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站内搜索:
稻田里的CEO
时间:2025-08-05 17:08:59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刘松 孙侃 点击:487次

我是一名“85后”,出生在安徽芜湖市南陵县的农村。那里是平原,也是种粮大区,历史上芜湖还是中国“四大米市”之一。
父母总希望我能跳出“农门”,有一番更大的成就。没想到,我干过好几份工作,都是围着农业打转。
五年前,我来到杭州,从事了一个很新鲜的行当:农村职业经理人。这是探索乡村振兴的一条新路子,相当于一个村的CEO。
虽然没跳出“农门”,但我觉得自己发展得挺好,还能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2023年,我作为一名新杭州人,光荣地被评为了“杭州好人·千万工程耕耘者”。
我一看职位要求,自己挺合适
2020年9月,我到杭州余杭区农业农村局联系工作。当时我在江苏一家农业发展公司担任运营总监。
聊完工作,余杭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提了一句,“我们正在全国招聘农村职业经理人,你帮我们推荐一下合适人选,每年底薪18万元,上不封顶。”
农村职业经理人?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很新鲜啊!
领导说,这个职位可以理解成“乡村CEO”,不仅要求懂农业,还要负责农产品销售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相当于“农业经纪人”。余杭区是全国最早实行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的,之前招聘过3位,这回已经是第二轮了。
我一看职位要求,自己挺合适,便马上说“我报名”。
考试还是有点难度的,光面试考官就有7位,问的都是如何理解乡村振兴这样的大问题,还要现场分析两个案例。幸亏我有多年的农业工作经验,顺利通关。
余杭街道一共有8个村招聘CEO,我选择去集体经济“最后一名”的永安村。
永安村东临苕溪,与建设中的杭州云城隔溪相望。全村人口3100人,面积7.09平方公里,其中97%的耕地是实行永久保护的基本农田。村里世代种粮,几乎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到2019年,永安村的集体经营性收入,仍是整个余杭街道的最后一名,全年统共才73万元收入。
落后,意味着永安村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当“乡村CEO”,不就是发挥我的专业特长,在农业产业经营上做出一番成绩吗?
我有信心把这个事情干好。
他们盛情邀请我去公司上班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安徽六安的一家生态农业公司。当时公司做生态循环项目,用养猪的粪便,来发沼气;用沼气的沼渣和沼液,种菜、培养食用菌等。
2012年,我来杭州看望打工的父亲。碰巧,安吉一家农企遇到鸡瘟,一天死好几百只鸡,正在到处找能给鸡治病的人,转来转去找到了我。
我本科学的是动物医学,给鸡鸭猪牛看病是我的强项。
我到了安吉,先解剖死鸡,查看器官病变,再化验鸡的排泄物。我判断,这是大肠杆菌和球虫的混合感染。这种病来势汹汹,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非常高。
我把随身带的备用药,先给病鸡用上。
鸡的数量大,不可能一只只打针。我让养鸡场给所有的鸡断水,等到鸡渴了,再拿兑了药的水让它们喝个痛快。
“明天起就不会死那么多鸡了,药还得喂三到五天。”我留下药单,让养鸡场按这个配药。
起先,对方不太相信。这么厉害的鸡瘟,怎么可能一下子治好?况且我看上去很年轻。但到了第三天,果真不再有新的鸡病死,他们才觉得我不得了,就盛情邀请我去那里上班。
我在这家公司干了一年多,学到了不少管理企业的方法。
在杭州成家后,我跳槽到了乔司的一家大型农企。后面我还待过两家企业。2016年,我抽出时间到浙江大学攻读了农业技术推广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前后12年的工作和学习经历,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字:历练。没有在不同的农业公司工作过,我就不可能把握有机农业,乃至农企的发展趋势,更没法胜任“乡村CEO”的重任。
6个人绞尽脑汁地开“神仙会”
2020年,我到永安村的头几个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遍村庄的角角落落,走访村干部和村民了解村情。
我不只是“996”,是从早到晚都在5259亩农田上忙碌。
很快,我起草了一份《永安“稻香小镇”战略规划》,提出在三到五年内,把永安村打造成“稻香小镇”,以现代农业、农业旅游、乡村社区“三大业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规划书还提出,到2025年,永安村要力争实现“四个一”:一个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本、一个全国数字农业的示范基地、一个永安村自有品牌、一个能对外输出服务的乡村振兴模式。
这个目标把村党总支书记张水宝吓了一跳!
