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从“青花椒案”到洪雅茶叶 网友和代表委员热议“品牌”难题

时间:2022-03-08 17:03:24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樊邦平 点击:354

西部地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民的收入,更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大局,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心的话题。35日,针对网友建议中关于西部地区农产品品牌打造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文体专委会副主任何学彬和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主任谢商华。

忧心:

四川众多知名地方农产品中

在国外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仅有3

“网友反映的问题,也是我这次想呼吁的。”在谢商华看来,虽然“青花椒案”经过一审、二审,终于驳回了原告诉讼请求,并判决四川餐饮企业使用行为不构成商标侵权,不应承担侵权责任,但它背后折射出一个问题,我们在农产品商标申报上的着力还不够,就像青花椒一样,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发展产业上,但却忽视了商标注册以及品牌建设这一关键的内容。

谢商华介绍,在今年的两会上,她就会提交一份助力品牌经济发展有关提案。

事实上,青花椒不是个案,以四川为例,目前,我省仍有一些特色商品和特色服务还没有注册商标,也不是知名品牌,这背后,折射出我省部分行业在国内外的获权(获得商标权)意识还不够,在品牌建设上的力度也还不够。

“四川众多知名地方农产品中,在国外正式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只有盐源苹果、雅安藏茶和汉源花椒,这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就会让我们比较被动。”谢商华认为。

西部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也是何学彬关注的重点。去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何学彬曾专门到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做了调研,调研的情况让她很着急。因为茶叶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二位的洪雅县由于缺乏区域公共品牌,导致全县的茶叶只能为江浙地区的茶叶企业做嫁衣,全县每年生产的3.53万吨干茶中,七成以上都是以低价形式卖给了外地茶商做原材料,因为如此,当地茶园的每亩收入只有7000多元。

支招一:

制定西部地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支持政策

铸就品牌溢价能力

“中国西部农产品种类繁多,但有产品无品牌、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的问题确实比较突出,从而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助农增收效果不明显。”何学彬同样认为,加强西部地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已到了十分关键的时候。此次参加全国两会,何学彬带上了产茶大县的调查报告。

据悉,2021年看到问题所在的洪雅县拿出了数百万元,启动了地方首个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瓦屋春雪”的打造,经过多方面发力,2022年开春,洪雅县的茶叶鲜叶和初加工产品的价格涨幅都超过了10%,每亩茶园的收益也增加了数百元。

“洪雅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提升西部地区农产品的知名度,既需要企业主体下功夫打造自己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政府也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支持优势,大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因为这个关系到更多农民的利益。”何学彬建议——

一方面国家层面可制定西部地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支持政策,并建立品牌注册、日常管理促进机制,对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给予倾斜。

另一方面,还应对西部农产品公共品牌在平台宣传、展销展会、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优惠条件或政策支持。

“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也还要多条腿走路。”何学彬认为,当前我们不仅要重视农产品的“品牌打造”,更要重视“产业建设”,不仅要铸就品牌溢价能力,也要发挥品牌引领功能,通过品牌建设,引导产业朝着“先进”的方向发展。

支招二:

打造农产品品牌

要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谢商华建议,西部地区在建设和打造农产品品牌时,除了争取政策支持,也应该更注重技术和技巧。

“首先,可以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谢商华分析,在行政管理上,我国品牌被划归为生产门类,例如分散在发改、农业、商务、经信、食药等部门管理,而品牌经营恰恰是需要市场端协同,例如,瑞士手表、波尔多的葡萄酒、意大利时装等品牌集群,其主要工作是在市场端而非生产端。所以在品牌打造方面,可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来牵头统筹“品牌协同”,围绕目标市场,构建系统化、协同化、有机化的品牌整体,从产品驱动的“成本优势”转向品牌引领的“市场优势”。

在具体操作中,谢商华建议,第一步做品牌应先做优质量,要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不论是工业产品还是农产品,从前端生产,到后端检验检测,全程需加强管理,做好“品控”;

其次,是要重视品牌的“所有权”,从行业协会到企业主体,时刻都要有“品牌”的概念,要及时把新产品、新技术和优质特色资源转化成产品品牌,包括商标、地理标志等;

再次是要讲究传播技巧,咱们的产品外观设计直接关乎到品牌传播,在设计中可将地域文化底蕴与产品特色结合,以内外兼修形式来推广品牌。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