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聚焦“一绿一黑” 雅茶谋单品突破

时间:2022-03-09 17:03:42 来源: 四川日报 作者:记者 薛维睿 点击:339

33日,春回大地。雅安市名山区万亩茶园里,茶农们穿梭在茶树丛间,忙着采摘早春的首批新茶。

名山区蒙顶山下,“中国蒙顶山·世界茶都”茶叶交易市场里人头攒动,茶商茶贩往来穿梭。几天前,2022年蒙顶山茶区第一背篓茶上市活动在这里举行。

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雅安大力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全市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产值均位居全省前列。

但良好的产业基础之上,雅茶仍面临品牌较弱、营销不畅、企业主体相对薄弱等难题。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雅茶如何提质增效?

优势 资源禀赋优异 综合实力靠前

随着“第一背篓”春茶上市,交易市场愈发繁忙起来,蒙茸茶叶的负责人李辉电话不断,都是咨询采购茶叶的。

作为蒙顶山茶产区卖茶的“元老”,李辉和茶叶打交道已经30多年。在他看来,本地的茶芽头肥壮、完整度高,一直是同品质茶叶中的佼佼者,“今年气候不错,茶叶品质好,特别是蒙顶甘露,回甘度好、耐泡度高,咨询的茶商特别多,我们正陆续向外发货。”

蒙顶甘露是蒙顶山茶的主推品类。雅安市名山区茶产业推进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罗江用“高山云雾出好茶”来概括蒙顶山茶产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小气候环境。他说,雅安多云多雨多雾,酸性肥沃土壤、生物多样性丰富,“蒙顶山茶的核心产区更是高山上的高山、云雾中的云雾”。蒙顶山茶因此被国家气象协会命名为“中国气候好产品”,是目前全国茶叶唯一获此命名的产品。

立足优良禀赋,雅安着力推动茶产业转型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雅安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高兴贵表示,2014年省委一号文件聚焦川茶转型升级后,雅安专注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2016年雅安茶叶产量8.45万吨,2021年增加到10.99万吨,综合产值从150亿元上涨到200亿元。

目前,雅安投产茶园的亩产值为8487元,高于全省5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短板 品牌营销较弱 头部企业缺乏

虽然产业优势明显,但品牌和营销一直是雅茶的短板。

做茶近40年,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世全记得,就在3年前,“还有很多客户不认识蒙顶山茶”。还有客户表示“知道雅安产好茶,但不知道哪个茶最好”。

近年来,雅安在品牌塑造上下了不少功夫,集中力量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蒙顶山茶”“雅安藏茶”,雅茶的品牌估价和市场评价都大有提高。

2021年,“蒙顶山茶”品牌评估价值达40.99亿元;“雅安藏茶”品牌价值20.71亿元。在今年第一背篓茶拍卖活动上,蒙顶黄芽和蒙顶甘露分别以每5002.6万元、2.2万元的高价拍出。

“但雅茶仍然缺少像‘竹叶青’‘论道’这样在全国都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雅安市茶叶学会相关负责人说,从品牌溢价、品牌引领作用,还有茶叶知名度和美誉度方面来看,雅茶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究其原因,雅安多数茶叶以原料形式售出,品牌化营销不足30%,茶叶附加值低;茶叶企业主体薄弱,现有茶企呈现“小、散、弱”现象,家族企业特色明显。

数据显示,雅安全市近600户纳税茶企中,多数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规模以上茶企仅25家,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仅5家,缺乏具有强劲带动力的头部企业。

举措 实施单品突破 强化集群发展

优势明显、短板突出,雅茶未来发展将如何破解难题?

当前,雅安正在研究制定《雅茶产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陈开义表示,“叫响大品牌”是今后雅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雅安将坚持“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发展战略,聚焦“一绿一黑”,实施单品突破。

具体而言,以“蒙顶山茶”品牌为统领,绿茶主推“蒙顶甘露”,黑茶主推“雅安藏茶”。到2025年,“蒙顶山茶”“雅安藏茶”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价值分别超过50亿元、30亿元,力争成为川茶的代表性品牌。

陈开义表示,今年已经做了一系列推广方案,除了举办一年一度的蒙顶山茶文化节,上半年和下半年还将分别在成都、重庆举行“蒙顶甘露”“雅安藏茶”冠名高铁列车首发仪式。

在市场开拓方面,雅安将加快雅茶营销推广体系建设,抓住主要客商、瞄准重要群体,支持茶企在主销区省会城市开设专卖店、形象店、展示营销中心,持续深耕北京市场,有序拓展雅茶在东北、西北、华北的销售市场;借力中欧班列、跨境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等,组织茶企参加“万企出国门”“川货全国行”等市场拓展活动,进一步抢滩国际市场。

针对企业主体不强的问题,雅安将重点培育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头部茶企。陈开义认为,要加大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蒙顶甘露、雅安藏茶“链主”企业,形成雅茶旗舰型企业。要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以茶叶集中加工区建设为突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企业集群。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