张水宝是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获得者,也是“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他为人憨厚,很务实,眼光放得很远,既要我们放手干、埋头干,又鼓励我们创新着干。
其实,张书记创新的劲头比我们年轻人还足。我们搞乡村运营就是在他的部署和支持下开展的。
村里很快成立了一支6个人的团队,由我领头,其他成员有返聘的老书记、留学回来的年轻村民。
6个人绞尽脑汁地开“神仙会”,终于定下来:今后村里的活动主题是“来永安村品尝好大米”,计划每周推出一场活动,组织游客游稻田、包粽子、做米糕、画风筝、编草帽,带孩子的家庭还可以在田里亲近土壤、观察农作物。
村里开通了“稻香永安”的公众号,每场活动,游客只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报名。价格也很“美丽”:一人89元、99元。等于100元不到,就能体验推出的全部活动,从早上一直玩到天黑。
我对着手机大声喊:首团免费
但起初,报名的人一个都没有。我有点急,让村里的年轻人、小朋友都来免费体验,写出来的文章,配上美丽的乡村照片,当晚就发布在公众号上。
终于有人来问,在永安村搞一场团建要多少钱?
我对着手机大声喊:首团免费!
2020年11月,永安村举办“开镰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
为了让2万名游客有地方停车,全村各家各户都把庭院让了出来,村民像招待亲戚那样把游客迎进家门。“开镰节”当天,就有27家企业认购了村里的稻田。只这一天的收入,就把先前一年的村集体收入干翻了。
开镰节、开春节、插秧节,长桌宴、稻米电商周、稻田艺术节、稻田美食节……永安村的农业观光旅游活动,每周不重样,主打一个新鲜。中小学生观光研学的订单更是吃香,咨询电话把我的手机差点打爆了。
2022年8月,村里成立杭州禹上稻乡粮油有限公司,是强村公司下属企业,重点是卖“禹上稻乡”这个品牌的大米和“永安米酒”。
之所以叫“禹上”,是因为这片土地与大禹治水有关系。永安村的东首,就是苕溪的西险大塘。传说中大禹治水舍舟登陆就在永安村附近,永安就是永保平安的意思。周边还有个村叫舟枕村。
永安村种的是浙大农业专家推荐的“软香2号”,这是获浙江省“好稻米”金奖的品种,与永安村的水土特别适配,每亩平均产量多了一成。
但这么好的大米,一开始销售形势并不好。我拎着包装精美的“禹上稻乡”到各个企事业单位销售,根本没人知道这个牌子。
一筹莫展之际,我突然想到:直播!卖大米!
看到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没有人会不被打动
刚好是正月里,张水宝书记被我“哄”到了直播间。
张书记完全是一副老农民的打扮,穿了特地从箱子里翻出来的中山装,戴了一条红围巾。
一张嘴,他那口软糯的余杭普通话,十分“吸引”人。
水宝书记滔滔不绝,说着永安村的大米有多好。我直盯着屏幕,看着上面不断刷新的订单。
我俩心里都乐开了花。
永安村的“禹上稻乡”大米入驻了盒马、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还推出了“认养稻田”的微信小程序,一年认养10亩的费用是8万元,种出来的稻米都归认养人。
为了让认养人放心,村里的稻田都安上了摄像头。
国家级研发机构之江实验室不是坐落在余杭区吗?我们请科研人员开发了一款“数字乡村”实时管理系统,名字就叫“稻梦空间”。无论管理者还是认养人,都可以在手机上随时看到稻田的生长实况,掌握土地PM值、水质、病虫害等情况。
等到秋天,看到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没有人会不被打动。自己“种”出来的谷子,加工成晶莹剔透、软糯香甜的大米,吃起来那是格外的香。
有了品牌,有了口碑,永安村的大米从每公斤2.5元涨到了6.5元,单亩水稻产值从2000多元提升到了6000元。
我正盘算着怎样把“认养稻田”这件事做大,一家科技上市公司就找上门来,这正是旱魃遇大水——求之不得啊。这家公司前后认领了30亩稻田。
永安村还产米酒,通过直播方式,半年就销售了5万多桶,很多人成了买了又买的回头客。
这一年下来,农民口袋里的收入也大幅增长了。
7位“乡村造梦师”都是我的“徒弟”
2024年10月,“禹上稻乡”综合体落成,这是8个村“禹上稻乡”品牌的大本营。
8个村?是的,因为永安村的优质大米卖得好,余杭街道和余杭区农业农村局把苕溪以北的8个村永安、洪桐、溪塔、下陡门、仙宅、上湖、竹园和义桥联合起来,一起把“禹上稻乡”品牌做大。
我成了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这下子不得了,8个村的农田面积加起来有3万多亩,前面说的种大米、卖大米的事,更可以痛痛快快地做了。
我这个“乡村CEO”做得还是蛮成功的,另外7个村也各设了一个类似的职位,名字取得更好听,叫“乡村造梦师”。
7位“乡村造梦师”可以说是我的“徒弟”吧。
那天,一名“乡村造梦师”垂头丧气地跑来,说他所在村的村干部对“禹上稻乡”项目不感兴趣,好不容易搞出来的方案看都不看。
我就给他支招:你先做出成绩来,有哪个村支书看到了实际的收益,会不动心呢?
