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站内搜索:
共建生态,为山区海岛“造血” ——看浙江邮储如何助力“土特产富”全链发展
时间:2025-07-11 17:07:05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朱海洋 毛华敏 点击:459次

图为邮储银行丽水市分行客户经理走访果蔬基地,推动产业全链式发展。
图为邮储银行赋能御玺开化龙顶明代贡茶园,打造了“智慧茶园”,游客体验采茶。
乡村创业不容易,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再加上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没有强大的资金做后盾,更是难上加难。为此,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专门提出要“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
邮储银行生根于农村市场,有着服务“三农”的天然优势。近年来,在浙江,邮储银行通过“网点+助农点+线上平台”三重服务体系,将金融“毛细血管”伸向全省各个镇街,形成“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服务不出镇”的普惠金融格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浙江省分行全辖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超2300亿元,成为省内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当前,浙江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省委“新春第一会”也吹响了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地区和收入“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号角。推进共同富裕、缩小“三大差距”,最大的难点和短板就在山区海岛县。前不久,在全省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上,浙江省委书记王浩强调,要坚持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围绕“富民”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一步一个脚印持续推动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
缩小山区海岛县的“三大差距”,城乡融合和产业兴旺是重中之重,今年,浙江进一步提出了“土特产富”全链发展优质优价工程。最近,记者跟随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的采风队伍,前往几个山区海岛县发现,通过政银协同、银项对接,共建金融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融合新生态,共谋金融服务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尤其在扶持壮大当地“土特产富”全链发展上,金融“活水”更是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综合效应,助力缩小“三大差距”颇具章法。
赋能产业,唤醒乡土资源新价值
在地处浙江西部山区的衢州市,汪洋是位名气不小的“茶二代”,从小在茶园里“躲猫猫”,对种茶、采茶、制茶耳濡目染。2017年,他留学归国时,父母苦心经营的茶叶公司虽已是名号响当当,可在汪洋眼里,仍觉得生产方式过于传统。在历练两年后,汪洋决意“真刀实枪”练兵,开启了茶园2.0版本的升级改造。
不同以往,如今,走进改良后的御玺开化龙顶明代贡茶园,可谓处处透着科技范。1080亩茶园里,茶树顺着山势有如绿毯铺陈,2000多棵银杏遍插其间。沿蜿蜒小径拾级而上,散布着声光防控、防霜风扇等十几台设备,有的用于防控病虫害,有的监控土壤环境、气象环境等。还别说,有了这些“智能管家”,种茶不光凭经验,更看数字。
完成茶园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后,汪洋又有新计划——搞研学、办培训。他深信,以茶为媒,融合多种业态,无疑能拓宽企业发展空间。但问题是,农文旅融合不似简单一产种植,投入巨大,汪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幸好,由于茶园经营状况优良,再加上多年打下的扎实基础,愿意抛出橄榄枝提供贷款的银行有不少。
经过比对,汪洋发现,邮储银行开化县支行的“茶香快贷”正中下怀。据了解,这款产品就是专为茶企茶农定制,凭借数字化风控模型与产业数据沉淀,最快只要两天,就能极速授信、极速放款,优势明显。2024年4月,他提出贷款需求,很快获得300万元授信。有了这一“活水”灌溉,汪洋提速各项建设,落地古村落星空旅游、茶山露营等业态,去年累计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
“开化作为全省重点发展的山区海岛县,茶叶是最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把这个产业做活了,老百姓的口袋自然能鼓起来。自推出‘茶香快贷’以来,已累计为超百家主体提供了1.5亿余元资金支持,助力开化龙顶茶产业链延伸,以及拓宽销售渠道,背后则惠及数以万计的茶农。”邮储银行开化县支行副行长宋龙妹介绍。
浙江的“土特产”五花八门,尤其在山区海岛县,本身土地就高度碎片化,更是什么都有一点,什么都只有一点点,但正是靠着这些“小而美”的产业,让当地农户有活干、有收入。今年,浙江省委一号文件就缩小“三大差距”提出8项重点工作,第1项就明确:要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迭代完善山区海岛县“一县一策”,做强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根据计划,到今年底,浙江将建成单条产值超十亿元、超百亿元的乡村“土特产”全产业链分别达到135条和12条,全产业链产值达3300亿元,每个山区海岛县至少培育1条目标单产1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链。
