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站内搜索:
浙江安吉:让绿水青山托起年轻人的雄心
时间:2025-07-15 17:07:39 来源:消费日报 作者:魏静 忽艳 点击:414次

在安吉县的青山绿水之间,一场关于青年创业与文旅融合的实践正在改变乡村发展的面貌。从废弃厂房变身的“自由集”共富工坊,到网红民宿集群里的“小瘾青山集”,再到乡野骑行俱乐部OKKA的盘山公路,一群“80后”“90后”创业者正以创新业态激活“青创活县”战略,让“两山”理念在青年创造力的催化下绽放新活力。安吉县最新发布的《安吉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更将这股青春力量纳入县域发展顶层设计,勾勒出全国首个“青创文旅”县域标杆的清晰蓝图。
旧厂房里的共富试验
在安吉县梅溪镇荆湾村一处改造后的老厂房里,39岁从县人民医院裸辞的自由集管家潘贝尔正忙着打包“自由集”的特色伴手礼——菜籽油、大米和景德镇陶瓷杯的组合,凭门票即可得到这套售价59.9元的伴手礼,不仅包含一杯咖啡,更承载着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共富密码。
自由集这个由瀑布咖啡创始人王丽君返乡打造的新空间,保留了厂房原貌的斑驳墙面,庭院里种上了各种蔬菜、鲜花与原有的水稻、油菜,形成“韩式风+英伦古堡风+工业风+田园牧歌”的独特混搭。“我们不想做传统农家乐,而是要打造年轻人能‘躺平’的自由空间。”潘贝尔告诉记者,团队用103天完成从破旧厂房到网红打卡地的蜕变,一期500万元投资中一些资金来自青年创业贷款。与村里采取“两入股三收益” 的合作模式,即以资源资产入股,村民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自由集去年10月开业即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张门票收入中拿出五角钱注入村公益基金,“目前我们团队有30多人,基本上以‘00后’为主。”潘贝尔表示,这里不仅植入了咖啡馆、博物馆、艺术画廊、酒吧、餐厅、家居馆等多种业态,更是建成宠物互动区和农耕体验地的综合体,去年五一假期单日最高接待超1000人。眼下,二期玩水项目正抢攻暑期亲子市场,新增加的泰式料理课已吸引不少长三角年轻人驱车前来学习。
这些充满活力的文旅新体验,不仅让游客玩得尽兴,更在不经意间传递着环保理念。项目团队将咖啡渣和动物粪便“变废为宝”,用作菜园肥料,在游客享受美食、体验田园生活的过程中,悄然形成“消费—环保—助农”的闭环。这种“轻改造+重体验”的模式,正是安吉青创文旅的生动注脚。
“95后”流量密码的创新玩法
在灵峰街道横山坞村的“小瘾青山集”则演绎着另一种青春解法。“一条500万播放量的宠物狗视频,帮我变现100多万。”蓝晴霞滑动着抖音后台,6.8万粉丝创造的单场21万元销售额,让这个从大二贷款200万元创业的“95后”姑娘成了安吉民宿界的“流量担当”。她创办的“阿忠的家”民宿2018年从16000家民宿中脱颖而出,成为浙江省最高等级民宿“白金宿”。
作为“小瘾青山集”度假村的运营者,她随时将更新潮的玩法植入度假村。这个6月刚开业的度假村用“仙雾飘渺”的场景设计刷新了民宿定义:588元的客房包含溪边下午茶、溯溪体验和专业摄影服务,单条抖音视频180万播放量带来160间房订单。“我们定位精准,客人80%是高消费女性,比如我们每间房可以为客户免费提供3张照片,因为好看,就有两位‘00后’女孩愿意分别花5000元再增加50张照片。”蓝晴霞将手机相册展示给记者,画面里身着一袭白裙的女孩,手扶白色凉帽,侧身站在爬满红色凌霄花的窗前,俨然是一张明信片。
这个“95后”创业者,把“试错”刻进管理基因:允许员工自主定价薪资,用8块腹肌的“型男管家”处理客户投诉……眼下,她正构想着将“民宿+数字+游客”进行融合,让长三角高消费女性在竹林间一边办公一边消费,打造“轻奢度假”模式。
从“阿忠的家”民宿到“小瘾青山集”度假村,蓝晴霞的创业轨迹恰是安吉青创文旅“延链”战略的缩影。她的团队里“00后”占比超70%,有人负责直播,有人研发手工甜点,甚至组建了专职摄影团队。“民宿哪里都有,如何能做出新意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往里填充内容,不停更新。我每月都要出去考察,例如马尔代夫的度假理念、日本的温泉服务,都要转化成安吉特色。”这种持续迭代的创新力,让她的老店12间房年营业额突破400万元,新店更在12天内创下200万元销售额,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上海白领的山野创业梦
“我们自费在天目山公路插了100块路牌,写着‘全世界爬坡的人联合起来’等标语。”卓力力从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办理完辞职后,去年3月和男友徐亮便在安吉渔村落地OKKA乡野骑行社,300万元投入换来眼下超50条专业骑行路线(含山地、公路)50多场活动,月均1场大型活动。“安吉地处天目山脉,多山地形适合骑行,公路基建完善,是‘离上海最近的山区骑行目的地’。”卓力力向记者坦言当初选择安吉的初衷。
“骑行需从高向低覆盖,通过高阶玩家影响力吸引大众。希望政府聚焦‘非标准化赛事培育’,如原创骑行IP,而非仅承接传统群众性活动。”徐亮表示。这个瞄准“高阶玩家”的创业项目,正计划着能和安吉文旅局一起制作当地首份《安吉骑行地图》及《安吉骑行手册》。
“我们想把UCI赛事引来,让安吉成为长三角骑行地标。”卓力力告诉记者,骑行社已与闪电、迪卡侬等顶级骑行品牌合作举办活动;与“李宁之星”职业车队合作,承接了其5天训练活动;承接拉法品牌全球活动(上海场落地安吉),8月计划举办女性主题骑行活动。“接下来,希望能和政府联合打造原创精品赛事(1000—2000人规模),同时将骑行路线纳入文旅推荐项目,提升目的地品牌辨识度,眼下亟待解决的是停车场地紧张问题。尽管目前停车场地紧张,但我们骑行活动也没减少,定价约400元/人,单场活动吸引最多200人参加;多日活动按服务定制,人均单日消费超600元。”
绿水青山变“生活秀场”
“安吉不能只卖山水,更要卖生活方式。”这句话在《实施方案》中转化为具体目标:到2027年打造5个文旅爆款产品、5个文化活动新品牌。自由集的“厂房改造+共富”模式、“小瘾青山集”的“轻奢度假+直播”打法、OKKA骑行社的“专业骑行+赛事”路径,正成为这一目标的三大实验样本。该县文旅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新注册青年创业项目中,“内容型业态”占比达62%,较去年提升27个百分点。
当返乡青年创办多业态概念园、“95后”民宿主用直播卖房间、骑行爱好者拿路牌当IP,这些年轻人正重新定义“乡村价值”——不是卖风景而是造场景,不是等客来而是引圈入。“品牌破局的关键在于年轻化的表达,这种‘内容即营销’的玩法,让安吉青创文旅摆脱了传统景区的叫卖式推广,转而以价值观共鸣吸引同频群体。”安吉县文体旅游局党委委员、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队长诸海波表示,安吉多元共生的青创生态,不是简单的项目堆砌,而是通过政策赋能、人才聚合、业态创新,让青年创造力与绿水青山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发展新范式。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