我把7个“乡村造梦师”召集到永安村,手把手地教。一是教他们制订符合村庄实际情况的活动方案,二是教他们学会与村支书和村民沟通。
怎么聊?我建议他们多聊这几个话题:稻米种植、特色农产品开发、土地流转、闲置农房利用、办民宿和农家乐。聊开了,村干部和种养大户觉得你有用,就不会不理你,而是主动来请你了。
好几位“造梦师”都学会了当地的土话。
苕溪以北的8个村,很多延伸产品陆续开发出来,从米浆、米酒、锅巴、年糕片,到蜂蜜、羊肉、野笋干、甲鱼、茶叶……
村民笑着问,照这个速度开发下去,何时开发得完?
其实我们一直盯着呢,哪个特色产品卖得好,就扩大生产,妥妥的实时调整。
7个村的“乡村造梦师”以及造梦师助理,现在已扩大到33人。这个数字足以说明,他们的角色是多么受欢迎。
“他们想做的事还没有做完”
我在永安村5年了。
2年一签的农村职业经理人合同,很快得签下一轮了。张水宝书记有点担心,怕我跳槽,找了区农业农村局的章斌科长。
章科长说,刘松会续签的,别的“乡村造梦师”也会跟着续签,“因为他们想做的事还没有做完”。
是的,“禹上稻乡”品牌越来越响,前来考察取经的人络绎不绝。每次接待,我都会把乡村运营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和盘托出,小伙伴们则忙着把客人带去稻田实地考察——
如果觉得我们的经验确实有用,不妨把“乡村CEO”的成功样板,输出到全国各地。
2025年4月,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25年度“浙江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拟录取名单,报名人数突破5500人,大部分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
我是导师团成员,这是我传授经验、“带弟子”的好机会。
在浙江和广东两省联办的“乡村CEO”培训班上讲完课,我又把广东的同行们带到永安村,让他们看看我们的“禹上稻乡”。
我还去了更多地方,安徽的南陵、广东的韶关,帮助那里的村庄开展乡村运营。
虽然身在乡村,但我已然是实打实的CEO
见我跑东颠西忙得像陀螺,张水宝书记又开始担心了,怕我忽地对某个地方动了心。
毕竟,永安村的集体经济收入2024年已提高到了609万元,他还满心想着让它再往上走一走。
章斌科长知道张书记的心思,劝说道,“刘松是个爱做事、爱创新的人,倘若事情多得忙不过来,他就不会舍得走。”
张书记受此启发,问我下一步能不能把“禹上稻乡”进一步做大,各个指标都可以再往上提,“当然,我们首先希望你在永安村继续干下去”。
我说,我会更拼命地干。而且,我和小伙伴们还有很多新点子没有尝试呢。
比如,将永安村的乡村运营模式整体打包,以服务咨询的方式对外输出。2023年3月,我们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第一个大项目就在我的老家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
家乡有漫山遍野的古桂花,有野生板栗,有金蝉花,但都养在深闺无人识。这些天然食材经过精深加工和包装营销,很快成为四方游客追捧的真正宝贝。
虽然身在乡村,但我已然是实打实的CEO。
我要对得起这份信任,我要把这份事业做大,永安村已经是我的第二家乡。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