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四川泸州:一片茶叶支撑起大产业

时间:2023-10-07 17:10:28 来源:中国食品报 作者:王继发 蒋俊伟 点击:333

春日新茶,初吐鲜绿,更是蕴藏了泸州茶山刚刚苏醒时清冽甘甜的魅力。

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远离喧闹的村庄中,31.5万亩茶园将早春的特有茶香封入了“时间胶囊”,从有机栽种到清晨采摘,从薪火炒香再到锁住嫩叶丰富营养,用开水沏上一杯泸州好茶,让远方来客感受“搜肠润胃”的惬意。

千年的积淀,赋予了泸州茶特有的文化魅力,纳溪区凭借特有地域优势,让茶芽最早在除夕前就能采摘。一片青叶取其精华与不同的制法,也能呈现出独有的色泽,把大自然的美尽收杯里,只待八方来客品茗。

早春新茶吐新芽

一叶鲜绿供不应求

每年农历正月开始,“中国特早茶之乡”泸州纳溪的茶山就开始了农忙,云南、福建、贵州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纷至沓来,抢购春茶吐新的第一批青叶。原本在110/斤的鲜叶被抬高到150/斤,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这正是四川瀚源有机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爱民思考的问题,自有品牌的茶商,不计价格便可独占先机;但若是特早茶基地留下一些鲜叶,提供给更多其他在发展、创业的茶商,纳溪特早茶将会被更多人喜欢和知晓。

泸州纳溪特早茶,好在一个“早”字。纳溪区因独特的河谷季风气候,特别适宜早茶生长,其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使茶树发芽比川西北茶区早710天、比江浙地区早1个月以上,是全球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的区域,最早可于农历腊月开园采摘。

所谓“一两春茶一两金”,纳溪特早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然成为爱茶之人必抢尝鲜的精品。一片茶叶,支撑起纳溪区的一大产业。

纳溪区农业农村局特产股副股长许杨说,纳溪茶叶基地在全国享有名气。每年210日至315日,全国大量客商到纳溪收购早春茶,70%的春茶被外商在原产地买走,不少外地人甚至自带技术、人员、设备来当地现场加工。2021年,一位福建茶商因“近水楼台”将茶厂就近建在了纳溪,以纳溪特早茶鲜叶作为原料,以外地制茶技术制作而成的茶品,经得起“盲选”的考量,其品质受到了外地茶商的认同。目前,纳溪区拥有名优茶加工企业126家,其中重点龙头企业12家、QS认证企业11家,拥有名优绿茶、名优红茶、大宗烘青绿茶、炒青绿茶、出口大宗绿茶等加工设备4000余台套,年加工能力2.5万余吨,机械化加工率99%以上。

近年来,纳溪特早茶在继承传统产茶工艺的基础上,建立了“纳溪特早茶”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欧标茶园、富硒茶园基地,新开发出玉笋、玉芽、玉针等系列产品,不断提升特早茶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纳溪区通过一揽子举措,为助推纳溪茶叶品质更优、品牌更响、市场更广、效益更好而发力。

地理条件独特

成就色香味俱佳

“遇水便是通红或暗红色的那是传统工艺,现在的工艺制作而成的绿茶或是红茶,色泽上应该是淡绿清亮或是微红金亮;口感上需要看原料的优质度,越是鲜嫩的茶叶,叶底汤色俱佳,最重要的是回甘,口腔中久久不散。”李爱民说,客人到自家茶室中饮茶,性价比最高首选毛峰,普通茶客对毛峰的接受度较高,这款茶也受本地人欢迎。从茶的品类上来说,泸州绿茶和红茶市场占有率最高,资深茶客会在等级上精选。记得有一次,一位外地客人找到李爱民,想在泸州寻一款有机茶。见面后,客人直接从包里拿出从外地买来的绿茶,现泡后,李爱民甚至还没来得及细说自家茶的品质,客人就豪爽地签下了30万元的订单。

在泸州,随意走进一家茶行,都会感受到热情好客且豪爽的“请茶”方式。满桌的“小量级”工夫茶具先摆在一边,主人只用透亮的大玻璃杯为客人泡茶,包装好的茶叶从冷藏柜中取出,95度的水温冲入杯中,瞬间茶香激荡,品茗、说茶、问道,让人喝得明明白白。

“若要说泸州茶的香味,我感觉应该有一种独特的栗香。”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春说,20世纪80年代,泸州的凤羽、后山花茶等虽享有盛名,但此后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目前,梅岭村作为纳溪特早茶的核心产区,种植有中黄二号、黄金叶、乌牛早等20多个品种,因独特的地理条件及气候,成就了泸州春茶清香回甘的品质。除了香,在色泽上也有独特之处,比如一款叫黄金芽的茶品,属光照敏感型黄化品种,是珍稀白化茶树种质资源品种,是国内目前培育成的唯一黄色变异茶种。成品茶外形绿透金黄,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叶底嫩黄鲜亮。

“牛皮茶叶底嫩绿、汤色黄亮、耐泡味久,小时候看家里老人都是用罐子煮茶。”泸州市健林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健林说,据《古蔺县志》记载,“曾为贡茶”的古蔺牛皮茶,是四川重要的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之一,因其叶大、厚且带革质而得名,古树树龄大多有数百年。古蔺牛皮茶新叶采摘也在23月,因其叶大且厚,泸州人用大杯泡茶的习惯延续至今,茶味也是醇厚的栗香。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盖碗或陶罐,到20世纪90年代的大茶盅,再到如今的玻璃杯,本地茶品、茶味不断推陈出新。

一片青叶一世界

邀客坐看茶山拂晓

到泸州,体验茶山采茶或制茶,站在纳溪区护国镇梅岭“二月亭”,亭在山顶,观光途中,听讲解员讲解茶叶品种和栽种技巧,坐在长椅上休息片刻,迎着微风,远眺茶山,万亩茶山美景便尽收眼底。

“梅岭茶叶主题公园旅游线路”入围全国4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成为四川省4条精品线路之一。体验制茶,采青、炒青、烘干、摇青、晾青……虽然现代制茶技术和工业发展迅速,但手工技艺的魅力仍令来此体验的人流连忘返。在梅岭村村委会特色展示大厅中,游客可以体验现场制茶的研学乐趣,还能品尝到不同类的茶味与茶香。为了更加尽善尽美,村上扩大了游客接待餐厅规模,部分菜品中也融入了茶叶和茶汤的味道。

“我们用茶汤和茶粉制成了面点甜品,如抹茶酥、抹茶饼干等特色美食,很受食客欢迎。”朱春说,村党委主动引进企业,依托茶园共同发展乡村旅游,目前旅游产业已初见成效,今年到村旅游、观光人数已突破10万人次。下一步,梅岭村将通过标准化种植,改造老旧茶园,力争5年内打造2万亩高标准茶园,持续提升茶园产值,力争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茶园计划在茶山引入无人机施肥作业,积极申报市级劳动实践研学基地,让更多人走进梅岭。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