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河南信阳:“三茶统筹”绘就壮美画卷

时间:2024-04-26 15:04:07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张培奇 范亚旭 王帅杰 点击:379

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的河南省信阳市,东邻安徽,南接湖北,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素有“三省通衢”之称。这里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山水相依、泉明林翠,是“北国江南,江南北国”。

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使信阳成为我国北方边缘茶区,盛产于此地的信阳毛尖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早已享誉海内外。

人间四月,走进茶乡信阳,满目青翠,春色宜人,登上茶山之巅,云雾缭绕,如置身于仙境,让人流连忘返。依托资源禀赋,信阳市积极构建茶文化引领、茶产业升级、茶科技赋能的协调发展格局,成为游人们心向往之的地方。

因茶而名,因茶而兴。“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重要指示,大力推进茶产业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持续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茶文旅融合,擦亮‘毛尖之都’城市名片。”信阳市委书记蔡松涛说。

茶文化铸魂,提升发展软实力

资料显示,信阳种茶始于东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茶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著名的淮南茶区。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评价,“淮南,以光州(今信阳)上”;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惊叹“淮南茶,信阳第一”。

信阳茶文化历史悠久,浸润在大别长淮光影之中,早已融入信阳人的生活,以茶会友、品味人生是大街小巷、寻常人家最美的风景。为讲好茶文化故事,信阳市每年都创新谋划举办信阳茶文化节,随着系列茶文化活动的接连上演,也为世人呈现了一个活力四射、幸福美好的崭新信阳,以及信阳厚重的文化底蕴。

“信阳是茶的故乡,茶是信阳市的‘金名片’。”信阳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邱常自豪地说,信阳毛尖因外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香气馥郁持久而享誉海内外,屡获殊荣。其中,20235月,经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评估,信阳毛尖品牌价值以79.84亿元,连续14年位居全国前三位。

在信阳,饮茶已成为一种流行的休闲方式,人们会趁着周末闲暇,品一杯香茗,感受乡村美景。地处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夏家冲村的嘉木饮茶庄园便是一处绝佳之地。来到庄园内,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处处皆景,步步入画。庄园内坐落着一个300余平方米的毛尖博物馆,游客可以在馆内体验茶之源、茶之物、茶之饮、茶之文等茶知识,了解信阳毛尖历史发展、生长环境、工艺研发、品鉴方式等。

“我们的种植基地辐射周边龙潭街、白马上和八里坡等村组,茶园近万亩,实现了‘茶企与茶农’的有效对接合作。”嘉木饮茶庄园负责人陈贵斌介绍,同时他们还积极发展“茶园+摄影基地”“茶园+茶艺体验”“茶园+营地”“茶园+茶叶销售”等模式,打造博物馆研学、茶旅融合、茶事活动、茶空间美学、文化礼茶、中国茶与器等“茶文化+”生态体系,全面提升客户体验感,年累计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

在信阳,像嘉木饮茶庄园一样的“引流胜地”还有很多。蒙蒙细雨中,沿着环南湾湖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可见睡仙桥村茶文化街的熙熙攘攘、楼畈村的田园芳华、文新茶村的静谧无声……信阳市以“茶旅融合”发展模式整合产业资源,打造出了茶观光、茶运动、茶游乐、茶养生、茶旅居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茶文化旅游度假区,引来了八方宾朋。

为推广信阳茶文化,讲好新时代“茶故事”,信阳市还积极推进百家星级茶庄园建设,深入挖掘独具信阳特色的传统茶文化,开发茶文化产品,丰富茶文化内涵。截至目前,浉河、平桥、罗山、潢川、固始、商城、新县、光山8个产茶县区初步完成了第一批35个茶庄园建设工作。

同时,信阳市持续推进茶文化走出国门,影响世界。20236月,“茶和天下·雅集——信阳毛尖专场活动”在西班牙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举行,这场茶文化盛宴以中欧“和而不同”交流对话切入,为马德里带来了以信阳毛尖为代表的中国茶文化全新体验,让世界各地的茶爱好者认识和了解了信阳茶和信阳茶文化。

茶产业引领,提高发展竞争力

在信阳,茶产业不仅是一片叶子的事业,还是信阳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更是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小小一杯茶,传承千年传统文化,也承载着当代乡村振兴的梦想。多年来,信阳市持续推进茶产业融合发展工作,让茶产业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助力赋能。

