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江苏高淳:以蟹为媒,“钳”住经济新支点

时间:2022-05-31 17:05:00 来源:龙虎网 作者: 张玲 点击:530

长江之滨、南京之南,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江南鱼米之乡美誉的高淳便坐落于此。这里既有山的钟灵,更兼水的毓秀,借势优越的先天山湖资源,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高淳人便开始进行螃蟹的养殖了。如今,远近闻名的高淳固城湖螃蟹早已发展成为了惠及10多万农民的大产业,“小螃蟹”蹚出了富民增收的“大路子”,“钳”住了经济发展新支点。

一组数据见证了高淳螃蟹养殖产业的发展之路:2001年首届螃蟹节,高淳区河蟹养殖规模12.6万亩,产量2815吨,产值2.29亿元;截至2022年,高淳区螃蟹养殖面积达到21.58万亩,2021年产量1.8万吨,产值23亿元。“螃蟹经济”富民增收效果显著,背后是高淳人民对螃蟹养殖产业的精心培育,久久为功,更是高淳坚持生态先行的战略成果。

“高淳模式”养出高品质螃蟹


 

波光荡漾水纹平,河汊沟渠纵复横。高淳境内的固城湖水质清新、水草丰茂、蟹饵丰富,是中华绒螯蟹天然的优质生长地。这里出产的螃蟹爪呈金色、绒螯呈黄色,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且肉质饱满,滋味鲜嫩。早在2009年,“固城湖螃蟹”就获得了全国第一个水产类中国驰名商标。

优良的水域环境为“生态蟹”打造出了天然“温床”,如何进一步提高固城湖螃蟹的优良品质?高淳人民探索出了一种独特的养蟹生态模式:稀放苗种、套养青虾鳜鱼、种植多样化的水草、投放活螺蛳、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等技术措施,在优良的养殖环境和科学的养殖方法下,一只只“金爪黄毛、青背白肚”的高品质大闸蟹慢慢养成。据了解,这种螃蟹养殖的“高淳模式”,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高效养殖”探出特色富民路

走进位于高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的永胜圩万亩高效水产生态养殖基地,你会看到,一个个标准化养殖池一字排开,可以远程增氧、智能投喂,不仅改变了以往“靠天收”的窘境,而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以往烦琐劳累的工作,通过园区物联网技术平台都可以轻松实现。

据了解,为积极开展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高淳区还在加速启动保胜圩、胜利圩“两个片区”3.4万亩水产养殖基地扩建项目。据介绍,项目建成后,将着力发展螃蟹+鲈鱼、青虾+水草等高效水产养殖模式,探索试点“集装箱+生态池塘集约养殖与尾水高效处理技术”和“零排放圈养绿色高效养殖技术”,不断提升高品质渔业占比。不仅如此,农民增收也有了新渠道——既可享受土地流转的租金,又可拿到螃蟹养殖的分红,共享致富成果。

“退圩还湖”构建生态新格局

作为高淳人民的“母亲湖”,固城湖在养育了高淳人的同时,更见证了高淳近年来发展理念的转变。以前,为养螃蟹围湖造田;如今,为生态发展退圩还湖。从空中俯瞰,烟波浩渺、水鸟翱翔,一望无垠的“天空之境”仿佛重新填色般映入大家的视线,退圩还湖工程的生态修复效果目前已经初显。

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大战略部署,对于以生态立区的高淳来说,为“母亲湖”的生态环境做加法势在必行。固城湖退圩还湖工程于201912月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是南京迄今规模最大的退圩还湖工程。不仅如此,高淳还先后关闭、整治固城湖流域周边70余家工业企业,拆除固城湖湖面螃蟹养殖围网1万余亩。同时,对固城湖水系1万余亩塘坝、河道等全部实施禁养。高淳的一系列措施,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退圩还湖工程也将改变高淳的城市形态和生态格局。(图片来源:高淳区委宣传部)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