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站内搜索:
“金”色传奇 香飘万里 ——浙江省金华市推进金华火腿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纪实
时间:2025-08-21 17:08:30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作者:金市监 点击:399次

提到浙江省金华市,公众首先联想到的无疑是“金华火腿”。近年来,金华市市场监管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金华火腿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地理标志引领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成效日益显现。
建制度订标准“划金线”
示范区创建以来,金华市全面围绕示范区建设相关要求和工作部署,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出台多项配套保护和管理政策,制定《金华市火腿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印发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各部门协同配合,稳步推进示范区建设。
金华市积极修订《地理标志产品金华火腿》国家标准,参与《即食发酵火腿生产经营卫生规范》地方标准、《中式火腿质量要求》《发酵肉制品质量要求》《中式香肠质量通则》《酱卤肉质量通则》等国家标准的起草,首次参加《发酵肉制品》国际标准制订。其中,《即食发酵火腿生产经营卫生规范》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填补了国内即食发酵火腿生产经营无标准的空白,规范了即食发酵火腿生产经营。
金华火腿地理标志产品标准、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等体系的建设,为金华火腿稳定特色品质提供了技术保障,提升地理标志保护效能,推动金华火腿产业创新发展。
强保护保质量“炼真金”
示范区创建以来,金华市不断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重点查处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商标侵权、专用标志使用不规范、非法印制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金华市加大食品检测设备设施投入力度,提升检测专业技术水平,强化生产企业原料和产品抽检,确保金华火腿食品安全和质量稳定。截至目前,共抽检火腿257批次,合格率100%。该市还立足产业实际,引导低效能的腌腊肉制品火腿产业向高端发酵肉制品产业转变,火腿产业正逐步迈向新发展阶段。
金字、华统两家金华火腿的上市公司为龙头,承担起引领行业现代化发展的重任。如今,在金字和华统两家企业的生产车间,包括解冻、预腌、腌制、风干、后熟等环节在内的控温控湿现代化生产线,可模仿自然气候实现火腿全天候全年度生产,产量提高的同时优级品率也大幅提升。
在两家上市公司带动下,先后有9家企业取得发酵肉制品生产许可,推动车间、设备改造,调整传统工艺,采用现代控温控湿度技术,探索火腿向低盐、即食型产品转变。特别是在火腿新产品开发方面,完成了生吃火腿、火锅火腿、烤肉火腿、火腿冰淇淋、火腿饼干、火腿小饼、火腿预制菜开发上市。特别是火腿冰淇淋,以咸甜交织、丝滑软绵的口味,赢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扩影响促发展“铸金牌”
通过示范区建设,金华火腿地理标志的品牌优势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据统计,示范区筹建以来,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数量显著增加,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核准使用专用标志企业58家。
示范区的建设也带动了产业平台建设。开办金华火腿学院,建立金华火腿加工技术人才基地。火腿学院设立在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主要职能包括产业人才培养(加工技术人才、生产管理技术人才、销售管理人才)、产业技术和装备创新(原料处理技术创新、加工技术创新、抗氧化技术创新、品质评价技术创新、食用方式创新、抹盐装备创新、清洗晾晒装备创新等)。创办金华火腿文化节展销平台。2021年起,已连续举办三届,成为火腿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包装的展示展销平台,也是行业交流、磋商、竞赛的平台。
一件地理标志,带动一方经济发展。2024年,金华火腿产量达460万只、产值26亿元,其中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年产火腿400万只、产值22亿元,占行业年生产值的85%,比获批筹建前提高67个百分点。金华火腿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养猪业的发展,金华两头乌猪养殖量成倍增长,带动农民增收成效显著。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