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地标馆 | 七彩云南 多彩贵州 云贵CP好茶多多

时间:2023-02-22 10:02:38 来源: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 作者:董奕秀 点击:632

2022423日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形象馆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以来,我们通过文字与图像,在云上展示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内涵、品牌产品、品牌形象,呈现有关中国地理标志品牌的学术研究成果。

近日,中国茶地理标志地图在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形象馆也正式上线。

地图中总共包含中国601个茶叶地理标志,其中最多的是湖北省,有81个,其次是福建省和浙江省,分别有7657个。

今日分享云南省与贵州省茶叶地理标志地图。云南省共有40个茶叶地理标志,其中黑茶地理标志21个、绿茶地理标志11个、红茶地理标志5个、黄茶地理标志3个,青茶地理标志1个、其他茶地理标志1个。贵州省共有36个茶叶地理标志,其中绿茶地理标志23个、红茶地理标志6个、其他茶地理标志7个。

 


 

图片来源: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形象馆(www.cagibrand.com

如果问起中国的最美的景色来自哪里,

那一定少不了云南和贵州,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

 

 

云南东川高原红土地 

 

贵州苗寨

不仅地理关系亲密、自然资源丰富,

旅游业也都是支柱产业,

“七彩云南”“多彩贵州”

连口号都如此相似,

加上两省经济协作紧密,

云贵cp牢牢地锁在了一起。

虽然两省共享一片“云贵高原”,

但东与西、南与北的微妙差异,

还是给他们带来了自然和人文之别。

云南以普洱茶闻名中国茶叶市场,

贵州却盛产绿茶。

36个茶叶地标,绿茶就占了23个。

今年第14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

“干净黔茶·全球共享”为主题,

重点强调了贵州茶的纯净与放心,

因此抹茶也成为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之一。

 

贵州遵义湄潭中国茶海

云南则躺在普洱茶上赚钱,

依靠着丰富的古茶树资源,

不仅大力发展滇红、滇绿等特色茶叶,

还重点关注茶旅产业,

挖掘少数民族独特的茶饮文化。

  

云南普洱茶园

  

普洱茶晒茶

一起来看云贵都有哪些好茶!

 

云南

勐海班章茶

勐海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和普洱茶的故乡。作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和普洱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在勐海保存完整的古茶树资源约有4.7万多亩,有让世界为之震撼的1800多年巴达贺松野生茶树王、900多年南糯山栽培型茶树王。勐海的傣族、哈尼、布朗、拉祜、彝、汉等10余个世居民族,视茶为“上通天神,下接地府”的灵性之物,创造了独特的饮茶习俗,至今仍在以最古老的制茶工艺和勤劳的双手,建造着普洱茶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班章”源自傣语“巴渣”,意为“一条鱼”,汉语音译成了“班章”。班章由老班章、与之邻近的新班章,以及老曼峨、坝卡囡和坝卡竜5个寨子组成,即“班章五寨”。这里面最为经典的当属班章老寨出产的“老班章”茶。

 


班章古树

班章茶产区平均海拔1700米至1900米,依靠着哀牢山和无量山的天然屏障,形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冬春两季多雾”的气候特点,这也孕育了老班章茶滋味饱满醇厚,茶香沉郁内敛,霸气刺激,苦重浓烈的风味,以普洱茶原始的野性和阳刚,圈粉了一大批的爱好者,特别是广东人。在有着“现代普洱茶的华尔街”之称的广东芳村,随处可见普洱茶的身影,无论多小的店,都一定有一泡“老班章”。

 


在广东老板的大力扶持之下,作为普洱茶市场中的明星产品,“老班章”凭借着较早的茶树种植历史,加之产量少、口味独特而广受追捧,拍卖价格更是一度高歌猛进至202万元/公斤,稳坐普洱茶的C位王座。

昌宁红茶

滇红茶被称为爱国茶或救国茶,是由茶专家冯绍裘先生因历史际遇,在云南凤庆成功创制而成,闻名全国。但在凤庆的紧邻之地,同受澜沧江水系滋养之处——昌宁,同样有一种独特的红茶,那就是“昌宁红”。

  

图源:昌宁招商 

 

