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浙江安吉白茶跨界重构产业版图

时间:2025-04-30 17:04:43 来源:中国食品报 作者:江箫 张轶 点击:403

“这款速溶茶粉就是以春茶采摘后的安吉白茶老叶作为原料。”在浙江依思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依思味”),该公司负责人金杰拿出一款速溶茶粉,将它倒入常温水中,简单摇匀,即成一杯茶饮。“现在茶叶嫩芽快采摘完了,茶树上剩下的叶片会长大。我们将这些老叶收购。然后利用技术进行浓缩提取,制成这款速溶粉,作为一款健康饮品面向市场销售。速溶茶粉中茶多酚、茶氨酸等营养成分是原叶冲泡茶水的数十倍。”金杰透露。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白茶茶园里,原本鲜嫩的芽叶逐渐转为深绿的成熟叶片。过去这些叶片会被留在枝头自然生长,如今它们正被采摘下来,通过现代工艺转化为茶饮料和健康食品的原料——叶片中富含的茶氨酸、茶多酚等营养元素,赋予了它们新的经济价值。

产学研融合“跨季节”深加工

“采完春茶,剩下的叶子只能自然生长老化,最后烂在地里。”安吉本地茶农曾说,由于春茶市场价值更高,茶企普遍集中生产春茶,导致春末及夏秋季的茶鲜叶大量被弃采,无法被有效利用。

这种现象在以安吉白茶为代表的绿茶中更为常见。作为低温敏感型品种,在气温超过一定阈值后,安吉白茶的芽叶就会转绿,从而失去鲜叶加工价值。这一特性使得安吉白茶产业形成了“春茶为主、夏秋弃采”的模式。

如今通过企业现代工艺加持它们有了新用途。除速溶茶粉外,依思味还将安吉白茶碎叶进行超微粉碎,加工制作为安吉白茶含片。通过生产一系列深加工产品,该公司每年能消耗安吉白茶老叶、碎叶约500吨。原本自然凋零的老叶有了新的用处,也让安吉白茶的经济价值更上一层楼。

“此前安吉白茶一年只生产20多天,通过开发深加工产品后,只要有订单,就可以持续稳定生产,市场规模前景广阔。”安吉龙王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王山茶业”)相关负责人章徐说道。

龙王山茶业是安吉市白茶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在保持传统安吉白茶生产的同时,积极涉足茶叶深加工领域。章徐介绍,自2015年起,该公司推出了安吉白茶粽子、安吉白茶月饼等衍生产品。自2019年起,该企业深入开展安吉白茶精深加工产品研发,通过产学研紧密衔接,着力开辟安吉白茶产业新赛道。

产业链的延伸与增值依托于科研持续投入。“最初尝试延长产业链时,企业自身科研力量有限。”金杰表示。当地政府牵线促成产学研合作,企业联合浙江大学茶学院等机构突破浓缩提取、超微粉碎等关键技术,如今速溶茶粉相关技术已获十余项专利支撑。

龙王山茶业自2019年起建立阶梯式研发体系,先与中国工程院刘仲华院士团队开发速溶茶粉,继而联合其他专业科研院所深化研究,随后拓展至压片糖果、茶饮料等领域,持续开发白茶衍生品。

产学研深度融合让老叶子焕发新生机。过去只做一季的安吉白茶茶叶,现在一年四季都能生产销售,步入了更大的市场。

依据白茶特性“跨赛道”巧突围

安吉白茶的深加工发展正在为茶产业发展拓宽广度和深度。

在传统消费认知中,茶叶的价值仍主要囿于冲泡饮品范畴。随着消费升级与技术创新,安吉白茶产业正在突破这一边界,朝着快消品和大健康赛道发展。

依思味食品推出的速溶浓缩安吉白叶一号茶粉去除了鲜叶中的咖啡因等苦涩味;龙王山茶业正在开发的茶氨酸片颠覆了消费市场对茶叶“提神醒脑”的认知……这与安吉白茶的特性息息相关。

