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广东梅州:为苏区农业特色品牌“产业化”注入税动力

时间:2021-02-24 16:02: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曾文 张怡琳 谢玮炜 点击:166

 

    “茶叶面临物流不畅、价格下跌等难题,幸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税务人员也第一时间宣传辅导,让我们及时享受到社保费减免,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廖优优向记者表示。“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各部门的帮扶,我们有信心把企业做大做强,解决村民就业问题,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

    马山茶业是丰顺县一家集种植、加工、收购、销售等于一体的企业,拥有约3000亩的茶叶种植基地,产值规模达6千万元,而这仅仅是梅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企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梅州共创建1个国家级、1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数量居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产业园的全市全覆盖,初步形成了以蜜柚、脐橙、茶叶、丝苗米、南药等特色农产品为主导的多层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

    为推动梅州的绿色发展,梅州市税务部门积极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组建企业税费优惠政策辅导团队,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各类涉税政策,通过“一对一”辅导、税企交流群、融媒体、广播电视等宣传平台,快速将各类涉税费优惠政策送到纳税人、缴费人的手上;同时做好“一厅通办”“一窗受理”“一网申报”等便民服务,利用税收大数据平台精准对焦包括马山茶业在内的全市 4546户涉农企业,线上及时推送税费新政和办税指引,线下及时上门解决涉税难题,为农业特色品牌推动 “产业化”增添税动力。

 

 1127130460_16140795311081n.jpg

梅州市梅县区嘉禾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稻鱼共生”种养基地鸟瞰图(受访企业供图)

    在梅州市梅县区嘉禾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鱼共生”种养基地,无人机在空中作业,肥美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不时跃出水面。这一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种养方式绿色而高效:水稻为田鱼提供庇荫和食材,田鱼则为水稻耕作除草、吞食害虫,进而实现“一水两用、稻鱼双收”,在有效促进粮食生产、农民增收的同时发挥了很大的生态效益。目前基地规划面积1000多亩,投放了5万多尾鱼苗。

    “自项目启动以来,我们获得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2018-202012月项目产值2534万元,就减免了税款150万元。真金白银的红利,为实现以渔促稻、以稻养鱼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该合作社负责人陈林娜用手比划着自家规模日益扩大的基地,抑制不住满脸的喜色。

    精准的帮扶源自于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梅州市税务部门利用自主研发的信息管税辅助系统准确、快速回溯查询并精准掌握产业园企业享受各项税费政策红利情况,对未及时享受优惠的企业发出“税收优惠清单”并辅导其“应享尽享”。同时积极开展“银税互动”,联合银行机构对纳税信用良好的园区企业增加授信额度,争取信贷资金向“三农”倾斜,助力企业以“信”换“贷”,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据统计,自2018年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来,梅州市共计减免157户园区企业各项税费9807.55万元;通过“银税互动”项目给76户园区企业发放贷款2.86亿元。

    “接下来,我们将更加主动地发挥税收职能,持续完善与地方政府各部门的联动机制,进一步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给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扶上马,送一程’。”国家税务总局梅州市税务局法制科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