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站内搜索:
恩施 青山涌金绿富同兴
时间:2025-08-18 17:08:53 来源:湖北日报农村版 作者:胡静 曾维民 向烨 江车 点击:407次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二十年来,“两山”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先后写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和党章,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和重要国策,引领我国迈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新征程。
湖北是林业大省、湿地大省、生态大省,肩负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一江清水永续东流”的重要使命。二十年来,湖北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推进林业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厚植美丽湖北绿色家底,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全省森林覆盖率从31.14%提升至42.45%,林业总产值从350.2亿元增长到5751.4亿元,水清岸绿、江豚逐浪、麋鹿成群的生态美景成为常态。本报今日1版、8版刊发恩施、十堰、襄阳、宜昌、黄冈等地创新驱动“两山”理念转化的实践成果,以飨读者。
绿波千里,万物生金。
20年栉风沐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片被誉为“鄂西林海”的绿色沃土,坚持提升发展的含绿量、生态的含金量,铺展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丽画卷。
厚植“含绿量”,筑牢武陵生态屏障
“这个小班的疫木采伐规范到位,伐桩覆膜处理合格。”8月13日,来凤县三胡乡六正村的林地间,湖北省国土绿化复评组专家张之勇正仔细核查。他的脚下,是恩施州2024年实施的林业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的现场,得益于11.59亿元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全州首批已完成退化林修复48万亩,封山育林2.8万亩。
这片苍翠成就来之不易。
恩施州75%的国土浸润于林海之中,森林覆盖率达68.75%,森林蓄积量1.53亿立方米,两项指标稳居全省前列。
这绵延的绿意背后,是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全力护航。2737名林长密织绿水青山全域守护网络,持续推动生态修复、资源保护、产业发展,为恩施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守护换来生生不息。
5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林海竞逐生长、11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繁衍其间,还有14548株古树名木和古银杏、古杜鹃、古珙桐、古杨梅、古楠木等众多古树群落,堪称“天然基因库”。整合优化后,全州获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21处,七姊妹山保护区被授予“IUCN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成功创建世界地质公园,为生态守护持续赋能增效。尤其8.43万亩“彩色森林”工程,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四季华裳成就众多网红打卡地,激活生态旅游新热点。
提升“含金量”,点绿成金富万家
绿水青山如何变现?恩施州以“生态产业化”破题,让林海释放金色能量。
林下生金,产业链条纵深延展。
667.2万亩林地林下利用面积长出59.7亿元生态产值。集中连片的林下黄连、黄精等道地药材基地,擦亮“华中药库”金字招牌;依托120万亩特色箬竹资源,高质量打造“中国箬叶之乡”,林下箬竹演绎“小叶成大业”的传奇——创出10亿元特色产业;同步培育壮大的40万亩油茶和厚朴、黄柏、杜仲等木本药材基地,更成为富民“绿色银行”。
森林流金,新兴业态活力奔涌。
生态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发展胜势。全州建成24家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年收入达110亿元。2024年世界地质公园接待量超400万人次,境外游客激增170%。花木盆景产业发展壮大,依托来凤金弹子盆景,打造武陵山区重要花木盆景生产与交易中心。
碳汇探金,绿色金融蹄疾步稳。
发行“鄂西林碳”森林碳票核定碳汇量23.8万吨,价值约900万元,全国首个“碳汇超市”——“硒都林碳”小程序上线,以“碳票+旅游”链接餐饮住宿业,开辟价值转化新路。随着鹤峰碳汇项目落地、恩施市签约合作,生态“含金量”持续攀升。
改革赋能,绿富同兴惠民生。
“绿满山野金满川”的愿景,离不开制度与科技的双轮驱动。
恩施州直面集体林地分散难题,在全省率先破冰。推动集体林地经营权规范流转,加快林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全国首创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实现农户、政府、市场主体多方共赢,推动生态旅游、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全省率先出台林权抵押贷款指导意见,拓宽融资渠道,破解林业发展融资难题。
科技则为产业插上翅膀——林药生态种植技术走在全国前列;“油茶快速成园”科技成果获省级认证;深挖箬叶新质生产力取得5项国家专利,全国首家竹基质新材料生产企业在恩施落户投产。
多年耕耘,终见硕果盈枝。
全州林业年产值突破400亿元,58家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特色林业产业蓬勃发展。更可贵的是惠民实效,年均超2.8亿元生态补偿资金惠及全州65万户农民,户平增收430元以上,1.73万护林员年均增收4000元——青山已成百姓的幸福靠山。回望“鄂西林海”,“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论断在此熠熠生辉。随着《恩施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将现代林业产业纳入“3310”核心体系,这座武陵绿库,正以更高“含绿量”与“含金量”,为湖北支点建设奋力书写绿色崛起的恩施篇章作贡献。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