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站内搜索:
广西苍梧 以“荔”为媒融文旅
时间:2025-07-29 16:07:02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作者:朱柳蓉 廖 伟 点击:403次

7月18日至20日,第七届苍梧沙头迟熟荔枝文化宣传周暨2025年苍梧县荔枝烧鸡美食嘉年华活动举行,现场热闹非凡。广西苍梧县以荔为媒,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在这片土地上绘就了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卷。
荔枝产业探索品牌升级
在沙头镇果农朱旭贤的荔枝园里,刚摘下的仙进奉荔枝还带着晨露,就被装箱送往县城的展销点。“今年活动帮我们对接了3家外地采购商,开园3天就卖了1万多斤,比去年同期多卖三成。”朱旭贤一边说着,一边展示了手里写着广东、湖南客商名字的订单。
活动开幕式上的项目招商推介环节,苍梧县邀请了12家自治区内外采购商与本地合作社签约,现场达成意向采购量1200吨。“荔枝品质擂台赛”评选出的“金奖荔枝”,通过直播带货专场,以溢价30%的价格被抢购一空。苍梧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秦志强算了笔账:“全县迟熟荔枝面积达2.2万亩,产量超3.1万吨,产值超2.5亿元,带动2万余户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近3万元。”
本次活动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品牌升级。吉祥物“沙小荔”在开幕式上的亮相互动,让苍梧迟熟荔枝有了具象化的IP形象;主题曲《七月仲夏沙头甜》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近百万,“苍梧沙头迟熟荔枝”的搜索量环比增长210%。沙头镇党委书记莫树美感慨:“以前我们愁‘酒香也怕巷子深’,现在通过活动的宣传,连外地游客都知道苍梧荔枝熟得晚、甜得久。”
从枝头到舌尖、从产地到市场,苍梧沙头迟熟荔枝借着活动的东风,完成从“土特产”到“网红品牌”的蜕变。“我们不仅要让荔枝卖得好,更要让‘苍梧沙头迟熟荔枝’成为刻在消费者心里的品牌。”苍梧县委常委、副县长,广西驻村工作队苍梧县工作队队长吴小龙表示。
文旅融合激活全域消费
“第一天摘荔枝、尝烧鸡,第二天去六堡镇看茶园,第三天在风车山等日出,这趟行程把苍梧都体验遍了。”来自广州的游客陈淑芳展示着手机里的照片,有红彤彤的荔枝、金黄的烧鸡,还有云雾缭绕的风车山。
苍梧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苏奕柏介绍,活动推出的3天2晚“茶香品荔”游线路巧妙融合了荔枝采摘(沙头东安荔园)、古村探幽(石桥培中村)、红色洗礼(中共石桥地下党支部旧址)、非遗体验(苍梧县文化中心)、六堡茶源探秘(六堡镇大中村、苍松茶厂、黑石山等)、云海仙境(山坪村风车山)等元素,满足了游客全方位需求,3天累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带动六堡茶、京南米粉等特产销售额超500万元。
荔枝烧鸡美食嘉年华现场更是热闹非凡。沙头镇的荔枝、木双镇的腊味、石桥镇的地瓜榨、六堡镇的茶点、京南镇的米粉等一字排开,近40家商户从早忙到晚。更令人惊喜的是“村BA”篮球联赛的持续热度。从7月18日开赛以来,石桥镇和沙头镇的球场场场爆满,周边村民带着板凳来观赛,顺便在苍梧县文化中心消费,赛事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增长近四成。
文化中心变身民生舞台
在苍梧县文化中心的展厅里,近100幅书画作品讲述着苍梧的荔枝文化;舞台上,本土歌手演唱的《六堡茶歌》,唱出了家乡的味道;凤凰飞舞杂技表演更是把游客情绪价值拉满。“3天来,文化中心接待了8000多人次,有白发老人也有年轻游客,成了全民共享的文化空间。”苍梧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李会鑫介绍。
活动期间,苍梧县文化中心的回廊被改造成“荔枝文化长廊”,老照片、老故事诉说着苍梧荔枝种植史。农技人员为群众耐心讲解农业技术,果农们看完展销会,还能来这里学几招种植技巧。“既能看热闹,又能学本事,这样的活动我们盼着多来几次。”沙头镇种植户关裕宗说。
苍梧县文化中心内的“镇长直播间”堪称流量高地。3天时间,各镇镇长轮番上阵,化身“名特优农产品代言人”。沙头镇镇长莫江华在镜头前熟练地展示荔枝品种、讲解吃法、推介荔枝烧鸡,直播间峰值在线人数突破5万,带动沙头镇荔枝单品线上销售额单日破百万元。活动期间通过淘宝、抖音、微信小程序等平台销售的苍梧沙头迟熟荔枝占比高达总销量的35%,比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古郡茶香,新城荔园。一场以荔为名的盛会,不仅让“迟熟荔枝”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更以一只“荔枝烧鸡”为引擎,驱动了多产业深度融合。苍梧县委书记覃学海表示:“我们要让荔枝红遍枝头、让文化浸润心头,让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