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千年贡茶焕新彩 ——浙江长兴县市场监管局推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工作纪实

时间:2025-07-16 17:07:28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孙建新 郭亚丽 点击:403

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有一种当地特有的茶叶——紫笋茶。该茶因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到“紫者上,笋者上”而得名,不仅是中国绿茶中的历史名茶,更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象征。2010年,“长兴紫笋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成为浙江省首个获此殊荣茶叶类产品,并于2018年顺利注册商标。

同年,“长兴紫笋茶”商标成为长兴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长兴鲜”的一部分。鉴于此,长兴县市场监管局牵头该县相关部门,以开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助农富农集成改革行动为抓手,助力长兴紫笋茶产业推陈出新生产加工服务标准、推而广之茶旅融合发展模式、推波助澜品牌保护运用工作等,全力推动长兴紫笋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陈出新生产加工服务标准

作为长兴县著名的地方特产,长兴紫笋茶广受关注。为更好地推动当地茶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助农富农集成改革行动,长兴县市场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聚焦紫笋茶品质,推动紫笋茶产业标准化发展,积极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机械化翻耕除草、茶树机械化修剪以及茶园植保无人机的使用,制定从鲜叶分类分级到提香的标准化加工流程,并聘请浙江大学茶叶专家教授作为茶产业首席专家,指导茶叶生产加工,确保茶叶品质的稳定性和优良性。2024年,长兴县发布紫笋茶首个气象领域规范《紫笋茶气象服务规范》地方标准,进一步完善了紫笋茶的生产标准体系。

此外,该局将茶叶生产企业全覆盖接入浙江省食品安全追溯闭环管理系统(“浙食链”),通过GM2D(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示范区建设),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流程透明化管控,确保消费者喝上“放心茶”。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紫笋茶的品质,还推动了茶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截至目前,长兴县紫笋茶总产量已达4300吨,全年产值达14.5亿元。

推而广之茶旅融合发展模式

“长兴紫笋茶”一举成为长兴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长兴鲜”的一部分,缘于该茶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唐代茶圣陆羽在长兴县写就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并将紫笋茶推荐为贡茶,大唐贡茶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家茶厂。依托茶文化历史,长兴县重建大唐贡茶院、金沙泉等文化建筑,开发茶文化主题旅游景区,复原唐代茶宴礼仪,让游客有机会体验采茶、制茶、品茶、购茶全流程。在这些举措下,该县每年能吸引超800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品茶、游玩。

为进一步推动本地这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壮大,长兴县市场监管局联合文旅、当地乡镇等部门,坚持用好紫笋茶这张千年贡茶的“金名片”,以茶会友,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此外,该局以打造“放心消费直播间”为抓手,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直播导师团队深入茶园、茶文化博物馆,为茶农提供直播指导、品牌IP打造等服务,吸引游客“云打卡”,帮助茶农进行线上销售。同时,针对直播中可能出现的消费纠纷,该局开通“春茶维权绿色通道”,实现投诉24小时内响应,72小时内办结。

该局还联合县相关部门通过举办茶王争霸赛、茶文化论坛等活动,进一步弘扬了紫笋茶文化。今年420日,“非遗焕新购物月”暨浙江省“茶和天下·共享非遗”活动在长兴紫笋茶的主要生产地长兴县水口乡启动。非遗紫笋茶的制作技艺吸引了无数线上线下观众的点赞关注,紫笋茶库存10分钟完成清空,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

推波助澜品牌保护运用工作

2010年,长兴紫笋茶被授予“中华文化名茶”称号,2011年,紫笋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长兴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长兴鲜”的一部分的“长兴紫笋茶”,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已连续多年获得浙江省农博会金奖,品牌价值不断攀升。2023年,“长兴紫笋茶”品牌价值已达22.5亿元。2024年,大唐贡茶院制作的紫笋茶在全国及地方评比中获40余个奖项,并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等多项认证。目前,长兴紫笋茶制品已走出国门,远销非洲、美洲、欧洲等地,国内外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长兴紫笋茶通过保护和运用区域公用品牌,提升紫笋茶的市场认可度,并为提升产品附加值提供有力支撑,实现产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引擎。

未来,长兴县市场监管局将联合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的保护和运用,推动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这一千年贡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