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打造黄冈“英山云雾”茶区域公用品牌的思考

时间:2022-03-25 17:03:04 来源:黄冈日报 作者: 点击:386

品牌是一个企业存在与发展的灵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指在一个具有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区域内,由相关组织所有,由若干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的农产品品牌。多年来,中央和省市各级层面从“三农”大局出发,都十分重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去年713日,市委书记张家胜在主持召开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时要求,以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农业产量大市向农业产业强市转变;同时,强调要在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和拓展农业全产业链等三个方面求突破。本文侧重围绕如何打造黄冈“英山云雾”茶区域公用品牌,结合本地调研和到外地考察等有关情况,谈点粗浅认识。

黄冈地处大别山区,论种茶产茶,既有长期历史传统,也有独特气候条件。客观地讲,我市茶产业这些年有较大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数量不断增长,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商标品牌不断增多,社会贡献不断增加。但横向与市外省外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龙头企业还不强,全市只有5家省级,没有一家国家级;产品开发不多,如赤壁市青砖茶延伸开发了100多个品种;科研人才不足,人才既难引进更难留住;市场销售不广,“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不够;茶旅融合不紧,文化元素和旅游体验欠缺;公共品牌不响,很多茶企淡化公用品牌意识,各打各的牌等等,这些都说明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和活力。因此,必须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在打造黄冈“英山云雾”茶区域公用品牌方面,同样要做到“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凝聚思想共识,整合品牌。目前,我市茶产业品牌主要存在多而杂的问题,每个涉茶县市几乎都有几个自有品牌。如英山县就有22家茶产业成员企业子品牌,包括野山香、志顺、毕昇、团黄4个省级著名商标、12个市级知名商标以及其他的企业商标。多而杂的品牌分散了消费者的注意力,以致于多年来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品牌。“英山云雾”现已作为我市唯一列入全省茶产业链“三绿两红一黑”规划中的品牌,也是我市十大农业产业链中茶产业的区域公用品牌,说明具有一定的市场认可度和政府认同度,同样也理应为全市茶产业界所接受,不只是英山一县所拥有,而且是全市涉茶行业所共享。要树立全市一盘棋、共打一张牌的思想,共同珍惜和呵护这一不可多得的品牌。一方面,加强政府的规划布局、政策支持和督促检查,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市内茶企自觉破除互不服气、各自为战的狭隘意识,自愿使用和维护“英山云雾”茶品牌或“区域母品牌+企业子品牌”,英山县首先要带好头走在前,其他有关县市也要积极跟进不落后,从而使“英山云雾”茶品牌地位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闪亮。

高昂龙头企业,引领品牌。我市现有注册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众多,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还是空白,没有一家产值过亿元的规上企业,也没有一家企业税收过百万元,是一种小而散的经营模式,严重制约着茶产业链的发展。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主要是两种形式:或招商引资,或本土培育,面对近期难以招好商和本土企业又难长大的“两难”情况,作为地方政府,不能坐等机会,应该尽早主动出手,善用“有形之手”的力量,破除体制机制的束缚,通过改制、兼并和重组等方式,用大手笔盘活整合各种资源,从算大账、算长远账着眼,实行集约式经营,把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成企业“航母”,提升品牌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船大好抗风浪。我省当年重组武烟集团如此,咸宁赤壁市组建的青砖茶产业发展集团亦如此,这些成功的案例,虽然过程都较艰难,但效果好,值得为我市重点打造出一两家有影响的“英山云雾”茶品牌龙头企业所借鉴。

严格标准体系,做实品牌。一个知名品牌的打造,非一日之功,往往是日积月累长期苦练内功的结果。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坚持以质取胜,督导企业树立质量为王、信誉至上的理念,健全完善涵盖种植、加工、营销、流通、服务等全产业链的“英山云雾”茶产业标准体系,推动上升为国家标准,抬高相关准入门槛;加强诚信建设和科学管理,建立生产加工标准,大力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市),严格源头管控,建立全过程可追溯制度,高标准改造和新建生态绿色茶园,推动现有茶企加工提档升级;严格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可由英山县牵头成立全市茶产业协会,抓好“英山云雾”茶品牌整体形象标识的授权使用,坚决打击假冒伪劣等不法行为,把不合格品牌产品剔除市场,确保货真价实、名副其实,提升“英山云雾”茶品牌的竞争力。

延伸产品开发,丰富品牌。“产能过剩”是我国茶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尤其像我市茶产业规模较大,而且又是以绿茶为主,受季节的影响性大,夏秋季茶叶鲜叶资源利用率较低,长期以来,茶叶当草卖,茶农是廉价劳动力,市场主体(企业)是搬运工,优质茶附加值让外地老板赚走。必须通过培训、引进等途径,加强涉茶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机构建设,着眼新发展阶段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新需求,推动茶产品从单一品种向多样化开发和精深加工转化发展。如咸宁赤壁市,围绕“青砖”变“轻砖”,研制开发出袋泡茶、巧克力砖茶、速溶茶等100多个品种,推动了青砖茶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美不美”转变。我市在“英山云雾”茶的延伸开发上,不能简单地照抄复制、步人后尘,要合理利用季节和茶叶原料,注意同外地错位发展,不一定非要都走高端化路线,可以考虑主打能满足大众化消费的“口粮茶”,生产红茶、黑茶、花茶等多个品种以及其他转化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茶产品系列高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深化茶旅融合,拓展品牌。茶不单单是一种饮品,而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风景。文化是放大剂、催化剂,要跳出茶叶做强茶产业,必须还要“接二连三”,坚持茶业与文化旅游及相关服务行业相结合,在打造茶业综合体上下功夫,真正让“一叶”变“大业”、 “一叶”促“百业”。一方面,我市种茶历史悠久,要抢抓“万里茶道”申遗机遇,深入挖掘、整理和弘扬黄冈的茶史、茶俗、茶艺、茶道、茶人、茶事、茶风情,不断开发“英山云雾”茶品牌的文化底蕴,并通过诗词、戏曲、歌舞、故事等文艺形式呈现给游客;另一方面,我市的茶产区都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要把茶园当景区来打造,像英山大别山茶谷、乌云山茶叶公园那样,结合自然景观和茶乡小镇、康养小镇建设,精心规划茶旅游精品线路,以茶文化为主线,可以设计一套观茶、采茶、制茶、品茶的流程,让消费者通过体验式、沉浸式全方位地体味茶文化,加深茶品牌印象,实现以茶带旅、以旅促茶的共同发展。

扩大宣传推介,唱响品牌。我市很多地方茶叶尽管品质不错,但社会认知度和消费者认可度都不及于人家,难以获得应有的地位。好酒也怕巷子深,王婆卖瓜先自夸。如不会吆喝,也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必须重视品牌宣传推介。当今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数产品宣传铺天盖地,现代营销手段多种多样,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在茶叶品牌的宣传上,要敢于舍得投入,可以邀请“北上广深”的一线策划销售专业公司。同时,做到既要善于请进来,也要敢于走出去;既要重视传统的茶叶节、推介会、展销会、博览会等节会方式,也要重视互联网等新媒体新业态的宣传推介;既要巩固传统市场,也要开拓新兴市场(包括国际市场)。通过挖掘黄冈茶文化,讲好黄冈茶故事,唱响“英山云雾”茶品牌,提升“英山云雾”茶品牌的美誉度。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