“大家对茶叶的认知都是越喝越清醒,但安吉白茶的独特价值,反而在于其中富含的茶氨酸。”章徐强调,研究表明,安吉白茶的特异性表征为春季萌发期新梢嫩叶呈现独特的可逆白化现象,在白化过程中,新梢的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

“我们根据安吉白茶的特性,进行深加工产品研发,从风味和功效性方面同时布局。”章徐介绍道,“一方面我们聚焦消费场景创新,研发饮茶饮料、茶味压片糖果等快速消费品;另一方面深挖茶叶功能性成分,开发茶氨酸片等产品。”

我国食品工业对茶叶精深加工仍待深化,安吉白茶产业正在开发的产品,有助于突破消费者对茶叶的“刻板印象”,拓展其功能价值。

不过,章徐也指出,安吉白茶企业要实现从初级农产品加工向食品工业的跨界转型,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消费者对茶衍生产品的认知不足,企业需要长时间进行市场教育和引导。其次,传统的农业产业转型,面临更加市场化的竞争环境。再者,大型资本也可能给原本“小而美”的茶叶企业带来竞争压力。

探索转型升级“跨场景”追潮流

安吉白茶产业链的深化源于对消费趋势的把握。

章徐谈到,“近年来,蜜雪冰城、古茗等新茶饮门店大量使用原叶茶作为原料,推动了茶叶消费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尝试喝茶,尤其是女性消费者。”

“茶叶的消费场景也正在发生变化。”章徐说,“以前茶叶门店多为街边店或商场内的柜台形式,提供简单的泡茶服务。现在更注重场景体验和空间感,如茶空间的兴起,成为朋友聚会和商务谈判的新场所。”

新茶饮风潮与年轻消费群体崛起也推动着安吉白茶从单一冲泡饮品向多元化功能产品改变。例如龙王山茶业针对商务场景推出小规格便携茶包,适配现代快节奏生活;同时研发一系列深加工产品,将安吉白茶更深地植入现代消费场景。

“产品策略的改变也将导致销售渠道发生变化。”章徐表示,为更好地将新产品推向市场,龙王山茶业将加速本地场景、新销售渠道和快消品渠道的渗透。“若长期局限于传统初级农产品加工模式,行业将陷入低价竞争的‘内卷’困境。为突破发展瓶颈,必须主动探索转型升级,进入新的消费场景,从而避免被市场替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章徐说。

严把原料关“跨链条”强根基

安吉白茶产业链延伸至深加工领域,不仅开拓了市场,还对安吉白茶的种植环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们公司有30年的历史,随着业务向深加工领域纵深发展,对安吉白茶产业的上游也将起到反哺作用。”章徐介绍,茶叶深加工产品生产对原料茶叶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很高,这促使公司在与茶农合作时,更加注重标准化种植和精细化管理,以保障原料供应更加稳定、安全。

该公司与茶农签订订单合同,对茶农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摘标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保证了原料茶叶供应稳定,还推动了安吉白茶种植的标准化和科学化,提升了茶叶的整体品质。

除产业链的作用以外,近年来,当地的监管部门也对安吉白茶质量保持严格监测。“每年采茶季,我们都会专门成立工作小组,采用快检、抽检等手段,对安吉白茶的青叶质量进行管控。这是守护茶产业安全底线、维护安吉白茶‘金名片’的必要之举。”安吉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采茶季期间,检测中心成立“安吉白茶保障小分队”,累计完成青叶农残快检941批次,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在守护安吉白茶质量安全底线的同时,安吉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以技术赋能安吉白茶产业深度发展。“由于我们属于跨行业转型,检测中心的专家从技术层面为我们提供了针对性辅导。例如去年试销压片糖果前,我们将所有产品送至中心检测,他们不仅协助完成了全套质量检测,还出具了官方认可的检测报告。这些专业支持彻底打消了我们对新产品合规性的顾虑。”章徐表示。(江箫 张轶)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