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黔东南州“苗侗山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助推生态农业加快发展

时间:2021-03-12 13:03:07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作者:李丽 点击:195

 

麻江的蓝莓花开了,雷山的春茶进入采摘期,施秉种植太子参的药农逐渐忙碌起来……春暖花开的季节,黔东南各地欣欣向荣,喜悦的笑容在苗乡侗寨农民的脸上绽放。

 3812b31bb051f8190370c376be8167e52e73e777.jpg

雷山银球茶。雷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种植到管理茶树都按有机标准,我的茶园坚持施羊粪,不洒一滴农药,除草用人工,杀虫使用生物方法,种的700亩都是有机茶。”采收春茶的黎平县种茶大户欧帮根抑制不住喜悦,“与往年不一样,今年我已经取得了‘苗侗山珍’商标的使用权,好茶定能卖出个好价钱。”   

欧帮根口中的“苗侗山珍”是黔东南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023b5bb5c9ea15ce0f4940f0eb3517fb3b87b265.jpg 

苗侗山珍农特产推介。黔东南州开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近年来,由于线上经济活跃越发明显,黔东南州农特品经营户却呈散、小、弱的状态,销售渠道相对较窄,一定程度增加了脱贫攻坚的难度。对此,黔东南州委、州政府瞄准公用品牌优势,全力整合当地资源,打造全产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提升区域知名度和形象。

202069日,由黔东南州委、州政府主办的黔东南州“苗侗山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启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凯里召开,黔东南州“苗侗山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启用。雷山银球茶、凯里红酸汤、麻江蓝莓、香禾糯、油茶、中药材…这些在黔东南响当当的农产品,至此有了一个共同的品牌——“苗侗山珍”。

 6159252dd42a2834854012ff3f80e4e214cebf19.jpg

捕捉稻田鱼。钱仕豪供图 

d058ccbf6c81800a34d35e6cde001ef2828b475f.jpg 

红米。雷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为统一打造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黔东南州依托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围绕“苗侗山珍”区域公用品牌,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构建“苗侗山珍”标准体系。品牌打造,标准引领,构建以通用类(A类)和专业类(B类)两大标准的“苗侗山珍”区域公共品牌标准体系。已制定发布《苗侗山珍建设和管理通用要求》、《苗侗山珍食用种植业产品》、《苗侗山珍食用畜牧产品》、《苗侗山珍食用淡水产品》和《苗侗山珍加工食品》5项团体标准以及《黎平白茶》、《黎平香茶》、《黎平雀舌茶》茶类团体标准3项团体标准。同步推进专业类产品标准编制和实施,结合需要制定“苗侗山珍”面条、青钱柳、油茶、鸡类等产品质量标准和林下鸡养殖技术规程。《雷公山茶绿茶》《黎平红红茶》地方标准发布并在茶叶主产区雷山、黎平两县宣贯实施,有力打造了“苗侗山珍”茶叶品牌。 

aa64034f78f0f736fb9e6be66e609e11eac413b5.jpg 

苗侗山珍农特产品展示。黔东南州开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打造“苗侗山珍”高端产品。围绕黔东南生态资源优势,以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等优特农产品为重点,该州集中打造“苗侗山珍”区域公用品牌系列高端产品,将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蓝莓、茶叶、油茶、精品水果、食用菌、水稻、中药材、鸭和香猪等有机产业发展,打造有机高端产品。目前黔东南州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25张(含转换证书),认证面积18.51万亩,认证基地148个,认证种类3340个品种,获地理标志48件,其中,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件、农产品地理标志16件。   

筑牢“苗侗山珍”产权保护。品牌打造,产权靠保护,筑牢以商标登记、地理标志保护、侵权查处等“苗侗山珍”区域公共品牌保护机制。争取设立了高效优质便捷的黔东南商标受理窗口,指导企业扶持培育注册一批“名、特、优、新、稀”农产品商标,黔东南州有效注册商标达15520件。

 86d6277f9e2f07086d445e0f8c119591a901f23d.jpg

向游客推荐农特产品。黔东南州开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如今,黔东南州苗侗山珍农产品行业协会有会员单位87家,“苗侗山珍”品牌产品远销贵阳、杭州、上海等省内外,雷公山绿茶、山茶油、蓝莓系列产品、三穗鸭、玉梦酸汤系列产品、从江香米香米糥、黎平香米红米、米花糖等农产品畅销杭州黔浙汇门店和上海黔茶中心、杭州市民中心等地。   

截至目前,黔东南州林下产业在建和已建成万亩基地23个,在建和已建成乡级千亩基地188个,在建和已建成村级百亩基地2417个。以林菌、林药、林鸡、林蜂四大产业作为主要统计对象,该州种养殖累计利用森林面积101.53万亩,预计今年底总产值26亿元,2022年底总产值32亿元。

d439b6003af33a8780596aacae693d305343b509.jpg 

到北京推介雷山银球茶。雷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下一步,黔东南将制定13个优势产业的生产技术标准,以规范当地种养基地的看板制度,推动优势产业整体升级。为优势产业内的基础产品、初级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制定具体的改造方案,并尝试做产业内的延伸开发;一年打造4款“苗侗山珍”品牌产品,增强供应链能力,强化其品牌产品的商品属性;分别在黔东南本地与黔东南外市场构建一条市场渠道,以重点产业和明星产品为主推,实现品牌效益,打造营销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