产品还要严格检测,实现全程溯源。“如果农业主体想加入丽水山耕,需要到各地的农业农村局去报备,然后加入丽水山耕生态协会。我们会对一家家农业主体实地走访,去观察产品的规模、质量是不是能符合丽水山耕的标准。等加入丽水山耕以后,我们给他们开通溯源追溯的一个账号。当消费者购买了山耕的产品以后,包装上可以直接扫一扫溯源二维码,就可以看到产品的整个的种植或者养殖过程,检测信息等内容。”陈宝露说。

在丽水市莲都区花园小镇的丽水山耕旅游地商品体验中心,这里摆放着丽水九县市区的优质农产品。体验中心负责人周松琴介绍,他们通过线上线下对“丽水山耕”品牌的农产品进行全方位多平台地推广、销售,“作为丽水的五星级旅游购物体验中心,我们采用了O2O模式。根据九县市区的经营特色对农产品进行分类展示展销,通过我们线上的商城、直播等平台,我们都会全面地进行营销推广。我们还选了70多家旅行社进行对接合作,将来到丽水的游客带到我们这些场馆来参观、来购物。将产品带到全国各地。”

如今,“丽水山耕”已经成为当地农产品走出去的金字招牌。截止2020年11月底,累计培育“丽水山耕”背书产品201个,合作基地1153个,形成了菌、茶、果、蔬、药、畜牧、油茶、笋竹和渔业等九大主导产业。“丽水山耕”产品销售额达到95.9亿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20余个省市。2016年成功入选全国“互联网+农业”百佳实践案例,荣获“2016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2017年“丽水山耕”品牌价值达26.59亿元、2018年浙江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影响力十强品牌,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区域农业形象品牌类榜首。丽水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井泉介绍,建立“丽水山耕”品牌的目标就是通过品牌引领,推进生态精品农业的发展。“从我们的初心来讲,就是想通过丽水山耕品牌的引领来带动我们农业的发展,来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产业的兴旺来真正实现乡村的振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也有所体现。一方面,就是我们丽水农业的精品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商品化率越来越高。另外一个方面,是新农人参与到农业开发建设的越来越多,乡村振兴有了人,乡村就有了活力,所以我相信通过我们品牌引领,让更多的新农人回归乡村,来做农业,玩农业,发展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