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地标馆丨40度的夏天,怎么吃上冬枣了?

时间:2023-01-05 14:01:17 来源: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 作者:董奕秀 点击:550

2022423日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形象馆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以来,一、二批入馆的共计52个品牌,通过文字与图像,在云上展示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内涵、品牌产品、品牌形象,呈现有关中国地理标志品牌的学术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携手芒种品牌智库推出全新地标馆系列栏目,与大家共同赏析精彩的品牌创意与设计思路,让优秀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走进千家万户,也让地标馆被更多人知晓。

扫描图中二维码可浏览中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形象馆官方网站。

 

大大小小的菜市场水果区,

最近入驻了一位“奇怪”的客人。

媲美小乒乓球的个头,

青嫩的外皮浮现绯红色,

明明自称是大荔来的“冬枣”,

可现在却是高温桑拿日。

冬枣,顾名思义,

本是在11月前后才能收获的水果。

然而冬季供应期过短、入不敷出,

愁坏枣农。

于是,大荔县与几大院校展开深度合作,

多支专家团队在冬枣棚、防控、光温等环节,

贡献出了属于自己的智慧,

将冬枣从露地栽培转变成了大棚栽培。

 

                                          如果你路过大荔,

                                会看到绵延不绝的冬枣大棚。

                                          棚栽技术,

                         不仅解决了冬枣成熟期遇雨开裂的问题,

                          还让冬枣成熟供应期从10月提早到5月。

 

 

脆似薯片,甜过初恋的大荔冬枣

就这样在盛夏,

与我们见面。

 

 

2001年,

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两委班子

为摘掉贫困帽子,

提出“引洛下滩 修渠栽枣 治理盐碱”的设想。

千亩黄河滩,长出了冬枣林,

这股“冬枣势力”逐渐蔓延至大荔其他村镇

 


随着品牌消费时代的来临,

没有品牌价值支持体系建构的大荔冬枣,

在激烈的品牌竞争中略显乏力。

 

20207月,大荔县邀请专业品牌团队,

联手打造“大荔冬枣”区域公用品牌。

 

品牌主口号

 

 

 

 

 

品牌副口号

大荔冬枣,粒粒皆惊喜

 

副口号重点强调了

大荔冬枣的“惊喜“感,

给消费者带去“咔嚓脆响”

味觉上的惊喜,

也给大荔百姓带去收获的惊喜。

 

品牌LOGO

 

 

拆解其中的元素我们可以看到:

 

 

优秀的土地

才能孕育出如此出色的果实。

 

品牌辅助图形

 

用写实的笔触刻画冬枣,

鲜美多汁的形态

让人垂涎欲滴,

直观展现冬枣的优秀品质。

 

为了强化大荔属性,

周围增添了大荔特有的文化元素。

同州梆子、文殊塔等,

一一展现。

 

品牌包装设计

 

包装颜色选取了与冬枣相近

又不尽相同的红色。

既能在货架上吸引消费者眼球,

让人一眼看到,

又能与大荔冬枣青红相间的果实关联起来。

 

 

 

庭前八月甜枣熟,

一天能上树千回。

如今我们有如此好吃的冬枣

也得感谢大荔人一代代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