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粤字号农产品百县百品打擂,数十位党政干部为当地品牌代言

时间:2021-10-11 16:10:25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陈养凯 点击:349

国庆假期期间,2021年‘粤字号’农产品品牌设计大赛之百县百品打擂台”持续火热报名中。截至109日,已有近百个县(市、区)提交县域公用品牌征集表,产品涵盖水果、蔬菜、大米、茶叶、中药材、畜禽、水产品等众多粤字号农产品品类。还有数十位党政干部,为当地的县域品牌代言打call

高度重视市场营销工作

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工作

近日,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突出以市场引领生产,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解决有产品无产业、有品种无品牌、有品牌无规模等问题,加快高质量建设全省“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

《通知》在队伍建设、资金保障、任务落实跟踪评价机制等方面加强保障措施,确保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有序有效推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知》要求,广东各有关单位要继续强化生产与市场两手抓、两手硬的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市场营销工作,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工作,让市场与生产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带动全产业链发展。《通知》提出,要总结实践成效,因地制宜创新推动“12221”市场体系建设工作。

广东12221”市场体系建设助力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持续扩大

农产品市场营销关乎农民切身利益,推动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既是省情农情的现实需要,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更是应对市场变化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在广东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产业发展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牌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广东菠萝”“广东荔枝”“广东(梅州)柚”“阳西生蚝”“惠来鲍鱼”“澄海狮头鹅”等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持续扩大。

 

 

“粤字号”农产品线上营销

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是广东省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中的创新实践,有效解决了产销不紧密、供需关系不平衡、利益联结不稳定等问题,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打响了广东农产品“粤字号”品牌,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拓展了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形成多方协作机制。“12221”市场体系建设与广东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高度契合,为广东省在破解买难卖难问题上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广东粤字号农产品百县百品打擂台活动

提升农业产业价值空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粤字号”农产品品牌创建行动,进一步提升广东省特色优势农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开创广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举办2021年“粤字号”农产品品牌设计大赛之百县百品打擂台活动,选拔推介优秀的2021年“粤字号”农产品百县百品县域公用品牌。

 

 

924日,2021年“粤字号”农产品品牌设计大赛之百县百品打擂台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现面向广东省百县百品县域公用品牌征集评选优秀品牌,赋能广东百县百品优势农业品牌,提升农业产业价值空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活动将在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暨广东六大水果品牌推介大会(简称“食博会”)上,对优秀品牌进行表彰。

数十位党政干部

为当地的县域品牌代言打call

截至109日,已有近百个县(市、区)提交县域公用品牌征集表,产品涵盖水果、蔬菜、大米、茶叶、中药材、畜禽、水产品等众多粤字号农产品品类。另外,还有数十位党政干部,为当地的县域品牌代言打call

其中,茂名市委常委、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为高州荔枝代言,“中国荔都 甜美高州”,诚邀大家品尝高州荔枝。英德市副市长罗伟权则为英德红茶代言,他认为英德红茶浓、醇、甜、香,至美至善,是世界高香红茶,与君共享。翁源县县长谭晓健为翁源兰花代言,翁源是中国兰花之乡,由中国兰花第一县的美誉,是中国最大的国兰生产基地,国兰供应量超过全国的60%,兰花品种达1000多种,“翁源生产的兰花花型千姿百态、素雅脱俗,花香甘厚纯正、清香宜人,深受各界人士喜爱。”

观察

“粤销粤旺”的“粤字号”

是如何炼成的?

近年来,经济大省广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品牌强农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在强农惠农路上积极深化政企合作,紧抓数字农业激发产业提档升级新活力,不但在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中交出乡村振兴的合格答卷,而且练就出一个“粤销粤旺,粤品粤喜欢”的“粤字号”品牌。

广东省农业厅发起的《2021年“粤字号”农产品品牌设计大赛之百县百品打擂台活动》,也是对“12221”农业工作部署的进一步落地,通过一次群英荟萃式的“比武”,从而深入推进县域农产品品牌构建。突出产区优势农产品,为产品打上显著的产地标签,只要品质过关,长远上将给市场选择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荔枝就是广东的甜,生蚝就是阳西的鲜……因此,尤其需要各县品牌都来打打擂台,取长补短,共同为“粤字号”农产品添砖加瓦,做强广东农产品的大品牌。

成绩可以证明“粤字号”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近日,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联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发布《2021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其中,广东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排名全国第一,县域网络零售额排名全国第二。此外,广东共有12个县(市、区)跻身全国县域电商Top100,农业农村电商发展引领华南地区。

广东农产品能够打出品牌,卖得这么好,销售密码无疑是12221”市场体系,即建立“1”个农产品市场大数据,以大数据指导产销,组建销区采购商和培育产区经纪人“2”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2”场活动,实现品牌打造、农民致富等“1”揽子目标。“12221”市场体系的灵魂便是实现“市场+生产”两条腿走路。互联网时代,重生产、轻市场的旧路走不通,有品质、没品牌的老路走不远,市场和品牌紧密相连,唇齿相依,农产品吸引市场注意非得凭借品牌不可。

近年来,广东省将数字基因植入传统农业,并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及实践应用四方面,创新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为全国数字农业发展树立标杆、提供示范、走在前列。据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持续发力数字农业,深耕线上线下结合展示展览创新模式,开展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并搭建了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通过云上展示、网络综艺、线上品鉴推介、直播带货等系列线上活动,借助网络直播等数字化推广模式,唱红唱响了多个南粤名特优农产品。

背景

广东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成效

将被纳入乡村振兴考核

《关于进一步加强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要健全政策保障和工作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各地党委、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有关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形成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将组织好本地区特色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强化责任担当,安排充足人力,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各地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市场体系队伍建设,在现有部门中充实力量,或参照省的做法,成立市场体系建设工作专班,着力加强市场体系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提前工作谋划。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大宗农产品实际情况,加强前瞻性思考,提前做好工作的全局性谋划和系统性推进。强化数字赋能,充分用好农业大数据,打造发展新引擎;加强采购商和产区经纪人两支队伍培养,持续做优采购商服务,巩固培养产区经纪人,培育新农人发展新经济;持续拓展销区和产区两大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两场活动,形成产地和销区、省内和省外、国内和国外、线上和线下的产销对接合力;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增收等一揽子目标。

四是强化资金保障。统筹资金,整合项目资源,科学规划资金用途,像抓生产一样,在各级涉农资金中统筹安排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经费,切实做好资金保障,真正实现市场生产两手抓,两手硬。五是形成任务落实跟踪评价机制。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切实发挥统筹牵头作用,建立健全任务清单和实施台账制度,建立季度通报总结反馈机制,把市场体系建设成效纳入乡村振兴考核。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