春日的茶园绿意盎然,是信阳最美的底色。走进位于浉河区浉河港镇郝家冲村的文新茶村,漫山遍野的茶树吐露新芽,茶农们忙碌的身影穿梭。阳光下,茶农手法熟练地采摘着嫩叶。“茶产业的蓬勃发展,让信阳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生活也越过越红火。”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说,许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看到家乡的变化,纷纷回流,加入茶产业的队伍中,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茶产业作为信阳的特色优势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信阳市也狠抓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提升茶叶生产加工能力,不断壮大龙头企业,持续建设与保护“信阳毛尖”茶叶品牌,积极开拓市场和营销渠道,使得信阳市茶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茶产业发展同样适用。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信阳市严格要求茶企、茶商、茶人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国家标准要求,组织茶园管理、采摘及加工生产、质量检验、包装储运和市场销售等工作。“春茶生产要倡导‘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加工生产信阳毛尖茶,提高口感、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向广大茶客送上一杯香高味浓、汤色清澈明亮、回甘持久的信阳毛尖茶。”邱常解释。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信阳市茶园面积超过216万亩,茶叶产量达9万吨,总产值达161亿元。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34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11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现有茶叶从业人员达120万人。

然而,春茶生产,只有短短数周。如何拉长茶产业链,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为此,在春茶采摘结束后,信阳市三茶统筹专班、市茶产业中心和市茶产业协会联合指导全市茶场扩大夏秋茶生产,帮助茶农把茶叶变成增收致富的“金叶”。

在传承弘扬信阳茶产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信阳市创新发展,在保证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类、厚植产品内涵、延伸产业链条的基础上,走“茶+文化”“茶+旅游”“茶+科技”“茶+电商”“茶+文创”“茶+信阳菜”等多业态发展之路,围绕“强一产、优二产、活三产”,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新时代茶产业发展新格局。

茶产业的发展也让信阳的乡村焕发出新生机。昔日的贫困村落,如今变成了茶香四溢的美丽乡村,新修的道路、整洁的村容、完善的设施,无一不展示着信阳乡村的蜕变。“茶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更带来了文化的振兴和生态的改善。茶文化的普及让乡村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茶园的绿化让乡村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在浉河港镇郝家冲村河坦组经营民宿的崔军说,“我所经营的归拙园民宿通过‘茶旅+乡村+餐饮+民宿’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先后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带动周边群众30余人稳定就业。”

茶科技赋能,增强发展新动力

春雨过后,行走在位于信阳市光山县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蓝天茶业基地内,微风拂过,茶树绿叶轻摇,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里还保留着一处清代的茶园,当地茶农们世代守护着这片净土,用心呵护着每一棵茶树,传承着古老的制茶技艺,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我们除了保留传统的制茶技艺外,还不断创新制茶工艺,把科技融入茶叶制作之中,培育出了蒸青绿茶、信阳红茶、老白茶系列产品,年干茶加工能力绿茶类300吨、红茶50吨、老白茶150吨。”河南蓝天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建说,我们依托大苏山周边2.7万亩优质茶园,持续加大产品的研发与投入,延长产业链,丰富产品类别,在市场上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科技是茶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信阳,不只蓝天茶叶用科技赋能,商城县豫严黄金茶的横空出世,短短几年内在市场上也赢得了一席之地。走进商城县双椿铺镇顾畈村的豫严黄金茶种植基地,翠绿中泛黄的茶树铺满山坡,明媚的阳光下,漫山遍野的黄金茶树愈发葱茏,不远处几位采茶工正在加紧采摘新芽。

“黄金茶因干茶亮黄、汤色明黄、叶底玉黄、口感甘甜而得名,其氨基酸的含量高达7%10%,是茶树中的珍稀品种。”在茶山上,豫严黄金茶种植基地负责人严长来介绍,他们培育出了河南省连片种植规模较大的黄金茶基地,种植总面积6000余亩,一年可产干茶1万公斤,年用工2万多人次,可带动周边群众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黄金茶叶已经成为周边群众稳定增收的“黄金叶”。

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新动能。如今,信阳市各产茶县区持续发力,全市新增传统手工炒茶坊30个、标准化茶叶初制加工厂20个,在保护和传承好传统工艺的同时,提高了现代化机械加工水平;无性系良种在全市范围内有效推广,2100亩“信阳10号”育苗基地改扩建顺利完成;河南省地方标准《信阳毛尖茶手工炒制技术规程》正式发布;“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千人培训计划”正在启动实施;茶产业体系发展一片欣欣向荣。

有了科技加持,信阳茶产业发展有了更强的底气。一系列殊荣也随之而来,在深圳第三届世界绿茶大会上,信阳毛尖荣获“中国绿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2名”。在第19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浉河区被评为“三茶统筹融合发展县域”;商城县被评为“茶业投资价值新锐县域”;罗山县被评为“茶业创新发展县域”;此外,新县获得“中国多彩茶乡—特色魅力茶乡”荣誉称号,浉河区“山水浉河·云赏毛尖·忆之非遗”获得“中国茶技·忆之非遗”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信阳茶,是文化,是传承,也是财富。时下,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信阳因茶而持续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民的幸福笑容和乡村的美好未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信阳这座镶嵌在淮河之滨的美丽城市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