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我国绿茶产业发展稳中有进

时间:2025-07-16 17:07:17 来源:中国食品报 作者:崔丹阳 点击:417

绿茶作为我国传统六大茶类之一,凭借其未经发酵的工艺特点,保留了茶叶的天然香气与营养成分,成为健康饮品的典型代表。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深化与健康理念的普及,绿茶产品正从单一的饮用功能向养生保健、文化体验、社交互动等多元化场景拓展。在政策层面,政府通过产业扶持、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等举措,持续推动绿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智研瞻产业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绿茶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测,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驱动下,20252031年,我国绿茶产量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至2031年有望达到281.14万吨。

健康属性与当代消费理念契合

绿茶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是我国的主要茶类之一。绿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等营养成分。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至今,我国绿茶产业承载着五千年茶文化的厚重底蕴,始终占据着我国茶产业的核心地位。

《报告》显示,在绿茶产业的产业链架构中,其上游环节主要涵盖了茶叶种植、制茶工艺所需的设备器具以及各类包装材料等方面。而茶叶种植对绿茶原料的供给数量、品质乃至采购价格等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绿茶商品的产出规模、品质优劣、生产成本以及盈利情况等多个层面。

产业链下游则主要涉及销售渠道以及消费者群体两个维度。销售渠道呈现多元化特征,包括专营店面、专柜展示、大型超市专卖区、批发市场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等。终端消费需求则主要受到居民收入水平、消费理念变迁、营销渠道的普及程度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

《报告》指出,随着我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绿茶产品因其健康属性与当代消费理念高度契合,市场需求有望保持长期增长态势,这将为整个绿茶产业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入局企业仍需突破行业壁垒

当前,我国绿茶市场呈现多维度的动态平衡。在消费端,年轻群体的崛起打破了传统饮茶场景的边界,即饮茶、茶食品、茶衍生品等创新形态不断涌现。电商平台的渗透率提升使区域品牌突破地理限制,形成全国性消费网络。在生产端,智能化种植与加工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茶叶品质与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加剧了优质茶园资源的争夺。《报告》指出,尽管绿茶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新入局企业仍需突破品牌建设、规模效应和食品安全三大行业壁垒。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的深化,消费者对绿茶产品的品质要求日益提高,品牌消费意识不断增强。优质品牌所代表的产品信誉和企业实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这种品牌优势体现在产品质量控制、新品研发、食品安全保障和市场营销等多个维度,需要通过长期投入和持续积累才能建立。因此,新入局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品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

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规模效应成为竞争关键。大型绿茶企业需要通过建设标准化茶园、完善生产设施、购置先进设备、加强研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和拓展市场网络等方式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这种全产业链布局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的投入,对新入局企业形成显著障碍。

食品安全问题与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息息相关,受到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一方面,随着相关监管政策、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逐步走向完善,绿茶产品的质量要求将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愈发提升,其在面对食品卫生问题时的包容程度也在逐渐下降。这些因素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而这一体系的建设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因此,食品安全壁垒对新入局企业构成严峻挑战。

以数字化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绿茶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一方面,有机茶、功能性茶等细分品类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消费升级催生的“健康价值与文化体验”新需求,正推动企业从单一产品供给转向涵盖种植、加工、文化服务的全价值链竞争。这一产业变革恰与政策导向形成共振——乡村振兴战略为产业升级提供基础支撑,绿色经济发展理念指引创新方向,“一带一路”建设则打开了规模超千亿的国际市场新空间。同时,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也为绿茶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始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潜力逐渐释放。《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3.9万元,伴随着我国民众消费能力的持续攀升,对于高品质与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愈发普遍。绿茶作为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天然饮品,恰好契合了当前消费者对于健康与优质生活的热切需求。因此,随着饮茶群体的扩大及消费能力的提升,绿茶产业的市场规模亦得以稳步拓展。

《报告》显示,我国国土广袤,气候类型多样,成为了生产安全健康绿色食品茶及有机茶的理想之地。且茶叶产业横跨了农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随着茶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影响,已经成为连接各国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桥梁与纽带,展现出日益重要的影响力与价值。

政策层面持续释放利好信号。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将茶产业定位为现代农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乡村特色产业的示范标杆和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推行也为我国茶叶出口带来历史性机遇。沿线国家不仅是重要的茶叶生产区,更是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此外,为了全面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积极动员各方资源,成功牵头组建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同致力于全方位推动相关国家及地区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的提升,这将有助于推动东部主要地区的茶叶产品等顺利进入中西部地区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从而大大提高贸易流通的便捷程度。

《报告》指出,电子商贸营销网站已成为推动网络营销迈向多元化、设备完善的庞大群体。电子商务平台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经销商销售模式在时间、空间以及信息流通上的不足,从而以更加高效、便捷的方式极大地拓宽了销售渠道。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不断深入和持续推进,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对传统茶叶产业的组织结构、商业规则、产业链条以及竞争格局进行着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崔丹阳)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