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品牌聚势生沃土 区域振翅展宏图

时间:2025-05-16 17:05:36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杨林平 点击:403

吉林“长白山人参”区域公用品牌覆盖54家企业、288种产品,品牌价值突破206亿元,获评“品牌出海·可持续发展典型案例”;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坚持“区域品牌+企业子品牌”双轮驱动,着力发展“玉露香梨”区域公用品牌,实现品牌价值超87亿元,年产值近7亿元……59日至11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区域公用品牌集中亮相,充分展示了各自的品牌发展路径与成效。

“区域公用品牌是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动力’,在带动农产品从乡村走向城市、从田间走向市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进农民福祉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应牢牢把握住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产品‘根’与‘魂’的关系——标准化的品质是产品的‘根’,市场化的品牌是产品的‘魂’,只有扎好根、铸好魂,才能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陈星表示。

激活区域腾飞翼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需要考虑品牌定位、产业发展、文化延伸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涵盖整个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不仅局限于深加工的系列产品,还可延伸到节庆活动等文化服务项目。陕西省韩城市的‘韩城大红袍花椒’这一区域公用品牌,正是基于现有的品种优势和规模优势,从单一的花椒作物延伸到花椒产品的深加工和‘国际韩城大红袍文化节’等,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铸就了知名度较高的区域公用品牌形象。”陕西省地理标志产业协会会长武晋仓表示,该协会一直致力于帮助当地打造和发展区域公用品牌,走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有2000多年的樱桃种植历史,为了打响‘山亭火樱桃’区域公用品牌,山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实施商标富农工程和地标兴农战略,推行‘政府扶持、市监主导、品牌引领、产业带动、精准施策’的工作思路,依托山亭区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山亭火樱桃’,着力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山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常钰介绍,目前“山亭火樱桃”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11.88亿元。

近年来,山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充分发挥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带动作用,指导企业推行“地理标志商标+公司(协会或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增强农民合作组织的市场竞争力;大力支持农村电商和“订单农业”发展,有效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了山亭火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价格上涨和农民增收,走出一条特色品牌之路,目前火樱桃栽培面积达8万亩,年产优质火樱桃4500万公斤,年产值超14亿元。

山亭区还着力发展“山亭地瓜枣”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山亭地瓜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价值评估超过2亿元。同时,山亭区依托“山亭地瓜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了“三禾农场”“守本果子铺”等十多个子品牌,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山亭区甘薯种植面积达15.8万亩,全区有20多家甘薯加工龙头企业,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地瓜枣市场规模达5.6亿元,直接带动4000多人就业。

“依托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已成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核心的区域公用品牌,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武晋仓表示。

品牌生金有妙招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可以采取‘两元四维’产品标准化体系。”陈星表示,“两元四维”主要是指品质保障标准体系与品牌运营标准体系两元体系和具体四个维度。品质保障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化和质量标准化,技术与质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技术标准化注重产品原材料种养、加工生产、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质量标准化侧重产品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等。品牌运营标准体系包括品牌管理标准化和品牌保护标准化,品牌管理标准化关注品牌价值提升、品牌传播推广、品牌资产维护、品牌更新延伸、品牌文化建设等;品牌保护标准化重在品牌权利布局、品牌侵权判断、品牌维权等。“柳州螺蛳粉”区域公用品牌正是通过开展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品牌价值超150亿元,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区域品牌百强榜。

陈星介绍,“航母战斗群”式区域公用品牌是助力地方经济腾飞的一大“法宝”。有些地区的特色产业呈现“小而散”的特点,不利于形成品牌合力,当地应该依托相应区域公用品牌进行规划整合,以“航母战斗群”的方式呈现在市场之中,有利于更好地打响本地金字招牌。“航母战斗群”即以“产区—产业—产品”为脉络,建立区域公用品牌布局体系,统筹推进综合性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具体而言,要以产区为基础,打造省级全区域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航母”;以产业为中坚,针对特色产业培育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代表着国家权威机关对于区域某类产业产品特定品质的认证,是一种刚性的品牌力量,是“航母”品牌的强有力支撑;以产品为前沿,培育壮大企业产品品牌。

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宣瑄表示,区域品牌从外延上可以理解为特定行政或地理区域内所包括的名胜古迹品牌、自然景观品牌、文化品牌及企业品牌和产业品牌等,不仅涵盖了单一产品的名称,还融合了地区的独特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的生产方式等多重元素。

2022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各地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竞争力强、美誉度高的区域品牌”。宣瑄表示,在法律层面上来看,区域品牌多以商标或地理标志的形式呈现,区域品牌可以塑造地方品牌形象并增强市场影响力。在区域品牌打造方面,品牌作为产品面向消费者的“门面”,其建设首先要尊重市场,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推出符合市场期待的产品。同时,企业作为产品品牌建设的主体,要提升品牌意识,根据区域产业集群优势和市场需求,构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优秀品牌,并注重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实现品牌形象乃至区域经济形象的塑造与提升。此外,要加强品牌的宣传与推广,完善品牌营销体系,特别是要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品牌背后的文化,将地方特色文化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使品牌在传递商品价值的同时,能够传递出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文化赋能塑造出更具生命力和独特魅力的区域品牌。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