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成为金字招牌

时间:2021-02-23 17:02:57 来源:鲁中晨报 作者: 点击:186

 

“这棵西红柿可以长到5米高,到时候我们工作人员就会乘坐升降机进行采摘。”214日,冬日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俊岭农业田园综合体一派生机盎然,不同品种的西红柿和各种各样的高科技设施让园区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未来世界。淄川俊岭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东俊介绍起园区的现代化设施如数家珍。这是淄川区品牌农业战略的一个缩影。  

淄川区自2016年以来,通过挖掘、培育和开发农业资源,农产品品牌发展十分迅速,从过去偏重农业规模和数量进入了“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和品牌强农”发展阶段。目前,全区已有27个农产品荣获省市级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其中蓼坞小米、张庄香椿等6家农产品荣获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淄博池梨、淄川西红柿和张庄香椿被农业部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达到112,总数位居全省各区县之首。

品牌农业带来巨大效益

“引进国外的高科技设备是强壮我们民族企业的身体,而坚持我们产业中的传统文化,才是守住我们民族企业的魂魄。”山东川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磊介绍,他们现在打造的川鹰品牌,除了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外,还将中国的诗词文化、淄川的聊斋文化,逐一融入到每一款产品中。

在川鹰食品,这种注重品牌创建的意识随处可见,在一款水滴形桂花醋的玻璃瓶身上,看到法国依云水的设计理念。但是,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瓶子上的贴牌,并不是普通的纸质贴标,而是运用了陶瓷生产中的烤花技术。徐磊说,这项技术他们试验了很多次,就是为了体现淄博陶瓷之乡的特色,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品牌之中,强化产品的辨识度。

通过品牌创建,淄川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市场竞争力和溢价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强化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品牌意识,丰富了农业品牌文化内涵。淄博池梨在淄川区种植迄今已有600余年,曾作为贡梨晋京。目前已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1000余亩,通过品牌文化挖掘,比普通梨每公斤高出近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