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蒙顶山上 探寻老川茶“原真”痕迹

时间:2024-02-23 17:02:55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作者:邓嗣华 徐灿红 洪瑜 点击:359

杨朝荣的家门口就是一大片茶园。

春节期间,天蒙蒙亮,雾气氤氲,今年73岁的杨朝荣步行到家门口的茶园。茶树芽头冒出,今年开春的第一批茶马上就能开采了。

杨朝荣的家位于蒙顶山镇关口村,处于蒙顶山800米海拔以上。这里,也是雅安市名山区开展蒙顶山茶原真性保护的核心区。数千亩老川茶在这里自然生长。

雨水时节,本报记者走进关口村,在800米海拔之上,探寻蒙顶山茶原真性保护的痕迹。

留住老川茶的原始醇香

关口村拥有3045 亩茶园,其中海拔800米以上茶园1000亩,品种为老川茶。关口村党委副书记邓成林告诉记者,2021年起,海拔800米以上的连片茶园统一流转,由雅安广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聚农业”)负责原真性保护。

走进这片茶园,上百年历史的大树随处可见,与漫山遍野的茶树和谐共生,茶树底下杂草被刈割后已枯黄。

“多年以前,我们就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杨朝荣回忆道。这一说法,在广聚农业那里得到了证实。

随着第一批春茶开采日临近,广聚农业技术员卢小松每天都要去查看茶树长势。“根据茶树当前长势判断,后续气温回升,最快10天就能开采。”

在开采日到来之前,“我们每天安排300人次人工除草,保证茶树更好地生长。”卢小松告诉记者,自从开展原真性保护以来,按照相关技术标准,800米海拔以上茶园全部采用人工除草。

在关口村的连片茶园里,当地茶农向记者讲述了老川茶的历史。“老川茶是最古老的本土品种,具有品质优势,蒙顶山茶属于老川茶群体种的小叶品种。近年来,老川茶由于发芽晚、产量低,逐渐被砍伐淘汰。”

说话间,走到几棵修长的茶树前,它们在成片低矮的茶树中“鹤立鸡群”。茶农说,这些未经修剪的茶树,都是老川茶品种,他们故意不修剪,就是想还原茶经中“伐而掇之”的景象。“我们是用最笨的办法来管茶园,目前产量不理想,但逐渐找回了原始的味道。”当地茶农坦言,之所以愿意坚持,就是舍不得这一口老川茶的醇香。

打造蒙顶山茶百亿产业

何为原真性保护?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原始性、完整性、真实性是它的内核。随着原真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逐渐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蒙顶山是中国茶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蒙顶山茶始祖吴理真就在此驯养栽种野生茶树,开创了人工种茶的历史。蒙顶山茶历史上一度是皇家贡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如何传承古老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核,挖掘和展示其独特价值?开展原真性保护,无疑是蒙顶山茶品牌和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为此,名山区从2021年开始启动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蒙顶山茶核心区原真性保护。

原真性保护包括五个方向,除生态、技艺、文化、品质之外,品种保护也是其一,蒙顶山茶“原真”品种就是老川茶。蒙顶山茶原真性保护,就是通过对老川茶的生态环境、产品质量、品种、技艺、茶文化的原初性、真实性进行维护,从而实现蒙顶山茶产业的品牌提升。

据了解,蒙顶山茶原真性保护启动以来,通过严格保护和统一管理,区域内茶叶品质明显提升;推出代表性茶叶品牌“理真”蒙顶山甘露,预计带动核心区420户茶农人均年增收约3000元。

从原真性保护入手,名山区2023年持续实施“茶业提效”工程,全面提升蒙顶山茶综合竞争力,全力打造蒙顶山茶百亿产业。截至2023年底,茶叶(毛茶)累计产值为3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0%;茶叶总产量6.48万吨,比2022年增长8.4%。“蒙顶山茶”连续7年入围“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蝉联四川第一。

原真性保护,并不在泥古守旧,其意在对蒙山茶之“古”进行挖掘和保护,从而创新建设更加强大的蒙顶山茶“大品牌”。虽然目前老川茶的产量并不高,但正是“广聚农业”和“杨朝荣”们对老茶园的守护,为原真性保护可持续之路留下了无限可能。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