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站内搜索:
凉山:“小土豆”创出“大产业”
时间:2023-10-26 18:10:54 来源:凉山日报 作者: 陈璇 点击:338次

对于凉山来说,马铃薯承载着凉山人民艰苦奋斗的过去,也承载着凉山人民增收致富的梦想,更承载着凉山人民乡村振兴的希望。多年来,马铃薯产业在凉山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不平凡历程。
如今,马铃薯在凉山已从解决温饱跃为拓展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和支撑经济转型的主导产业。2022年,全州马铃薯种植面积239.7万亩,占全州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9.73%,是种植面积第二大的粮食作物;鲜薯产量360.6万吨,占全州粮食作物总产量的29.18%;总产值60.6亿元,比上年增加10.3亿元。
良种助力稳产高效
在凉山乡村振兴的征途上,马铃薯肩负起了更多的责任:逐渐实现从优良品种的保存、选育和优化,到精深加工的产业链延伸。
过去,凉山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产量比较低,加之机械化程度、植保技术水平低,无法形成产业优势。近年来,州委、州政府根据马铃薯产业发展实际,提出调整优化全州马铃薯产业结构,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推动马铃薯产业融合发展。
布拖县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科技赋能培育“良种薯”,在摸索、试验中逐渐形成了集“原原种—原种—生产种”三级良繁体系建设,让马铃薯良种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洼地效应逐步凸显。
昭觉县高山优质马铃薯现代种业园区,位于昭觉县竹核镇,项目总投资1.6亿元,核心区占地94亩,包括高标准组培室、马铃薯产业展厅、制品加工车间、标准化网室、恒温库以及3万吨的高海拔常温储备库,并同步在县域内高海拔地区建设6000亩标准化马铃薯扩繁基地。该项目投产后,每年能生产脱毒苗3000万株、原原种3000万粒、原种7000吨、一级良种和优质商品薯7万吨,可满足昭觉县20万亩田地的马铃薯种植,为昭觉农业发展增加产值2.3亿元。
现代农业园区既是凉山推行马铃薯示范种植的样板,也是凉山积极推动马铃薯产业提档升级的缩影。目前,全州已杂交选育并审定马铃薯优良品种23个,占四川省审定的马铃薯新品种一半以上;引进品种15个,筛选出了一批专用型、突破性品种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有效优化了品种结构。全州组培室3500平方米,可生产合格试管苗5000万苗;原原种生产网室面积81000平方米,可生产原原种4000万粒以上。2022年,全州马铃薯原原种生产2497万粒,比上年增加199万粒;建设种薯基地12.2万亩,生产种薯30万吨左右。
转化延伸产业链条
近年来,随着凉山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日新月异,凉山马铃薯产业也从过去粗放式生产到如今的集约式经营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马铃薯产业发展实现了从“土豆豆”到“金豆豆”的精彩嬗变。全州重点培育了金泰农业、布江蜀丰等12家龙头企业,建成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4个,年鲜薯加工能力达130万吨以上。2022年,马铃薯商品量234万吨,商品率65%。
马铃薯纸、马铃薯酒、马铃薯腐乳……在凉山薯品天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里,各类马铃薯产品一应俱全。
凉山马铃薯,从过去的单一产品,实现“七十二变”。
科技赋能农业,凉山薯品天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创新模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走出了一条马铃薯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既做出了具有独特市场认知度的长线产品,又在马铃薯深加工产业中注入了凉山文化内涵。“凉山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我们在推出产品的同时,十分注重彰显地域元素,力争让凉山优秀的特色产品走出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希望消费者在品“凉山味”时,感受到少数民族风情。
近年来,凉山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聚焦马铃薯产业关键环节,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建设了152万亩的全国最大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登记“凉山马铃薯”地理标志,注册“凉山马铃薯”证明商标,18个马铃薯加工产品商标成功注册,标志着“凉山马铃薯”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未来产业发展可期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凉山成为全国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凉山马铃薯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全州更加坚定了马铃薯的发展方向:立足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把“小小马铃薯”做成“大产业”为目标,从种植、仓储、品牌等方面持续发力,一条研发、种植、加工到物流营销的马铃薯全产业链逐步完善。
——整合财政、产业扶持等项目资金,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对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继续给予资金支持。
——优化区域布局,错季种植,实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错峰销售;优化品种结构,推广使用合格脱毒种薯,实现品种专用化;优化种植模式,加强种植模式创新和推广,在保持大春马铃薯净作面积不减的情况下,重点挖掘秋冬马铃薯面积、产量潜力。
——以昭觉、布拖、盐源、喜德、越西等县为中心,以州良圆公司、四川高地公司、四川福特农业、布江蜀丰等种薯企业为载体,突出抓好原原种、原种、一级种、二级种基地建设。
——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水平较高、要素集聚、链条完整、产业集群、机制完善的马铃薯现代农业园区。
——突出地域品牌和企业商品品牌建设,推进加工产品申报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强化品牌宣传推介。
——扶持现有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完善配套先进技术和设备,逐步实现加工产品向变性淀粉、全粉、薯条薯片等高端产品延伸。
最终实现马铃薯富民效应日益凸显,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站在新起点,凉山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必将大力促进马铃薯产业实现新提升、新飞跃。(记者陈璇)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