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打造文化品牌 激活乡村动能 千岛文脉活水来

时间:2025-07-31 17:07:33 来源:千岛湖新闻网 作者:程海波 邵敏 方耀 点击:414

源远流长的新安文化,犹如一棵根系繁茂的参天大树,虽历沧海桑田、湖涌城迁,其融入年轮的文明基因,始终深植于淳安沃土,与千岛碧水交融激荡,催生出文献名邦的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并存的文化新绿。

当睦剧的老调演绎新腔,传统的光彩在创新中粲然重生;八都麻绣的经纬在“守艺人”指间翻飞跳动,古老纹样跃动时代新机;“里商仁灯”的温暖光晕被赋予当代叙事,辉映万家温情;“湖包包”从鱼的灵感跃升为整座城的文化代言,文创激活了生态价值……这些跃动的“文化像素”,在千岛湖畔排列、组合、闪耀,生动诠释了浙江省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二十年来,淳安这片土地上涌动的“源头活水”如何滋养出丰硕成果。

在新时代的召唤下,“千岛文脉”这股涌动湖山深处的磅礴力量,正化作滋养乡土、赋能发展的“源头活水”,汩汩浸润处,一幅山水共富长卷正渐次舒展。

厚植基因古韵新生

小暑来,伏天到。大墅镇大墅村文化礼堂广场又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水龙节”。以竹为骨、笋壳为鳞的水龙在水幕下翻腾起舞,让人看得连声赞叹。现场同步开展的手工龙灯制作、水龙集市等活动,同样吸引了众多来自各地的游客参与。

淳安是新安江流域文化最核心的区域,孕育并承载了丰厚的新安文化硕果。而这些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众多文化遗存,为新时代的淳安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此感同身受的大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敬礼更是坦言,深挖乡土文化“富矿”确实“搞头十足”。

近年来,淳安深度激活传统文化基因,以文化品牌塑造为引领,以传承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打造“礼堂+”乡村精神家园矩阵、推动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为经济和社会高质量注入了文化动能。

“围绕共同富裕、缩小三大差距和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要求,淳安在人文乡村建设上,重点推进文脉厚村、文创富村、文化惠村、文艺塑村、文明润村、人才兴村六大工程。”淳安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人文乡村建设“六大工程”,不仅让沉睡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机,也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姜家镇章村村,是淳安首批村级文化礼堂建设试点村之一。这座古村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一直以“忠孝”为传家之宝,自文化礼堂建成后,该村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2届忠孝文化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弘扬爱国敬老等传统文化的忠孝文化节也因此成为章村村的文化地标。

“忠孝文化节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和美乡村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章村村党支部书记章宁汉看来,文化礼堂不仅是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更是凝聚人心、涵养乡风文明、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精神家园。

作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淳安现已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336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并成功创建四星级、五星级文化礼堂68个。同时,与文化礼堂相配套的“文化管家”专业化服务也实现了23个乡镇全覆盖,依托乡村文化礼堂开展的村晚、村歌大赛等品牌活动惠及群众达数十万人次,“礼堂+非遗+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探索也初见成效。

与此同时,淳安还持续推动文艺惠民,完成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遗馆和水之灵剧院“四馆一院”建设,以及县艺术馆、睦剧团提档升级,建成了全省首家“西泠书房”、吴宗其摄影艺术馆、千岛湖文创客厅、谦岛书院等一批公共文化空间;构建起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网络,“淳安三角戏”“淳安竹马”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省市县三级非遗项目达115项。

从遍布全县的文化礼堂到源远流长的非遗传承,再到惠及万家的文化活动,文化,已深深融入淳安城乡发展的血脉,成为最深沉、最持久的内生动力。

文创赋能产业潮涌

日前,千岛湖城市动漫IP“湖包包”2.0青春版正式亮相。从初代脱胎于千岛湖特色包头鱼的动漫形象,“湖包包”的进化始终根植于千岛湖的基因。而此次升级后的“湖包包”更是突破了形象标识范畴,成为串联淳安文旅产业的关键纽带。

“湖包包”的进化过程,正是淳安以文创激活生态价值、用IP串联城乡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淳安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打造“创意千岛湖”品牌为核心,在文创发展的路上步履不停——千岛湖全国摄影大展、“创意千岛湖”创意设计大赛、淳安非遗国风集等一批品牌文化活动赛事影响力正持续扩大;千岛湖骑龙巷文创街区、新安文化特色街区、大下姜文旅客厅等项目先后建成运营,逐渐成为当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引擎;青溪龙砚、八都麻绣等曾经面临传承困境的传统技艺,也正借力文创“点金术”,焕发新的生机。

