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站内搜索:
贺州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风过潇贺带茶香
时间:2024-03-01 17:03:04 来源:贺州传媒网 作者:黄筱珂 点击:361次

二月的贺州,烟雨迷蒙,满目葱茏。群山间一垄垄茶林在云雾氤氲中冒出点点新绿,忙碌的茶农指尖娴熟地在茶丛中飞舞,全力采摘新鲜细嫩的叶芽,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一直以来,茶产业不仅是贺州一张靓丽的名片,更是贺州的富民产业之一。
近年来,贺州市按照自治区打造千亿元茶产业的部署要求,通过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提品质、创品牌、传文化、扩营销,加快培育壮大贺州茶区域公用品牌,全面提升贺州茶的知名度、竞争力和影响力,推进贺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广西千亿元茶产业的“排头兵”。
做强产业 夯实发展根基
又是一年采茶季。阳春二月,在贺州核心产茶区昭平县,春茶生产、销售也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段,当地茶企、茶厂纷纷开足马力,全力投入茶叶的收购、加工与生产,抢制春茶供应市场。
在广西昭平现代茶产业园里,售卖茶青的茶农已排起长队,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而在不远处的制茶车间内,工人们也在各个岗位上有序工作着。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袋袋新鲜的茶青变成了茶香四溢的茶叶成品销往市场。
这是贺州春茶产销“黄金季”的一个缩影。贺州因山而兴、因水而盛、因茶而名,茶产业规模多年位居全区前列。2023年,全市茶园面积28.74万亩,全区排名前列;年产干茶2.23万吨,全区排名第一。
在蓬勃发展的茶产业背后,是市委、市政府高效有力的政策支持。
贺州市先后制定并实施了《贺州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贺州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出台了《贺州市支持广西六堡茶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金融支持贺州茶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同时,贺州市的产茶重点县昭平县也出台了《昭平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试行)》,明确了入驻茶产业园区的优惠政策,为入驻园区的茶叶企业保驾护航、助力发展。
人才是茶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为此,贺州市在贺州学院开设了茶学专业,创新以茶学专业探索的“强基础+重创新+重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广西将军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关系,创建了广西首个以茶叶全产业链科研为主题的“广西昭平茶科技小院”,以茶叶尖端科研为抓手,深入挖掘昭平茶的产品附加值,为贺州茶产业植入“科技芯片”。
擦亮品牌拓展发展舞台
1月18日,在广西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发展座谈会上,首批34家广西地理标志用标企业领到了由中国贸促会出具的《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证明书》,贺州市广西将军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昭平县象棋山茶叶有限公司2家广西地理标志用标企业名列其中。
产业要发展,品牌是关键。在品牌宣传推介方面,贺州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宣传方式,邀请主流媒体走进贺州、走进茶园茶企,并积极组织茶企参加国内外的展示展销等茶事活动,借助中航集团、淘宝、京东等平台优势和品牌营销经验,宣传贺州“茶产业”、讲好贺州“茶故事”。
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近年来,贺州继续巩固提升昭平茶品牌影响力,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推动效应,推动贺州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攀升。
目前,全市共打造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茶叶品牌4个,区域公共品牌1个,企业品牌26个,“昭平茶”地理标志区域品牌连续六年入选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2023年品牌价值达41.22亿元。昭平有机茶和“开山白毛茶”,远销港澳台和新加坡等地,受到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茶旅融合共绘绿色新篇
走进昭平县,万亩茶园接连成片,自成风景。
今年春节假期,昭平县南山茶海、故乡茶博园等景区迎来了一波“旅游热”,来自市内外的游客到这里游茶山、制茶叶、品香茗,享受不一样的茶山盛宴。
在制茶体验区,工作人员向游客现场展示了制茶工具和制茶环节,游客体验了炒青、揉捻等制茶工序。茶韵悠悠,大家聚在一起,边聆听昭平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边欣赏茶艺表演,沉浸式领略昭平茶文化的魅力。“到这里之后,感觉眼前一亮!茶园的景色非常漂亮,空气很清新,让人乐在其中。”游客肖冰说。
茶农旅融合,是贺州市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之一。
依托得天独厚的茶产业资源,贺州市持续推进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茶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昭平茶+旅游+康养”发展模式,让游客吃有茶味、住有茶香、行有茶路、游有茶韵、购有茶礼、娱有茶戏,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潜力,让“一片叶子”带动一方产业,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目前,贺州市已成功打造了南山茶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故乡茶博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昭平茶之旅”入选2023年全国2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一叶成一业,一业富一方。多年深耕,让贺州茶歌愈发嘹亮,万里茶路越走越长。
未来,贺州市将做精做强贺州特色茶产业,借力借势发展六堡茶,不断强化品牌营销推介,加快健全茶全产业链,推动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