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聚焦各地“土特产”,分行定位各地优势产业100余个,因地制宜打造“白茶贷”“青蟹贷”等特色产业贷产品,结余贷款近13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小企业业务方面,该行还全面梳理、深入研究各县域优势行业,在全系统先行先试开展“一县一产业贷”开发,截至5月末,全省已批复小企业产业贷项目64个,本年净增4.98亿元。
搭建平台,构筑金融服务新渠道
5月的开化,虽已过了忙碌的采摘季,但市场余温尚热。茶农汪春像往常一样去卖茶叶,刚交到茶商之手,手机便响起“你已到账1860元”。这个看似平常的瞬间,标志着邮储银行衢州市分行“茶E通封闭结算”系统正式跑通首笔交易。这套嵌在手机银行里的智慧系统,如今正重塑浙西产茶大县的交易生态。
“虽然现在手机支付早已成常态,但在产茶区,仍然常见商贩揣着一袋子现金满山转,或是‘打白条’的情况。”在浙皖交界的衢州茶叶市场,做了20年茶商的余丰坦言,传统现金交易带来的安全风险、赊账纠纷,像两把“钝剪刀”,始终剪不断茶产业链上的“效率死结”。
聚焦痛点解题,邮储银行的方案颇具巧思:通过构建封闭式数字结算平台,将茶商订单管理、农户信息核验、数据统计分析等环节全部“上链”。如今,收购商点开手机银行,茶农姓名、地块位置、鲜叶等级等信息一目了然,扫码付款后资金直达茶农账户。
“与支付宝或微信支付不同,该平台不仅是一套支付系统,更是一套交易管理系统,不仅额度大、交易便捷,更关键的是,双方交易数据将在系统中沉淀下来,为日后获取金融服务提供了数据基础,也就是信用资产。”宋龙妹说。
带着“露珠”的金融创新,正显现出强劲的辐射力。宋龙妹透露,年内将在开化等产茶区铺开这一应用系统,预计撬动产业链资金超亿元。当数字金融遇上传统茶产业,乡村振兴的“活水”正沿着“数据沟渠”流向田间地头。
在邮储银行衢州市分行副行长陶磊看来,每家银行的业务类似,最大的区别在于,银行能否根据自身特长,整合各方的力量,形成各方都受益的平台。因此,邮储银行历来都非常重视数字平台的力量,此前已打造了“小微易贷”“快捷贷”“极速贷”等数十款数字化、智能化线上金融应用产品。
而在线下,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全辖农村地区网点共974家,全省超七成的网点设置在农村地区,金融“毛细血管”遍及乡村。尤其是在偏远山区海岛,该行建立助农取款点547个,金融空白乡镇服务点19个,助力提升农村地区金融便利性。
这些遍布全省的网点如何发挥作用?近年来,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邮政公司,搭建政银邮企合作平台,帮助新农人、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从销售推广、收寄仓储、运输配送,到农资供应、金融支撑、客服保障的一体化服务。
去年以来,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又陆续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等建立联系,以党建联建为切入点,以产业深耕为核心,常态化开展政府部门、平台渠道、重要客户对接会,积极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方法路径。
对于这种组织间的“联姻”,江泽勤深有感触。他既是开化金凤凰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又身兼开化县茶产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开化县茶叶产业协会两个组织的秘书长。“借助邮储银行开化县支行与茶叶协会党建联建的契机,双方搭建起了机制化的交流平台。今年2月,当合作社即将迎来产销旺季,存在资金缺口时,邮储银行很快就送上‘及时雨’,为社员制定了专属金融方案。”江泽勤说。
“平台的价值就在于链接各方需求,奔着高效率解决问题去,甚至是求得创新、突破。”陶磊认为,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开放共享的生态,无论是金融科技平台还是组织服务平台,都需要从服务“三农”的本质出发,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体验。
聚焦“农创”,培育共同富裕主力军
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在“人、钱、地”中,浙江把“人”视作最重要的要素,发出了“青年入乡发展”的时代号召。新农人干事创业离不开资金支持和金融“活水”的滴灌,那么,如何让他们都能享受到“全面、足额、便捷、优惠”的金融服务,助力乡村与青年双向奔赴?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
季少珍是邮储银行看中的产业“领头雁”之一。说起其经历,颇为曲折,也很励志。2000年,季少珍不知深浅,辞去了令人称羡的医师工作,开始跑农产品销售。“那个时候也没多少积蓄,进了货,手头就没剩几个钱了,有一次去杭州推销,身上只有200块钱,却硬撑了一周。”季少珍回忆。
如今,其创立的丽水市绿洁食品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第三大果蔬脆企业,季少珍也因此先后获评乡村能人、农匠师等称号,还成为莲都区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说起创业经验,他对邮储银行感激万分,这份情谊来自切身体会,也缘于周边人的共同心声。
2024年,邮储银行丽水市分行营业部主动对接莲都区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并被选为常务副会长单位。“成为联合会的一员,彼此不再有距离感。”邮储银行丽水市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孙梦丽直言,“除了一年一次的会员大会,大家还建立了微信群,有什么需求,第一时间在群里表达。线下,我们也会安排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听取大家的想法。”
由于走得近、走得勤,邮储银行丽水市分行的根基扎进了莲都区的农创客群体。截至今年4月,通过探索打造“银协合作”党建促乡村振兴精品工作室,仅莲都一个区,该分行累计为联合会会员授信金额5300万元,放眼整个市级层面,向丽水市农创客联合会授信高达10亿元。
同样,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也是省农创客发展联合会的副会长单位,从全省到各市,再到县(市、区)层面,形成了紧密协作,不仅是给予金融支持,还利用邮储系统特有的资金流、商流、物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提供“金融+物流+销售”的全链条服务。如湖州市分行持续14年联合共青团湖州市委开展湖州青年创业贷款对接活动,对创业青年提供陪伴帮扶,累计投放贷款超58亿元;嘉兴市分行连续五年协办市级乡村振兴创业创新大赛,携手打造银农合作基地。
