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站内搜索:
区域公用品牌,“创牌”还需“护牌”
时间:2021-04-26 10:04:55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朱会林 王玉达 点击:154次

兴化垛田香葱种植基地。
兴化香葱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产品,让兴化地标农产品扬名海外。
4月23日,兴化市发布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包括兴化香葱、兴化大米、兴化大闸蟹等地标农产品在内的兴化生鲜类、加工类500多种农产品,有了同一个响亮的名称——“千垛百味”。
把我省唯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兴化垛田作为农产品公用品牌名头和标识,可见兴化农产品的底蕴和特色。不仅如此,兴化在大力实施财政支农、金融助农,打造众多地标农产品的基础上,还成立专门机构、拨出专项资金,推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好产品成就好品牌,好产品需要好推介。” 兴化市委书记、市长方捷说,农产品要得到消费者认同认可,既需要品质保证,又需要创意推介,这样好产品能够卖出好价钱,让更多农民分享增收致富的幸福喜悦。
有了“钱”和“地”,兴化农业收获一批“国字号”荣誉
“作为农业大市,兴化拥有耕地面积191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市’和‘全国河蟹养殖第一市’。”兴化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郏成洋说,兴化把乡村产业振兴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2020年市财政支农预算15.42亿元,发行专项债券、一般债券等7.5亿元用于乡村振兴。
地是农业的“命根子”,也是一二三产融合的基本要素。兴化一方面投资20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去年底全市高标准农田比重达85%以上;一方面强化用地保障,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新增建设用地用于乡村振兴的计划配给率为11%,超过省定要求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兴化推进13家银行与农担公司合作,探索“征信+信贷+互联网”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阳光e贷”产品被评为“全国十佳普惠金融产品”,授信人数5.7万多人,授信金额51.66亿元。
保障了“钱”和“地”,兴化农业插上了腾飞翅膀。如今,兴化拥有百万亩粮食高产增效生产区、百万亩生态健康养殖区、百万亩水乡生态涵养区,年产优质稻麦25亿斤、淡水产品30万吨,连续多年稳居江苏第一,先后获得全国十大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中国脱水果蔬加工第一县、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等一批“国字号”荣誉。
好产品也要勤吆喝,成立首个县级农产品品牌建设运营中心
好产品源于好生态,好产品成就好品牌。兴化用品牌提升效益、效益引领品质、品质支撑品牌。兴化大米、大闸蟹、大青虾、龙香芋、香葱、面粉、大鱼圆、小龙虾、荷藕共9个特色农产品成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
品牌建设大大提高了兴化农业的附加值。兴化农产品品牌建设运营中心负责人余志国说,2020年,兴化大闸蟹“足斤足两足够肥”的广告语上了沪宁高铁,蜚声沪宁线,售价比往年高了一成多;稻鸭共作的兴化大米,比普通大米售价高出3倍多。
然而,虽然兴化单一类农产品品牌都很响,却欠缺统一形象和标志的区域公用品牌。此外,农产品品牌建设分散于农业、市场、发改、供销等多个部门,有待形成合力。
为此,兴化成立了县级农产品品牌建设运营中心,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品牌建设。对此,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专家委员会主任韩一军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兴化是首个成立专门机构推介农产品品牌的县级市。“千垛”代表了兴化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垛田文化”是兴化农耕文化、奋斗精神的象征。
整合线上线下,让“千垛百味”香飘万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先导,品牌建设又是产业振兴的关键。”余志国说。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质是基础。沙沟的鱼圆、虾藕,垛田“三香”(香葱、龙香芋、香姜),安丰、永丰、昌荣的大闸蟹,戴窑的大米,林湖的禽蛋,是地道又美味的兴化特产。市农产品品牌建设运营中心与这些“一镇一品”签订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合作共建合同,在种苗、水土、种养等环节全流程把控。
打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兴化推动品牌、核心广告语、门店设计、包装设计实现“四统一”。发布会上兴化市印发《兴化农产品展销店开设奖补办法》,对企业开设兴化农产品门店进行租金、装修、销售三个层面的奖补。
“我们希望,在北京、上海、长三角地区等城市尽快完善兴化农产品展销店布局布点,以‘蚂蚁雄兵’阵势,结合线上门店,让兴化农产品广为人知。”兴化市副市长刘汉梅说,借助平台渠道的“舟船之力”,兴化农产品“扬帆出海”,让“千垛百味”香飘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