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站内搜索:
如何让一片茶叶=1500亿元?
时间:2025-07-30 16:07:47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作者:林 洁 点击:387次

关于浙江茶产业流传着两句话,一句是“世界茶乡看浙江”,另一句是“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这两句话是浙江茶产业的生动写照。茶叶,既是浙江的“金字招牌”,也是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金钥匙”。
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到2027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到330万亩,干毛茶产量超过22万吨,干毛茶产值超过350亿元,年销售额超1亿元的茶叶龙头企业达到50家,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500亿元,累计培育3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该《实施意见》整体框架为“1236”,即“一目标、两步走、三原则、六重点”。为完成总体目标,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25年,全省茶园面积达320万亩、农业产值达315亿元,培育全国影响力的茶品牌20个,综合产值突破1300亿元;第二步到2027年,茶园面积扩大到330万亩、农业产值达350亿元,全国影响力的茶品牌增加到30个,综合产值达1500亿元。
落到具体举措上,浙江将从六方面重点发力,包括基地提档、科技提能、品牌提优、融合增效、全链增值、政策增持。
在科技提能上,名优绿茶产区要升级装备、优化工艺、提升品质;鼓励建设精深加工园区,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支持发展红茶、黄茶等多元茶类;大力推动茶叶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研发应用,组建省市县三级技术服务团队,让科技为茶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全链增值上,加快全产业链数字化,从茶园到茶杯全程“智慧升级”。鼓励各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挥茶企“领头雁”作用;加强“新农人”、农创客培养;建立稳定的联农带农机制;发展茶叶“地瓜经济”,让茶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浙江农民收入持续40年领先全国,农民致富增收,产业是基础,茶产业更是其中的重要担当。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从事茶叶一产人员达165万,茶农人均增收1.83万元,实现了百万就业、百亿增收。每年春茶采摘季节,还吸引外省采茶工50余万人,人均月收入达6000多元。可以说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共同富裕的“浙江温度”。
今后,浙江将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壮大茶产业整体规模,重点培育“专精特新”和“链主”茶企,在基地建设、装备升级、冷链贮藏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农民就业。同时,浙江将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即茶产业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支持村企联营股份合作模式,鼓励以资产、资金等方式入股与茶企开展合作,实现农村集体资产增值增收;健全“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提高合作社、茶农的组织化程度;通过联农机制,让茶产业的增值收益更多兑现到就业人群,让茶农在产业链中分享到更好收益。2025年,浙江省茶农的人均茶叶收入力争突破1.95万元,2027年突破2.1万元大关。
如今,乡村咖啡馆数量众多,其中不少已成为网红打卡胜地,乡村的茶馆、茶庄也蕴藏着巨大潜力,有望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的休闲佳处。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大海说,浙江要建设一批功能丰富、沉浸体验的茶叶特色镇、特色村。要深入挖掘茶文旅资源,开发一批“茶园+创意加工”“茶园+主题民宿”“茶园+风景名胜”等特色茶旅线路,培育一批学茶、玩茶、用茶、事茶的“新茶人”,形成一批功能多元、产品多样、体验多彩的浙茶新业态,助推茶产业延链增效,助力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