农创客群体有梦想、有活力、有创新精神,他们怀揣着对农业发展的热忱与憧憬,能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技术,带领农户转型升级。而农业龙头企业具备成熟的生产体系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能帮助农户兜底农产品出路,这是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所关注的另一主体。
浙江江源菇品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当地香菇种植户增收功不可没。每年春季是香菇收购旺季,公司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加上企业不断改扩建,难免捉襟见肘。邮储银行丽水市分行了解情况后,在其抵押物不足的情况下,为企业量身制定了“农业龙头贷+房产抵押贷+流水贷”的授信方案,不到两周时间,就为公司发放了1862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及时满足了融资需求。
据了解,“农业龙头贷”专门面向符合条件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于满足其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经营性贷款,信用模式最高授信1000万元,额度使用期5年,有效解决农业企业缺少抵押物的融资难问题。
在扶持农创客披荆斩棘,帮助农业龙头企业稳中求进之余,邮储银行也不忘帮小扶弱。如浙江省分行连续5年与丽水缙云大集村开展结对帮扶,通过调动结对帮扶村和低收入农户的内生动力,帮助村集体经济“消薄”。2024年,该行向大集村捐赠帮扶资金用于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和困难补助,另外还有采购高山大米、强村公司农副产品等数十万元。
贯通链条,打造“土特产富”新引擎
庆元是浙江最偏远的山区县之一,距离杭州6个多小时车程。说起这里的产业,食用菌定是首先映入脑海的。据统计,2024年末,庆元县常住人口为14.12万人,而食用菌从业人员就有4万多人。如今在当地,已形成从菌棒生产、菌菇种植、加工到销售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是浙江第一批省级农业示范性全产业链,庆元也因此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庆元食用菌全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对资金需求的与日俱增。走进庆元县精创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机械臂正精准地将配比好的培养料填入菌袋,激光传感器实时监测着含水量和pH值。在恒温恒湿的洁净车间里,一排排菌棒正在智能培养架上“呼吸”,得益于环境稳定,菌丝成活率稳定在99%以上。
“我们参与研发的菌棒自动化生产线,融合了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该公司负责人叶高指着中央控制室的大屏幕介绍,流水线日均产优质菌棒8万棒,年产2000万棒,较传统人工制作效率提升15倍。
但高科技的代价是高投入。2023年10月,邮储银行庆元县支行客户经理了解到该公司存在资金需求,于是上门走访,一个月后提供300万元“菌菇贷”,第二年后又用无还本续贷完成转贷,同时加办了收单业务,用于企业日常收款。
在这次服务中,邮储银行庆元县支行还摸到了一条产业链:“精创公司”连接着3000多户菇农,其中,40%的菌棒都售向中游——浙江鼎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同样采用智能温控技术,将大棚温度控制在适宜香菇生长的温度,做到全年出菇。顺着产业链,浙江百兴食品有限公司又是“鼎洲生物”的主要客户,主营食用菌加工,除了大家常见的干制品,还有香菇牛肉酱、黑松露酱等菌菇酱料,以及红枣陈皮银耳露、追剧脆脆菇等菌菇饮料或休闲食品。
如此,一链到底,“精创食用菌”“鼎洲生物”“百兴食品”以及3000多户菇农中的大户,都成了邮储银行的服务对象。以“百兴食品”为例,2020年疫情期间,邮储银行庆元县支行为企业成功发放了第一笔500万元应急小企业贷款;2023年10月,又授信企业“菌菇贷”2000万元,2024年3月增额至3000万元。目前,已支用2700万元,另有低风险授信额度1亿元,有了这些资金托底,企业扩大产能自然就有底气。
“庆元菌菇产业规模大,产业链齐全,是当地最具缩小‘三大差距’能力的‘土特产’,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很大。为此,我们极为重视这一产业,专门设计出‘菌菇贷’等产品,从全产业链予以支持。”邮储银行庆元县支行行长叶丽告诉记者。
有了金融作靠背,最近两年,一众企业迎来快速发展。“精创公司”的菌棒,由于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成活率出色,成为市场抢手货,企业自身受益的同时,还为种植户节本增效。另一方面,该公司还为周边剩余劳动力及低收入农户300余人带来“家门口”就业的岗位,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百兴食品”年销4亿多元的体量,成为联农带农、促进菇农增收的托举力量。
在与丽水毗邻的金华市,为推动药材产业发展,邮储银行磐安县支行针对生产示范地、药材集散地、研发新高地等重点区域,为提高药材产量、交易量,推动药材加工产业设备迭代升级,支持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供全方位金融扶持,为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截至今年5月底,该支行为集种植农户、流通加工销售商户、中药多产业融合发展企业于一体的中药产业链客户提供贷款近5.4亿元,累计受益客户近千户。
“事无止境。以共建产业、金融生态,带动‘土特产富’全链发展,浙江邮储已摸到门道。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聚合政府、协会、企业、农户等力量,优化平台、创新服务,为浙江山区海岛县提升‘产业造血能力’提供更多赋能,也争取摸索出更多经验。”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版图片均由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提供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