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站内搜索:
小竹子长出大产业 ——宜丰竹产业链拓宽增收致富路
时间:2025-07-10 17:07:37 来源:宜春新闻网 作者:袁汝晶 徐梦文 点击:388次

地处赣西北的宜丰县,是首批“中国十大竹乡”之一,毛竹林面积达87.2万亩,活立竹蓄积量约1.2亿根,居全国第三、江西省首位。
近年来,该县将竹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集毛竹种植、晾晒、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竹产业链,探索出一条“以竹兴业、以竹富民、以竹促旅”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以竹兴业产业腾飞
仲夏时节,走进宜丰县工业园区省级全竹科创产业园,只见一根根毛竹被加工成车厢底板、全竹家具、竹纤维饭盒……这些竹制品不仅在国内备受欢迎,还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远销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大型商超,其中鞋撑年出口量达500万个。
近年来,以竹代塑、以竹代钢趋势日益明显。该县立足生态禀赋,发挥竹资源优势,大力扶持竹板材、竹集成材、竹工艺品等一批企业落地。通过数智化改造、绿色化转型,该县以打造全竹产业科创园为牵引,形成以竹木加工企业为主的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开辟了一条从粗放到集约、从规模到效益的发展之路,竹产业全链条体系逐步壮大。
目前,该县有各类竹加工企业11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30家竹木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竹建材、竹家具、竹工艺品、竹饮料等产品十多个类型、上千个品种,获评江西著名商标4个。去年,该县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达18.38亿元,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以竹富民美食增收
竹香明笋丝、冬笋炒腊肉、官山竹笋鸡、竹荪汤、竹筒饭……竹海育珍馐。在宜丰,一竹便可成宴。“宜丰竹笋”作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不仅是地方特色美食,深受五湖四海食客的青睐,更是生态富民密码。
近年来,该县针对竹林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对低产低效毛竹林进行改造。通过技术改造,双峰林场的笋竹两用丰产林基地每年亩产鲜笋达1000公斤以上,年产值增加60万元。
该县积极拓宽村集体产业经济增收渠道,带动竹农并吸纳部分村民进入竹制品企业就业,增加务工收入。40%以上的农户从中受益,竹农人均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
如今,该县共建成笋竹林基地20万亩,全年可采伐毛竹约1000万根,年产竹笋13.5万吨。土特产成为该县兴业富民的金字招牌。
以竹促旅生态生金
近年来,该县充分活化特色森林旅游资源,加速推进以文培元、文旅融合,以双峰竹海、竹文化园等为载体,发展竹元素乡村生态旅游和休闲康养产业,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资源变现向生态增值跃升、含绿量向含金量转变。
“云端小水”度假区,位于宜丰县车上林场小水村,森林覆盖率超过85%,竹海连绵,环境优美,已创建省级3A级乡村旅游点,每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超百万元。宜丰洑溪天沐汤集,依山傍湖而建,打造出集“森林+旅游+康养”综合体度假区,吸引南昌、长沙等周边城市的游客来此沐山林温泉、住竹景客房、吃绿色食品、吸富氧空气。当前,该县与竹文化相关的民宿有400多家,赏竹海风光、吃竹乡竹宴、住竹乡民宿的旅游流量正在增长。
一根翠竹焕发绿色新生。如今,该县已然形成竹林生态美、竹产效益强、竹业文化兴、竹乡群众富的竹产业新兴业态。“中国竹乡”宜丰正以蓬勃之姿续写新的篇章。(袁汝晶 徐梦文)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