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果香四溢 “桃”醉申城

时间:2025-07-16 17:07:51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侯岭 点击:399

炎炎夏日,南汇水蜜桃飘香,为人们带来一场夏日甜蜜盛宴。

南汇水蜜桃是令人期待的时令美味,其产业发展更是中国“土特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生动实践。今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南汇水蜜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凭借其完善的保护制度、显著的保护成效入选。

标准引领品质叫响特色品牌

连日来,果形圆整、皮薄肉厚、汁多味甜、香气浓郁的南汇水蜜桃,吸引了大批市民品尝选购。

“我们进行了专业的检测打样,现在水蜜桃的糖度在12.614.4,如果再放置一两天,糖度可以达到1617。”在前不久举办的南汇水蜜桃上市发布会的展销会上,展销区的一家合作社负责人满脸自豪地介绍着水蜜桃的品质。

为了解当地如何叫响这一品牌,记者来到了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部的南汇水蜜桃桃园展开探访。踏入桃园,连片的桃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枝头缀满圆润饱满的果实,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芬芳。上海市浦东新区农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南汇水蜜桃以“新凤蜜露”“大团蜜露”“湖景蜜露”三大“当家花旦”品种为主,种植规模占浦东新区桃树种植面积的85%以上。

2005年,南汇水蜜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确保南汇水蜜桃的品质,浦东新区构建了涵盖产地环境、生产种植、质量控制、包装标识、仓储运输及专用标志管理的全方位标准体系。2012年,浦东新区成立南汇水蜜桃品牌合作联社,并制定南汇水蜜桃产品质量规范等3项上海市团体标准,实施技术、质量、包装等全流程规范,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南汇水蜜桃品牌合作联社成员单位全部建立南汇水蜜桃质量追溯体系,实行从生产地域、农肥农药使用到生产销售数量、销售方向等全链条的数字化监管,有效提高了南汇水蜜桃的消费认可度。

“近年来,我们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打造智慧果园,一系列创新举措提高了水蜜桃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上海市浦东新区农协会工作人员表示,2024年,南汇水蜜桃品牌合作联社成员单位达到48家,种植面积8000多亩,销售额近8000万元。随着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当地还不断加深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合作,助力浦东优质地理标志产品香飘更远。

构建保护体系助推产业发展

2021年南汇水蜜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下称保护示范区)获批筹建以来,浦东新区以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线,打造了地理标志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浦东样本”。

当地成立了由多部门组成的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南汇水蜜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浦东新区)建设工作细化方案》;率先在地方立法中对地理标志侵权行为的行政处罚作出规定,为保护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制定《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立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对标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加大对擅自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名称行为的查处力度。

此外,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携手区农业农村委、区农协会等相关单位,共同对《南汇水蜜桃地理标志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及《南汇水蜜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等制度进行修订与完善,进一步强化对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合法使用人的规范管理;设立投诉举报服务窗口,建立举报投诉热线快速反应机制,每年组织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联合执法,通过明察暗访、突击检查等多种方式,强化对线下商超等销售主体的监管力度。3年来,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共立案查处侵犯南汇水蜜桃地理标志的违法行为6起,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和品牌声誉。

  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浦东新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与指导下,坚持实施“创新保护制度+智慧赋能监管+文旅结合增值+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战略,构建完善全方位标准体系、全链条检验检测体系、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探索建立“人巡核重点、机巡全覆盖、网巡查销售、质巡保品质”的“四维一体”监管方法,实现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到浦东桃产业振兴的跨越式发展,南汇水蜜桃地理标志产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品牌效应得到有效提升。

如今,南汇水蜜桃更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金果子”。当地通过推出主题文创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开发南汇水蜜桃果汁、啤酒等精深加工产品,建设南汇水蜜桃展示馆和文化博物馆,举办上海桃花节等方式延伸产业链,让“桃经济”四季常青。

离开桃园时,片片桃林在夏日微风的吹拂下正簌簌作响,仿佛诉说着“一颗桃”背后的无限可能。在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土地上,上海以地理标志为笔,书写着生动的乡村振兴故事。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