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牦牛品牌发展 要打好“文化牌”

时间:2022-04-02 17:04:38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赵得林 点击:338

“农耕时代”走向“产业时代”,“产业时代”迈向“品牌时代”,种质资源,牦牛之都。而今,牦牛成为青海的金名片。

产业振兴,亟需品牌培育。品牌的前提是质量,品牌的背后蕴含文化。牦牛产业的发展,在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基础上,重要的是聚集文化要素来打造产业品牌。

品牌可以导购人们消费倾向,文化可以占领人们思想阵地,文化是品牌根植的厚土。

用文化打造产业品牌,产业品牌拓展产品市场,产品市场促进产品加工能力,产品加工带动农牧业生产,丰富三产新业态,完善供应链,增强产业链。一产稳,二产强,三产活,融合发展实现价值增长极。

牦牛文化背景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牦牛物种,乃世界种质资源,是青海的区域优势、地方特色和地理标志。丰富的资源禀赋孕育了乡村产业,牦牛是青海的民生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生态产业。牦牛文化的背景,古老而又深厚,三千年的驯化史,伴随着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路。常言道: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那么,藏民族可以说是牦牛背上的民族。牦牛作为“高原之舟”,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农牧业生产,离不开牦牛;饮食生活,一日三餐,离不开牦牛肉;在高原物种的生态链上,牦牛更是不可或缺的生态因子。

牦牛文化精神

打造牦牛产业高地,需要正确处理“形”与“魂”的关系,产业是“形”,文化是“魂”,用文化打造产业,产业更具有生命力。“形”附着“魂”,“魂”助力“形”,“魂”有所归,“形”具活力。鲁迅名句“俯首甘为孺子牛”,内涵深邃,外延广阔,牛的品格上升到了精神空间。

对青海而言,牦牛不仅体现民族精神,代表纯朴、勤劳、勇敢和奉献,而且体现产业文化,蕴含的是品质和质量,映衬的是绿色和有机。文化精神植根于产业,产业立于兴盛之地,产值趋于增长之势。

牦牛文化地标

打好牦牛区域品牌,建设地标建筑、地标雕塑。因为地标是区域公共品牌的载体,是地方优势产业的象征。在公共场所,旅游景点建设地标,在产业园区建设博物馆、文化走廊,在生产基地配套建设文化公园、文化体验,用文化塑造产业,用文化打造品牌,让产业根植于文化。尤其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红、抖音、短视频,利用快手、影像、微信圈,快速传播,借力扬帆起航。

品牌不是文件纸上“秀”,不是行业部门“热”,而是市场认可、家喻户晓。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地标文化传播提供新的思路、开辟新的途径。玉树的三江源“牛头碑”、果洛玛多的黄河源头“牛头碑”都体现地标文化,借力网络的力量而传播深远。

牦牛文化故事

讲好牦牛的故事,一部小说、一首诗词、一首歌曲、一篇散文、一幅绘画,都在哺育一个产业红红火火。在藏民族中流传一首远古的《斯巴宰牛歌》,生动地演绎了牦牛与自然的神话,化平淡为传奇,把一个个自然场景渲染得极富诗情画意。牛头屹立于山脉雪峰,牛皮铺垫成草原大地,牛尾装点为灌木森林,牛血孕育着江河之源。牦牛的爱,大美无言,那一刻化为永恒永远。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赋予大美青海、生态牧场的赞美和文化内涵,生产环境纯净而优美。纪录片《离天最近的神灵》与同名札记,其追寻远古、记录现今、展望未来,对牦牛的情怀,处处有情,处处有意。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青海玉树小伙更却才让的《牦牛舞》展现了艺术魅力。讲述牦牛的故事,可谓“青藏高原就是牦牛的化身”。

牦牛文化活动

办好牦牛的赛事,建立牦牛文化节,让牦牛文化融入百姓日常民俗活动。良种牦牛竞赛活动,建立选种育种激励机制,真正激发科研机构和老百姓的热情,让全社会自觉自愿地保护原种、培育新种、推广良种;牦牛餐饮厨艺大赛,提升食材开发,菜品研发,餐饮服务业带动产业升级;用影像作品评比,传播牦牛产业文化,绘就“大美青海,绿色农牧”最美底色;民族多元舞蹈、草原“游牧行”等休闲牧业,推进生态旅游,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牦牛文化产品

丰富经济业态,拓展价值功能 ,开发文化产品。牦牛产业发展融入文化元素,催生观光、体验、体育、康养、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衍生旅游产品、休闲食品、生活用品、艺术展品等文化产品,开发动物卡通、儿童玩具等牦牛象形产品制造业,挖掘泥塑、木雕、铁艺、编制等乡土文化产品手工业。以生态经济重塑乡村产业发展格局,以乡村经济构建乡土特色产业,以乡土多元文化开发多样产品,打造一批同仁唐卡、湟源皮绣、玉树“曲克安哒”等民族文化产品。

乡村产业,方兴日盛。赋予文化的品牌具有穿透力,根植文化的产业更具有生命力,牦牛产业,方能行之远矣。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