图源:昌宁发布

昌宁地处大理、临沧和保山交界处,平均海拔千米以上,有“一山分二水,滴水飘两洋”的自然奇观。境内立体气候明显,昼夜温差较大,空气洁净,碧水潺潺,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为茶叶生长和品质提供了优裕的条件。早在公元前2世纪,昌宁先民们就有了喝茶、用茶习俗。历史上,昌宁也一直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茶产地,600多年前,昌宁“碧云仙茶”曾作为贡茶进入京城。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昌宁就作为滇红的重要基地,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高峰期时最高年产量达2000多吨,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图源:昌宁红茶叶集团

昌宁红茶可以说是云南的一张名片,为了让这张金名片始终闪闪发亮,保山昌宁红茶叶集团在前人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滇红茶制作工艺,融合各类茶加工方法,独创出一套新工艺,将昌宁红茶的温润香甜激发到极致,做出了与传统滇红完全不同的——“昌宁红”,冲泡时形成富含茶黄素的琥珀金汤,每一杯都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

 

“琥珀金汤”  图源:农民日报国际

  

昌宁红茶加工现场  图源:昌宁发布

近年来,保山以特色农业释放增收后劲,突出昌宁红茶等特色优势,在芒种团队的共同规划下打造“一座保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依靠品牌力量,昌宁红茶荣登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百强榜。昌宁也成为全球最大的CTC红碎茶生产基地,拥有4.1万亩全国最大的雨林联盟认证茶园,是云南省首个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继1986年成为全国首批四大优质茶叶基地县后,又先后获得全国茶叶标准化建设示范县等称号。“昌宁红茶”国家地理证明商标获准注册,并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一座保山区域公用品牌主形象与口号

 

贵州

雷山银球茶

2018年底,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决定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个覆盖全州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同时成立了行业协会开展品牌商标注册与保护工作。芒种团队赶赴黔东南进行调研,创意“苗侗山珍”区域公用品牌,也就是在此时,我们接触到了“雷山银球茶”这一神奇的茶叶。 

苗侗山珍品牌形象与口号

1971年,来自贵州北部余庆县的汉族毛克翕在炒茶时,发现了一些球形颗粒由多瓣曲卷的茶叶片抱团组成,他突发奇想,要将茶叶做成茶球。为实现这个愿望,他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只有产于海拔1400米以上云雾缭绕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清明新芽,茶叶的高果胶质含量才能让茶球紧实饱满。做成茶球后,他又发明了四次烘炒技术。经过长达十年的钻研,1982年,毛克翕终于生产出第一批茶球,受当时我国政府“乒乓”外交政策和苗族银饰的启迪,又将茶球命名为“银球茶”,填补了我国特型绿茶的空缺。

 

工人采茶现场  图源:悠然雷山

雷山银球茶采用“清明茶”的一芽二叶初展茶青为原料,经黏合作用,手搓成球后烘干而成。外观是一个直径18-20毫米的球体,表面银灰墨绿,美观漂亮,清香耐泡。冲泡时一般使用一颗,形若金菊开放、又似落地生花,在水中缓缓舒展开来,极具美感。

 

 

图源:悠然雷山

 

梵净山翠峰茶

梵净山翠峰茶,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所产茶叶品种之一。因主产于该县境内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而得名。

 

图源:印江宣传

 

相传,此茶原是弥勒佛曾赐予梵净山脚下团龙村三颗茶种,明代永乐年间,《柴氏谱志》记载:“团龙柴云祖以团龙茸茗而献之,上大悦,恩为宠物”,成为“团龙贡茶”。现存的明代定植团龙茶王树,便是当年的贡茶树,已成为明代贡茶的活档案。

团龙贡茶自清朝时就逐渐失去了贡茶的名头,只少数大户人家零零散散种些自用。1990年印江梵净山茶场在团龙贡茶的基础之上研制成功梵净山翠峰茶,简称为“梵净翠峰”。“梵净翠峰”通常采摘一芽一叶,经杀青、二炒等多道工序而制成,外形扁平似利箭,挺直平滑,冲泡后芽叶成朵,兰花香浓郁,滋味鲜醇。

 

虽然“梵净翠峰”诞生历史并不长,但已成为“贵州五大名茶”之一,2005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多次在全国名优绿茶评比中获“金奖”。如今,在“梵净翠峰”的带领下,茶产业逐渐成为印江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22年,印江县茶园总面积26.5万亩,投产茶园22.38万亩。全县有茶叶生产企业26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5家;今年全县茶叶产量预计可达2.2万吨,实现综合产值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