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浙江答卷”

时间:2025-07-30 17:07:18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王晶 点击:415

浙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在奋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征程中,浙江书写了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答卷”。728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各地知识产权局共同打造的知识产权系统新闻发布厅迎来第二场发布会,邀请浙江省知识产权有关部门一道解码这份“浙江答卷”的丰富内容。

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小云在发布会上介绍,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的重大使命。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挥知识产权赋能作用,5年内3次召开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大会,高位推进、迭兴热潮,着力做深做透创造、运用、保护、服务“四篇文章”,开展了五大方面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之路。

“五个一”答好激活创新题

知识产权创新活力迸发,需要肥沃的“黑土地”。浙江着力以“五个一”,营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绘制“一张图”,高规格制定印发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意见,系统编制发展路线图。立好“一部法”,颁布实施知识产权综合性地方法规《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全面加强法治保障。打通“一条链”,推进省委重大改革——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改革,破难点、出亮点,9项创新做法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设立“一个奖”,即全国首个涵盖所有门类的省政府知识产权奖,每届奖项302个,激发了全社会创新热情。构建“一张网”,建立省市县三级梯次递进的高价值专利培育网,强化“高校院所+企业”协同创新,全省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近5年翻了一番多,涌现出一大批高价值专利产品。

“四个活”答好强化运用题

知识产权只有用起来,才能释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动能”。浙江着力以“四个活”,推动知识产权强链兴企。盘活专利富矿,首创专利公开实施制度,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8777件。率先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全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1.57万亿元,占GDP比重突破20%。激活数据要素,率先探索构建数据知识产权制度的“四梁八柱”,累计登记数据知识产权2.2万件,实现运用金额近77亿元。用活金融工具,做好“知识产权+金融”文章,2024年全省专利、商标质押授信金额达5197亿元,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1.17万家中小企业将知识产权变成“真金白银”。打造鲜活IP,综合运用商标、版权等集成赋能,每百户企业注册商标量125件,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37家浙江企业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浩瀚巨制“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使“千年丹青复荣光”,《黑神话:悟空》风靡全球,被网友称为“国产游戏之光”。

“四个起来”答好严格保护题

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创新才有动力。浙江着力以“四个起来”,让企业迈开步子敢闯敢创。预审通道畅起来,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21家,24.6%的发明专利享受快速预审服务,平均获权周期得到大幅压缩。纠纷化解快起来,将专利行政执法权下放至县级,实行专利纠纷裁决“简案快办”,办案周期压减50%以上。创新“能调不裁、能裁不诉”的“枫桥式”纠纷化解机制,2024年化解纠纷1.8万余件。打击力度强起来,持续开展系列执法行动,2024年共查办侵权假冒案件7256件。司法审判严起来,率先探索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工作,“三合一”司法审判机制日臻完善,案件审限内结案率提高至99.36%

“三个更”答好护航出海题

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的标配,企业走到哪里、知识产权就要支撑到哪里。浙江着力以“三个更”,护航企业“放心出海”。服务保障更优,实现工业产权领域三大服务体系保险全覆盖。风险应对更强,建成9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19家海外工作站,去年实现重点案件应对指导100%,为企业挽回损失4亿多元。国际影响更大,去年知识产权司法国际研讨会、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AIPPI)等国际活动接连在杭州举办,多国驻华知识产权官员到浙江考察知识产权工作。行政执法“浙江方案”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执法咨询委员会第17届会议上作专题介绍。

“三个有”答好推进共富题

知识产权是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金扁担”。浙江着力以“三个有”,助力城乡融合发展。集成富农有硕果,培育350个地理标志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千亿元,带动13万户农民增收致富。区域品牌有特色,“丽水山耕”连年领跑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榜单,“天目山宝”“禹上田园”“苍农一品”等名特优品“百花齐放”。传统文化有活力,推出14项知识产权助力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举措,认定“非遗工坊”1500多家,“工坊+农户”等产业链延伸带动就业近600万人。(本报记者 王晶)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