2024年金秋时节,久违的千岛湖文化踩街活动再次回归人们的视野,18支队伍近千名演员带来的浙皖两省众多特色文化节目,点燃县城火热激情,也将第三次举办的千岛湖创意生活周品牌活动推向了高潮。

此次千岛湖创意生活周,总共举办了十场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市民游客尽享新安文化魅力,感受文创美好生活。其中,“千岛礼物”文创设计大赛,不仅让市民游客在湖光山色中饱览文化之美、创意之美,更将“手艺”和“文创”的碰撞成果转变为可以带回家的“千岛湖记忆”,让美好生活“不止于湖”,还更深层次激活了乡村产业。

点开淳安的“守艺人”文化共富平台,可以发现“守艺人”队伍也在不断丰富扩展,目前入驻的手工艺人已达200余位。“通过这个平台,不仅让手艺得以传承,更让作品变成商品,让‘守艺人’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人’。”淳安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打造“守艺人”文化共富平台,正持续为沉睡的非遗与特产注入市场活力。

今年4月,意大利佛罗伦萨MIDA全球手工艺博览会的聚光灯下,来自淳安的文创精品再一次惊艳亮相。在这场被誉为“世界工匠奥林匹克”的盛会上,千岛湖匠人用指尖艺术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向世界讲述了中国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动人故事。

如今,淳安以融合传统与创新、连接城乡与国际为双翼,在探索生态价值的文创转化之路上,正书写着乡村共富与文旅融合的动人新篇章。

文化下沉乡风馥郁

文化活水,最终要浸润乡野沃土。

暑期一到,派驻文昌镇文屏村的省级文化特派员冯宇光就把浙江音乐学院的“候鸟们”召集到了村里,还请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同学,共同为留守儿童带来优质的美育课程;在王阜乡管家村,一场由县级文化特派员管建丽策划组织的八都麻绣绣花技艺比赛,也在村里的非遗体验馆展开,来自该乡15个行政村的50余位“绣娘”现场拼手速、拼技艺,一针一线绣传承……这是淳安县文化特派员活跃在基层、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自文化特派员机制推出以来,淳安就以机制创新、资源整合、项目深耕为抓手,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乡村。

“文化特派员工作开展伊始,我们就创新推行‘片组交流制’‘项目承诺制’与‘履职月报制’,将全县24名省市县三级特派员划分为5大片区工作团组,由组长牵头常态化开展交流合作与难题共解。”淳安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与之相对应的24个文化特派员项目也实行精准培育“一村一品”,如驻枫树岭下姜村省级文化特派员胡逢阳推动的“栀子花开”项目,除制定文创品牌规划、开发系列产品,并亮相深圳文博会之外,“村课二十讲”品牌登上央视;驻千岛湖镇富泽村市级文化特派员谷静参与指导编排的广场舞《畲山龙凤》斩获省级金奖等。文化项目不仅塑造出了品牌,丰富了乡村精神生活,还开发栀子花系列、麻绣、农民画、“梓桐福”系列等30余种文创产品,“真金白银”富了村民口袋。

与此同时,淳安依托“守艺人”文化共富平台,开设周末公益课堂,并创新推出了“文艺家协会+文艺家+特派员”合作模式,实现县文联10个文艺家协会与24位特派员项目结对全覆盖,并积极引入省市级专业力量,为乡村注入高层次文化养分。

截至目前,淳安借助文化特派员制度,新组建乡村宣讲团、睦剧队、竹马队、舞龙队等基层文化团队45支,挖掘吸纳新队员500余人,累计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演出、惠民服务等活动超400场,惠及群众超过20万人次。

“目前,我们正计划依托第四届千岛湖创意生活周、浙江诗词大会千岛湖专场、中国浙江(千岛湖)国际摄影大赛等高端平台,进一步立体化宣传特派员丰硕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力,持续探索山区县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新路。”淳安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浙江省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二十周年的重要节点回望,淳安的文化建设正焕发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这股源自“千岛文脉”的“源头活水”,不仅滋养着物质丰裕之路,更在广袤乡野间,奔涌开拓出更为辽阔、深厚的精神共富新天地。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