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高原臻品”如何出圈又出彩? ——青海聚力打造“青字号”农牧业品牌观察

时间:2025-07-24 17:07:3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孙海玲 点击:440

近年来,青海以油菜花产业为中心,通过种植业与旅游业联动带动上下游产业。每年78月,全国各地的养蜂人聚集在此,发展“甜蜜”事业。 受访者供图

七月的青海玉树,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通天河畔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时,一群群黑色的牦牛在晨露中啃食着这一季的鲜草,牧人们穿梭在牛群间,用心守护着这份大自然的馈赠。

玉树牦牛是青海牦牛产业发展中的一张响亮名片。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入选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荣登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一个个“国字号”殊荣极大提升了青海牦牛品牌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青海把握优质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突出品牌建设的深厚内涵,打造“净土青海·高原臻品”青海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形象,让优质、绿色、有机农特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强化品牌体系建设,让“青字号”农产品亮起来

免费试吃的三文鱼、现场制作的青海拉面、各类牦牛藏羊系列产品,还有首次展出的牦牛奶青稞慕斯蛋糕、金耳菌、白凤桃、芫根等一批名特优新产品……就在前不久刚刚落幕的青洽会上,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展区让省内外的客商、群众用舌尖感受到了高原臻品的魅力。

“作为青海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经贸盛会,青洽会已成为青海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依托这一平台,围绕‘净土青海·高原臻品’这一主题,重点聚焦青海牦牛、藏羊、青稞、油菜、马铃薯、枸杞、冷水鱼、藜麦、冷凉蔬菜、饲草、种业、拉面等12个优势特色产业,突出展现青海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形象。”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打造、推介,如今“净土青海·高原臻品”这一具有鲜明青海IP的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风物。地处三江源的青海,孕育了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农畜产品。如何让一批批优质农畜产品出圈又出彩?打造农牧业品牌体系是关键一招。

近年来,青海着力构建“青海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互为支撑的农牧业品牌体系。形成了以“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全省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形象为引领,8个市州特色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形象为支撑,各县市区区域公用品牌为基础的“1+8+N”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格局,一批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在区域公用品牌的带动下脱颖而出。与此同时,先后成立牦牛产业联盟、三文鱼产业发展联盟、优质农产品联盟、青稞产业联盟和油菜产业联盟等,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优势,打造联合品牌。

通过一系列品牌培育和推广活动,青海成功打造了玉树牦牛、祁连藏羊、柴达木枸杞等一批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牧业品牌,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部分产品还远销海外,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

激发品牌创建活力,让农牧民群众“钱袋子”鼓起来

去年,青海创新举办首届“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透过宣传视频,广大球迷和游客,沉浸式了解来自净土青海的高原臻品,品味原汁原味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参展主体结合实际,以特色农产品为奖品,吸引关注和参与;各市州搭建农牧产品展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分享农产品种养、收获、加工等过程……

一场以“享高原臻品 游大美青海”为主题的“青超联赛”如何激活农体文旅商新动能?怎么讲好农牧业品牌故事?据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负责人介绍:“‘青超联赛’首次提出‘涉农’参赛资格,首次实现‘农体文旅商’深度融合办赛。作为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展示展销宣传推介活动是其中一大亮点及看点。我们利用体育赛事平台,通过‘品牌足球赛事+特色农畜产品展销+特色文旅展品展示+特色文艺节目展演+线上线下宣传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场景、高频度宣传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推介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

眼下,第二届“青超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过在58场“青超联赛”足球场周围设立广告宣传牌的形式,投放了“净土青海·高原臻品”青海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宣传广告。

农牧业及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就像一条金扁担,一头挑起农业高质量发展,一头挑起乡村振兴。近年来,青海充分利用生态博览会、青洽会、农交会、农民丰收节、中部农博会、海峡两岸农博会等涉农节会,通过贸易洽谈、展示展销、品鉴推介、直播营销等,加大全省品牌农畜产品宣传推介,促进产销对接。

近年来,青海省相继在北京、成都、南京、合肥等地举办输出地宣传推介活动10场次,累计销售3.5亿元,签约额近24亿元。在东南沿海大中型城市及援青省市建立青海特色农畜产品专供基地、体验店及窗口,实现农产品线下体验展销。线下销售力度加大的同时,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2024年全省农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5.01亿元。

聚焦品质提升,让品牌发展根基强起来

青海凭借高海拔、强光照、少降水和冷凉气候等独特自然条件,成为我国优质青稞的主产区之一。

“青稞生长的海拔高度,决定了它的品质高度。”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牧场相关负责人说,“贵南牧场是青海最大的有机青稞种植基地,10万亩青稞获得国家有机认证,绿色有机是青海青稞最大的底气。”

青海牦牛存栏常年稳定在600万头,占全国总量的40%,位居全国首位,是名副其实的“牦牛之都”。牦牛作为主导产业之一,不仅在“量”上有实力,更在“质”上见真章。

从塑造品牌内涵出发,坚持修炼内功,不断提升青海牦牛的品质。青海高原牦牛品牌雪多、环湖、玉树牦牛成功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新品种填补了世界牦牛育种史的空白;200种产品跻身全省“百佳优品”“青农优品”产品品牌目录。青海牦牛肉以优质的品质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产品远销北上广、粤港澳大湾区以及西欧等高端市场。

截至目前,青海全省累计有48个农产品成功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绿色循环发展有效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面积连续五年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25%20%。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产业提档升级,认证绿色有机枸杞面积约20万亩。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结合,应用全生物降解膜,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7.5%,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田残膜回收率、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90%90%88.8%。共和县、泽库县、海晏县、达日县先后被列为国家级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7个。增殖放流青海湖裸鲤等鱼类2135万尾,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恢复至12.75万吨,较2002年保护初期增长49倍……这些“硬实力”正为“青字号”农牧产品走出去、走得稳、走得远,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底气。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