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树立品牌意识 完善管理体系

时间:2025-07-09 17:07:24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傅钢 点击:413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商标作为企业核心无形资产,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关键要素。然而,商标侵权、恶意抢注等现象也给企业带来诸多困扰。时有发生的商标争议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企业在品牌建设、商标注册、权利保护及风险防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企业如何做好商标保护,同时规避侵犯其他权利人相关权益的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商标不仅是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更是企业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一件显著性强且知名度高的商标,能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增强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感,随着企业的发展,商标的价值不断提升,也将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浪潮下,企业若忽视商标保护,容易陷入商标权益受损、市场份额流失、商业信誉被侵蚀等困境,甚至可能因商标纠纷而被迫更名、赔偿,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因此,商标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对于企业商标管理而言,在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时需进行前瞻性布局。企业创立品牌、设计商标时,应进行全面的商标检索,了解目标商标在相关类别、近似类别中的注册和使用情况,评估潜在法律风险。同时,企业要根据自身业务发展规划,提前在相关类别和潜在扩展领域进行商标注册,防止被他人抢注。对于有国际化发展需求的企业,还应关注海外市场的商标注册,利用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等,构建全球化的商标保护网络。此外,商标注册后,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商标管理档案,定期关注商标的使用、续展、变更等事项,防止因疏忽导致权利丧失。

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开展商标工作的基础。企业应制定统一的商标使用规范,明确商标的字体、颜色、比例、使用场景等标准,确保商标在各类产品、包装、广告、宣传资料中的一致性和规范性。同时,应防止商标被滥用、误用,避免商标成为商品通用名称或描述性用语,保持商标的显著性和独特性。对于授权他人使用商标的情形,应签订书面许可合同,明确许可范围、期限、质量控制等条款,防止因授权不当导致商标权利受损。

与此同时,企业要建立商标监测机制,定期关注市场上是否存在近似、仿冒等侵权行为,及时发现并采取应对措施。对于侵权行为,企业可通过行政投诉、商标异议、无效宣告等行政手段,或通过民事诉讼、刑事打击等司法途径,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例如,当发现他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与自己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时,企业应及时全面地收集证据,如使用凭证、销售记录等,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侵权方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在设计、注册和使用商标时,应充分尊重他人的在先权利,避免与他人在先注册或使用的商标、企业名称、域名、著作权等权利产生冲突。企业应坚守诚信经营原则,杜绝恶意抢注、模仿等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因侵权被追究法律责任,影响企业声誉和市场地位。

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品牌推广、市场扩展等环节,应设立知识产权合规审查机制,对拟使用的商标、字号、包装、广告语等进行全面审查,确保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例如,在推出新产品或进入新市场之前,进行全面的商标检索,避免使用与他人已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同时,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因无意侵权导致的法律风险。

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持续修订与完善,企业应及时关注政策变化,调整自身合规策略,避免信息滞后,及时了解商标保护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司法判例,掌握法律法规适用标准和裁判思路,提升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

商标保护与权利风险防控是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和市场竞争的必修课。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企业唯有树立品牌战略意识,完善商标管理体系,强化合规经营理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未来,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企业应主动适应新形势,持续提升商标保护和风险防控能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品牌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