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莱州苹果叩开欧盟市场大门

时间:2021-03-15 13:03:05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从春龙 点击:196

 

日,莱州市家豪食品有限公司的苹果装运仓库格外忙碌。经青岛海关所属莱州海关工作人员现场检验监管合格后,21.4吨苹果快速装车发运欧洲市场。这是31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后,这家企业首次出口苹果。协定中,“烟台苹果”成为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之一。

地理标志是识别产品来源于某一地区的标志,也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形式。据了解,《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于20209月签署,主要涉及酒类、茶叶、农产品、食品等。协定将为双方的地理标志产品提供高水平保护,有效阻止假冒地理标志产品,使双方消费者都能吃上、用上货真价实的高品质产品,也为中国有关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提升市场知名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去年年底,我们就开始联系签订欧盟客户的订单,但订单量不大。如今,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烟台苹果’的知名度在欧盟市场逐渐提高,订单量大大增加,我们对出口苹果更有信心了。”莱州市家豪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宿继涛说。

苹果是莱州市的主要出口农产品之一,苹果种植也是莱州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目前,莱州辖区共有出口注册工厂12家,出口注册果园28个,2020年共出口苹果542批近1.3万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的签署,使‘烟台苹果’地理标志获得了欧盟保护,进一步提升了烟台苹果在欧盟市场的知名度。”莱州海关查验二科科长袁希雷告诉记者。

为让辖区的苹果出口企业和果农获得更多《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红利,莱州海关充分发挥“互联网+海关”作用,实施出口果园及包装厂注册登记行政审批“网上办”,快速为企业办理注册登记证书。为支持辖区企业提升出口苹果质量,海关业务骨干提前介入、主动送政策上门,帮助企业提前熟悉掌握欧盟关于进口水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检疫要求,深入果园、包装厂进行实地帮扶,指导企业建立“公司+基地+标准化”管理模式,引导企业建立良好农业规范(GAP),确保水果种植生产、加工过程规范。

为加快出口检疫和通关时间,莱州海关通过“多查合一”监管模式,不断优化出口苹果安全风险防控和监督管理体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提高自检自控能力。同时,严抓注册果园源头及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控,引导企业统筹规划提前申报,实现即报即验、即验即放,最大限度地压缩出口检验检疫和通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