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站内搜索:
三代人酿甜蜜品牌 众乡亲奔幸福生活
时间:2023-03-08 17:03:16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章 洋 张甫强 点击:339次

春暖花开好时节,蜜蜂纷飞采蜜忙。走在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金社镇的枞阳县鲍记蜂业有限公司(下称鲍记蜂业)蜂场基地的乡间小路上,眼前呈现出一排排整齐的蜂箱,成千上万只蜜蜂正在箱内繁殖孕育新的生命。
在鲍记蜂业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灌装、封盖、张贴标签,一瓶瓶蜂蜜产品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
在鲍记蜂业电商部,客服人员将网上订单打印出来,工作人员繁忙穿梭,将蜂蜜产品分装打包,“嘶啦——嘶啦——”的打包带声此起彼伏,通过快递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鲍记蜂业从事蜂产业40多年,三代传承,打造出‘鲍记’老字号,走出了一条依托特色品牌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鲍记蜂业董事长鲍其昌说,去年该公司销售蜂蜜产品已超过1000吨,直接带动当地蜂蜜产业链上的蜂农等群体获得务工性收入近3000万元。
守正创新,打造“甜蜜”品牌
“1979年,我父亲在外地务工返乡时,挑了2箱蜜蜂回家饲养。”回忆起父辈当初的创业经历,鲍其昌说,他父亲靠看书学习和多次实践尝试,在3年时间里从一名养蜂“门外汉”成为枞阳县养蜂服务部的负责人,定期为蜂农提供技术指导和养蜂工具等。
1991年,鲍其昌传承父辈的梦想,跟从父亲养蜂、采蜜、销蜜,注册成为个体工商户,并花了14年的时间跑遍全国20多个省份。“通过多年摸爬滚打,我基本了解了全国各地的蜜源分布情况,对蜂蜜品质、行情走向等,能判断出个八九不离十。”鲍其昌说,也正是在此期间,他逐渐理清了做大做强蜂蜜品牌的思路。
2006年,鲍其昌将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鲍记蜂业;2008年又成立了鲍记蜂业合作社,不断吸纳成员养蜂采蜜,开启了从养蜂、采蜜到加工、线上线下销售蜂蜜产品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他的知识产权意识特别强,2007年,鲍其昌申请的‘鲍记 BAOJIFENGYE及图’商标获准注册,核定使用在黄色糖浆、蜂蜜等商品上。”枞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股股长伍振宇介绍,鲍记蜂业围绕“鲍记”品牌开展了商标布局,并相继针对有关细分领域产品申请注册了12件商标。
打响品牌,需要依托优质的蜂蜜产品来保障。鲍其昌介绍,鲍记蜂业在产品质量上坚持把“三关”:把好蜜源关,及时将全国蜜源信息提供给合作社成员,确保蜂农采到质量上乘的蜂蜜;守好质量关,采取“公司+合作社+生态基地+农户”的模式,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合作社成员蜂蜜,并聘请蜂产品领域行家驻守各个蜂场把控质量;严把产品出厂检测关,每批次蜂蜜产品出厂前必检农药残留、蔗糖含量等指标。
“我们坚持蜂蜜产品各类检测指标高于国家标准,仅检测这些指标,公司每年至少付出10多万元的检测费,由于品牌叫得响,产品品质过硬,‘鲍记’于2022年3月被安徽省商务厅认定为第三批‘安徽老字号’。”鲍其昌说。
“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但出路在于守正创新。”鲍其昌说,对创新所需人才他已提前布局,引导儿子鲍鸣明到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深造,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又鼓励其进入大型电商平台跟班学习,系统掌握商业化运营理念。2017年,鲍鸣明学成后义无反顾回到鲍记蜂业。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鲍鸣明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资源优势,相继与2所高校合作,投入数十万元深度研发蜂产品,先后研制出4类具有保健功能的蜂蜜制品。“普通洋槐蜂蜜产品1公斤市场价约60元,但新研制出的洋槐蜂蜜制品市场售价提高到每公斤200多元,蜂蜜产品附加值提升了,为‘鲍记’品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鲍鸣明介绍。
拓展产业,奔向共同富裕
每天一大早,鲍记蜂业电商部负责人小何来到公司,收集网上订单、拟订工作计划,精神焕发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几年前,小何从建筑大学毕业后不幸患上了尿毒症,务农的父母东挪西借为其凑齐了不菲的医疗费。“虽然治好了病,但我再也不能干重活了,往后日子该如何过?” 一想到未来生计,大病初愈的她忧心忡忡。
得知这一情况后,鲍记蜂业主动聘请小何到电商部工作。“我一个学建筑的,不会做电商怎么办?”小何有些顾虑。于是,鲍记蜂业安排专人对她进行传帮带,重点培养。“她非常聪明好学,工作很快就上手了,因业绩优秀,几年后就提升为电商部负责人。”鲍其昌说,小何现在是公司的多面手,每年的收入足够她养活自己,还能贴补家里,日子慢慢好起来了。“鲍记蜂业接纳我就业,让我获得了新生。”提及公司的帮扶,小何满是感激。
“鲍记蜂业每年在我家收购的蜂蜜产品就有8万元左右,经过几年的时间,我在公司的帮扶下通过创业脱贫了,真正实现了大家一起致富的愿望!”金社镇村民王女士难掩内心的激动。她是当地的帮扶对象之一,一次偶然的机会,鲍记蜂业得知其以前养过蜜蜂,便主动邀请其加入合作社,帮助她扩大蜂场规模、提高产量,合作社按订单收购蜂蜜,并在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方面给予其支持帮助。
鲍记蜂业还牵头抓电商直播带货,统筹协调蜂蜜销售。在当地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和商务等部门的推荐和加持下,鲍记蜂业还与众多电商平台签订了直播带货合作协议。“2009年我们线上销售蜂产品约10吨,而去年达到了1000多吨,鲍记蜂业从原有的合作社成员里收购的蜂蜜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公司正在全国范围内考察,准备再增加一批蜂业生态基地,为更多农民拓宽增收致富路子。”鲍鸣明说。
如今,鲍记蜂业合作社成员已由当初的64户扩展到117户,养蜂生态基地遍及内蒙古、黑龙江、甘肃等20多个省、自治区,稳定蜜源采集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共带动全产业链条近千人就业创业。“这些合作社成员是鲍记蜂业发展壮大的根基,我们只有舍得投入、舍得让利,全力指导、全程帮扶,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才会实现多赢的品牌发展目标。”鲍其昌说。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农村出生的鲍其昌一家三代传承,通过诚信经营做大了产业,做强了品牌,走上了致富路,但他们始终不忘农民本色,一直努力带领更多农民奔向甜蜜的生活。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