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让绿色优质农产品“产得出”更“卖得好”

时间:2025-08-18 17:08:35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孔一涵 点击:403

87日,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红星农场有机白菜田地里,工人开展除草作业。新华社发(侯越/摄)

作为涉及千家万户的基础民生,农产品消费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农业生产,是稳定农产品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日前,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的《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拓宽线下消费渠道到发挥电商平台优势,明确了9方面23条举措。这一系列鲜明举措不仅将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更将引领供需结构升级。

优化产品供给,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

“去年去西安旅游时,我尝到了延安的苹果,香脆多汁,特别合我的口味。从此我买苹果都会特别注意产地。”在超市,消费者张岚认真地选购着商品。

“延安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是世界苹果的优生区,作为农业品牌叫得响卖得好。”陕西延安南沟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忠介绍道,“如今,我们还全面推行了苹果树、樱桃树等果树的认养活动,消费者可以亲眼看到果树从开花、结果到成熟的全过程,并在收获后吃到最新鲜的水果,认养活动反响很好。”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消费是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直接体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已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丰富、吃得健康”转变。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涵盖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品类。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达6097.8亿元。

针对这一情况,《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顺应消费需求,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制修订及实施,加强质量分级与流通环节有机衔接,大力推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准,推动实现优质优价。

建设冷链物流,田间“鲜采”直达餐桌

“背篓专线”“菜篮子公交”,到“南菜北运”“西菜东运”的冷链物流,新鲜农产品的流通连接田间和餐桌,是优化农产品供给水平、扩大农产品消费的重要环节。

“我们基地种植有机茭白400余亩、高山蔬菜50余亩,带动了周围农户3500亩的茭白种植、上千亩的蔬菜种植,我们也会帮助农民售卖农产品。”云南富民丰禾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建花介绍,这些蔬菜除了供应当地市场,还会通过冷链物流运送到上海、广东等地,丰富更多百姓的餐桌。

农产品流通水平直接影响消费品质。冷链跟不上,配送跟不上,就会限制生鲜农产品消费。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张祥表示,建设畅通、安全、高效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有利于降低流通损耗、提升农产品消费品质,有利于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产地冷链物流网络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实施中央财政冷链项目,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超过9800万立方米。此外,建设33个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布663个农业农村部定点批发市场,优化产地市场体系。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冷链物流总额为2.21万亿元,同比增长4.0%。从细分领域看,果蔬农批市场交易量跟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蔬菜交易量同比提升约5%左右;零售市场方面,果蔬线上零售销量同比涨幅在15%以上。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表示,将持续优化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强化全链条协同融合,为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提供有力保障,“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十五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重点就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预冷设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以及产后处理能力建设作出部署。”

农文旅融合,拓展消费新空间

盛夏时节,阳光洒满稻田,田中水波荡漾,孩子们在此赤脚嬉戏、追逐小鱼、辨认稻谷——这是赵建花理想中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愿景。“我们这里的农产品好、水好、空气也好,有着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天然优势。目前,我们已经申请将部分农转用地调规为建设用地,未来,希望能打造一个集生产、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基地。”

作为消费新增长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既能激活乡村的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又能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塑造消费新场景、拓展消费新空间的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推进农文旅融合,拓展消费新空间,《方案》提出深化游购一体。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开展“乡村四时好风光”“游购乡村”等系列活动,推出乡村旅游产品线路、年俗节庆活动和农特产品。深入实施休闲农业精品工程,举办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推介活动,推介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带动农产品地产地销。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动乡村游购一体发展。将用好用活金融政策支持,重点支持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与农户、新农人,推动金融政策向休闲农业优势区域和优势主体倾斜。此外,还将丰富休闲农业业态,推进农业与文、旅、体、教深度融合,发展科普研学、非遗与农副产品加工体验等新业态,带动更多特色农产品、道地食材地产地销。

农产品消费这根贯穿城乡、连接餐桌与田野的“金扁担”,正以其日益升级的需求和蓬勃涌动的活力,稳稳挑起民生保障的重任,源源不断地为农民输送致富的希望。一场始于舌尖、惠及田畴、利在长远的深刻变革,正在持续发生。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