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天目佳品富万民

时间:2025-08-15 18:08:11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王国辉 管光前 点击:445

好山好水育好物,一枝一叶吐芳华。

一棵山核桃,在山野间挑起“民阜物丰”的大梁;一筐小香薯,在沃野里讲述“精耕细作”的故事;一捆天目笋,在竹林深处见证“雨后春笋”的蓬勃生机……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回望过去的20年,临安“起笔”绿水青山,“落墨”民生福祉,悉心打造“天目山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天目好物”滋润万家灯火,“富”泽一方百姓,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探寻共富密码。

绿水青山间天目有“山宝”

前两天,天目山镇横塘村的小香薯种植基地,临安区供销社干部、京东主播、采销员在京东超市直播间轮番给30余万粉丝“解码”天目小香薯的“乡土基因”。

一天下来,天目小香薯收获了近万单的订单。“下一步,我们将与京东开展以销定产合作,根据京东的销量,量化种植天目小香薯,确保种得出、卖得完。同时,还要把山核桃、天目雷笋等时令农产品通过京东卖到全国去。”临安区供销社主任郭军波说。

天目小香薯、山核桃、天目雷笋为代表的“天目山宝”在市场上大放异彩,成为消费者青睐的“香饽饽”的背后却有着一段“曲折”的过往。

曾几何时,临安农特产品除了山核桃、雷笋外,“样样有一点,样样一点点”,而且“各自为政、同质化内卷”,市场竞争力不强。

品牌赋能,是农特产品畅销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为了推动临安农特产品从“一盘散沙”到“聚沙成塔”、从“点上开花”到“百花齐放”,2021年,临安匠心独运融入地域元素与山水特色,启动打造“天目山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通过标准、培育和营销体系重构,形成“区域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母子品牌协同发展模式,力图打响“天目山宝”品牌知名度。

然而,在“天目山宝”品牌创建之初,仅是“墙内开花”,外界知之甚少。如何让“天目山宝”“墙外更香”?肩负农产品品牌建设运营的临安区供销社,主动“挑大梁”“唱大戏”,为品牌扬名摇旗呐喊。  

供销社主任郭军波带头“刷脸”,头顶草帽,上山下乡,打“山哈”、挖雷笋、刨地瓜、晒索面……为“天目山宝”“出镜”起“风头”。供销社(农合联)团队看样学样,一头“扎进”田间,溯源每个优质农产品的“前世今生”,把“老郭说山宝”说得妇孺皆知、街知巷闻。还积极撬动权威媒体“造势发声”,制造话题,使“天目山宝”“权威”又“亲民”。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天目山宝”顺势而为、开疆扩土,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上搭建运营天目山宝品牌馆、网易共富临安馆、京东山核桃自营店及授权企业线上店;线下打造品牌旗舰店、品牌体验中心和品牌展示展销点,并携“天目山宝”旗下的优质农产品参加全国各地的展示展销活动。

截至目前,“天目山宝”累计授权企业60家,涵盖30余个品类。打造线下品牌旗舰店、体验中心等4家,品牌展示展销点20余个,授权企业线上线下合作门店近百家。

一时间,“天目好物”风行,十里商铺云集,精彩演绎了“人与青山两不负”的生动实践。

“三关”“六拳”打出天目好物

2024年,“天目山宝”位列“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第15位、区县级第1位,并入选“2014-2024区域农业卓越影响力品牌”,《强化举措汇聚新力 实现“大篷车”再飞跃》入选全省供销社“供富大篷车”最佳实践案例;今年,“天目山宝”入选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品牌杂志社“2025品牌扶摇计划”公益项目、荣获“2025年度中国品牌观察员”称号……

品牌须以“品”为先,打铁还需自身硬。一项项金灿灿荣誉、一次次亮闪闪佳绩背后,凝聚着临安区供销人努力擦亮“天目山宝”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的倾力聚智、用心用情。

品控路上,严把三道“关”,确保“天目山宝”品正质优。

■严把“进出关”。建立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管理办法和退出机制,授权企业和产品能进能出,新陈代谢,规避“终生制”带来的产品走形变样、优品通道闭塞等弊端。

■完善“监督关”。对农产品实施“浙农码”追溯管理,对种植户、合作社以及企业开展高频次、全流程质量安全监管。

■破解“保鲜关”。新建供销优选冷链中心和一批产地仓,完善优质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增强农产品冷藏、分拣、配送等一站式服务能力。

除了在品控上正“三关”,临安还祭出“六一”组合拳,全力把天目小香薯打造成临安新“摇钱树”。

■出台一个政策。出台“小香薯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年投入800万元财政资金推广“脱毒苗”和标准化基地建设,推动农田增效、农品提质。

■建立一个组织。建立“企业+产业农合联+基地+农户”联合体模式,引进试种国内外新品种,开展订单式种植保底收购,促进小香薯产业增产高效。

■推广一个技术。集成推广“集中繁育脱毒种苗、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微蓄微灌肥水一体化”和“稻-薯轮作、薯-菜轮作”等高效种植技术,提高小香薯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完善一个保障。向薯农推出小香薯价格指数保险。当小香薯市场价低于保险价时,由保险公司进行“赔补”,确保薯农贱卖不减收、丰收不歉收。

■搭建一个平台。建设小香薯共富优选中心,减少小香薯腐烂,延长储存期,提升甜度和口感。引进AI全自动分选、水洗、烘干设备,提升商品化率。

■打造一个品牌。打造小香薯“天目山”地域IP,强化“天目山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营销。

“好风物”“好收成”“好生活”

天目“好风物”带来“好收成”,“好收成”带来“好生活”。随着“天目山宝”的“出山”“出圈”,如今,“天目山宝”已然成为临安优质“土特产”的代名词,其释放出的品牌效应正在不断反哺着农业、农民、农村,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育佳品,“金山银山”富万民的临安共富密码。

“天目山宝”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基地——临安“小夫妻”家庭农场里,一丛丛天目小香薯藤蔓在田埂间葳蕤生长。一锄头刨下去,一个个小香薯滚滚而出。

“今年赶上了好年景,小香薯亩产最高达到3200斤,创新高啊!”望着一垄垄丰收在望的小香薯,种植户周新皓满是欣喜。小香薯的丰收,关联的不仅是周新皓的钱袋子,也关乎农场周边村民的辛苦所得。周新皓介绍,农场一共雇佣了20多个村民,一年的人工工资40来万元。前两天,京东把全国首个天目小香薯源头直发认证基地“落户”在这里,给周新皓吃了一颗“致富定心丸”。他透露,下一步,将扩大小香薯种植面积,带动更多村民“家门口”就业。

“天目山宝”的“带富效应”还振兴了一项古老手艺。自2022年成为“天目山宝”的授权品牌,三联索面单价从每斤9元提升到1525元,由“一季面”“量产”为“四季面”,索面年产量从3万斤飙升至30余万斤,制作农户从原先的30多家增加至80余家。

临安区供销社有关负责人介绍,自品牌打造以来,农产品销售额逾3.5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10亿元,助力近10万农民增收。临安山核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0亿元,撬动坚果炒货行业产值150亿元。

山水相依,万物相生。20年日月光华,20年春华秋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临安笔笔勾勒,结出累累硕果。如今,行走在天目大地,一幅农业兴、农人富、农村美的山水画卷正徐徐展开。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